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超現實主義風格聞名於世的 Neo Rauch,是德國在世藝術家拍賣前十名之一。作為藝術界明星,他作風低調樸實,一直只是低頭創作。這樣的處世風格,也許與他的出生有關,Neo Rauch 出生後,只有 4 星期大,只有 21 歲的父親和 19 歲的母親就在一場火車意外中,雙雙離世。 Neo Rauch 由外公外婆養大,他從兩歲就開始塗鴉,不斷作畫,這大概是遺傳了父親的基因,他那不幸離世的父母當年正在東德萊比錫視覺藝術學院就讀,後來長大,Neo Rauch 也承繼了父業,進了同一所學校成為父親師弟。他妻子也是藝術家,二人作風樸實,有報道到訪他工作室,見證他皮鞋破了,但他從不穿華衣美服,只關心創作。

長大後的 Neo Rauch 跟父輩的 Arno Rink 學習,被視為新萊比錫畫派(New Leipzig School)重要人物。他的畫作總是具像的畫上不同的人物和情景,一直被人解讀,被視為是一幅幅超現實主義的寓言。2019 年曾發生過一宗事件,德國著名藝術歷史學家 Wolfgang Ullrich 發表文章,指 Rauch 在畫作之中創作的超現實世界,是一個「他討厭當代社會的避難所」,他寫到,Rauch 正在藝術圈推動一種右傾的趨勢,指他早在之前已批評政治正確,以及批評有社運人士把日常生活「塔利班化」,「Rauch 把女性主權者與塔利班相提並論,我們該怎麼想?」 Rauch 說藝術只是一種純粹的自由表達,他的還擊沒半雙文字,而是畫了一幅畫作,畫中一個男人(很多人理解就是 Ullrich)正用尿壺中的糞便來作畫,而他的畫中有一個男人,擺出了一個納粹年代向希特拉致敬的手勢。此畫作之後作慈善拍賣,賣出了 75 萬歐元。

他接受訪問時表示 Ullrich 將他政治化,惹怒了他。《紐約時報》翻查歷史,發現他在幾年之前,比較會直接評論社會,例如他曾表達政治正確風潮正限制了言論自由,令他想起了自己在東德長大時的極權政府。

2019 年 Neo Rauch 已曾來港舉辦個展,這個月他將再攜同新作,在港舉辦新個展「地標」(Field Signs)。與展覽同名的作品《地標》(Feldzeichen,2023),描繪不少出自古羅馬的地標示例。傳統上 ,它們是農民或戰士用來組織軍事單位、分割地塊和領地的標誌。 不過,在 Neo Rauch 的構圖裡,敘事更為模稜兩可:場景中各種比例不同、著裝各異的人物產生了令人費解的組合。 畫面右側,似乎有一個女人和身穿黃色衣服的男人在爭吵,而他們身後的那片鄉村風景中正有一團微小的火苗在燃燒; 《太陽》( Sonne,2023)也出現了相同的標牌,一個大鬍子揮舞著地標站在陽光之下以及一片 高聳的指示塔中;《漂流》(Trift,2023)中,Trift 這個德語單字也有「牧場」之意。而數塊標誌被用作各種不同的工具。 這些「復古未來主義」的物件成為了藝術家這一系列繪畫中的母題, 到底有何意義?他說:「我總是盡自己最大的努力去理解繪畫中 (納入的這些象徵性元素的)驅動到底是什麼……它們證明了繪畫具有無限的可能性。坦白說, 我可以隨心所欲地畫,我只是要確保畫對自己而言是適合的。」

它們都有待大家去解讀。

  • Neo Rauch
  • Neo Rauch
  • Neo Rauch
  • Neo Rauch

文:何兆彬
(圖片提供:David Zwirner)

Neo Rauch:「地標」(Field Signs)

展期:2023年11月16日至2024年2月24日
地點:David Zwirner 卓納畫廊
香港中環皇后大道中 80 號 H Queen’s 5–6樓

||如果喜歡我們的內容,請把 The Culturist 專頁選擇為「搶先看」||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