有逾20年歷史、三年一屆的「越後妻有大地藝術祭」為來自不同地方的藝術家提供展覽和交流的平台,帶領藝術家走進日本越後妻有偏鄉農田,以當地獨特的歷史、文化和大自然為靈感,創作連結不同文化的作品。

「越後妻有大地藝術祭2024-2026—香港部屋」正公開徵集藝術作品提案,香港藝術家及藝術家組合均可以遞交提案,透過這個國際藝術舞台向全球各地的觀眾分享藝術和意念。

本地藝術家衝出香港 登陸日本「香港部屋」 

香港藝術推廣辦事處自2018年起與藝術祭合作,在日本津南町建立了「香港部屋」,供香港藝術家展示創作成果,並舉行工作坊、分享會等活動,與當地居民及觀眾互動。六組香港藝術家及藝術家組合已透過公開徵集,獲挑選參與第八屆及第九屆的藝術祭,現為第九屆藝術祭徵集提案。

香港藝術家林東鵬在2021年7月於津南町展出作品《半步屋》,為「越後妻有大地藝術祭2021—香港部屋」三年計劃打響頭炮。林東鵬把香港部屋分為兩半,一邊放滿畫作、文字、影像、音樂等不同媒介的作品,展示他對津南町的想像,及香港與津南兩地之間的交流;另一半則留白,讓觀眾自行想像,並為作品貢獻自己的想法,完滿《半步屋》的創作。津南町不少年輕人離鄉別井到大城市工作,林東鵬於是在展覽空間外掛了一張寫着「在鄉,呼吸自由」的海報,寄寓這些年輕人可以在家鄉,再次呼吸到自由的空氣。林東鵬把津南町及香港兩地的民情融入作品,探索理想家鄉的定義和意義。

同屆獲選的又一山人(黃炳培)去年以《自然ₒ 共話ₒ 》為主題,藉《神畫》、《一碗生命》等作品,帶領兩地觀眾共同參與一場歌頌大地和自然的展覽。《神畫》邀請觀眾手持一塊白板參與創作,在津南町香港部屋陽光照射下捕捉影子,在尋找日光輪廓的過程中,會留意到光影、大地、生命及周遭事物的美麗,從中思考人與自然的關係,以及日常裏簡單的美好。在《一碗生命》中,又一山人收集香港和津南町民眾日常所用的飯碗,讓兩地人交換使用,在來自彼方的碗內設置植物,透過交換日常物品,並在當中植入生命,表達對生命的尊敬,以及連繫兩地的人、事、物。

過去幾年疫情不穩,部分活動採取虛擬形式進行,但隨著日本通關,參與今年藝術祭的藝術組合敲擊襄可親身到日本「香港部屋」駐留及舉辦展覽,與各地觀眾和藝術家交流,在越後妻有吸收自然的養分,體驗當地歷史文化,獲取靈感滋養創作。敲擊襄以《襄•聽:山之音》為題,展覽將於今年7月29日展出至11月5日,大家可留意香港藝術推廣辦事署網站的最新資訊。

越後妻有藝術祭 為偏鄉注入新氣象

「越後妻有」由日本古地名「越後國、妻有庄」而來,現今指新潟縣南部的十日町市和津南町,佔地約760平方公里。該地冬季日照時間短、夏季日照時間長且少下雨,獨特氣候帶來了優質水源,使附近一帶成為日本有名的農業區。

當地約4500年前就有人居住,而其營生活動歷史則達1500年。先民努力耕耘,把河流改道、開闢梯田,孕育出當地豐盛的農產業和獨特的里山文化。然而,隨著戰後經濟高速發展,人口流失與高齡化以及農業政策變動等問令越後妻有地區活力漸消。有見及此,藝術祭總監北川富朗以地方再造為目標,展開大地藝術祭,為越後妻有注入新氣象。

「越後妻有大地藝術祭」自2000年起在日本新潟縣的越後妻有舉行,是全球最大型的國際藝術節之一。藝術祭以「人類就在自然中」為理念,以農田作為舞台,藝術作為橋樑,透過創作、參與和欣賞藝術作品和活動,將人與大自然連結。

為配合第九屆藝術祭,藝術推廣辦事處現徵集新一輪的藝術作品提案。提案需以越後妻有獨特的歷史、文化及當地豐盛的大自然資源作為重點,透過藝術的力量連結不同的文化。提案類型不限於視覺藝術,也接受其他創意媒介,例如設計、工藝及科技等跨界混合創作。獲選的三個藝術家或藝術家組合將分別在2024、2025或2026年在津南當地駐留舉行展覽及配套活動。

參加者須於8月11日(星期五)晚上8時前,郵寄或親身提交計劃提案至藝術推廣辦事處交流及拓展組(香港中區堅尼地道7A香港視覺藝術中心)。

越後妻有

越後妻有大地藝術祭2024–2026—香港部屋 藝術作品提案徵集

截止遞交提案日期:(香港時間)2023年8月11日(星期五)晚上8時正
駐留及展覽地點:日本新潟縣津南町 香港部屋
駐留及展覽日期:2024、2025或2026年夏季至秋季期間

報名表格及簡介資料:
https://www.apo.hk/tc/web/apo/there_hongkonghouse_2024-26_call_for_artwork_proposals.html
查詢:2512 3019 / 2512 3018 / 2512 3020(交流及拓展組)
電郵:apo@lcsd.gov.hk

越後妻有大地藝術祭 – 香港部屋

Facebook:www.facebook.com/apo.hkhouse
Instagram:www.instagram.com/hongkonghouse

||如果喜歡我們的內容,請把 文化者The Culturist 專頁選擇為「搶先看」||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