蝦頭

【專訪】獨腳絲打噏 道盡女性心底話 蝦頭:一場無分性別的感性圍爐|2023舞台劇推薦

由劇場走進影視圈,蝦頭楊詩敏演盡各式女性——《潮性辦公室》的飢渴蘇小姐、《廢柴》的躁狂店員、《My盛Lady》的神經質情人、《正義迴廊》愛弟如命的疑犯親姊、《短暫的婚姻》的單親媽媽,呈現出女性的多種面貌。最近她回歸演藝生涯的原點,於月底舉行首部個人舞台劇《獨腳絲打噏の難道停經才去愛》,從「楊詩敏」角度出發,剖白內心深處一切有關愛情、女性、自身的反思,「獨腳戲的形式,是你(觀眾)進場看一位表演者,跟她好像約會般,聊聊天、互相了解、連結,很有人情味。我希望透過這部一人作品,跟大家來一場兩小時的浪漫約會。」

劉德華

【獨家專訪】劉德華:願為藝術擺渡人|2023展覽推薦

某年劉德華與梁朝偉同時角逐影帝,聊起輸贏與對手,記得劉德華說:「我還是個藝人,但梁朝偉早已是個藝術家了……他真的可以忘掉梁朝偉這三個字,但我忘不了劉德華。」 藝術家(Artist)與藝人(Artiste)詞彙相近但意涵不同。當年自謔離藝術家一步之遙的劉德華,如今在西九與五個藝術單位聯袂共同打造「1/X 劉德華的藝術空間」,是否意味他道行「升呢」,足以華麗轉身由娛圈踩入藝壇?

【專訪】烈女進行曲 何超儀

「我衰咩呢?衰聽話衰唔識爭取,因為我家不會教我爭取,只會教我服從和檢討自己。」—— 何超儀 最近上鄭裕玲YouTube頻道冷靜講述陪伴丈夫遊走鬼門關的何超儀,其一婦當關的睿智與情深,讓全香港人對她另眼相看。動地驚天愛戀過,她一直努力做着自己認為對、有風格的事。由何家淑女蛻變為叛逆烈女,解放過程也一樣驚心動魄、撕心裂肺,聽她接受 #文化者 專訪娓娓道來……

大館霓續展覽獨家專訪霓虹交匯創辦人David Rule

【獨家專訪】 大館「霓續」重現香港璀璨風景 霓虹招牌保育者David Rule:憑己力不讓香港熄燈

「霓虹交滙」創辦人David Rule 身為「鬼佬」自資保育香港霓虹,甚至比香港人更愛霓虹。近月「霓虹交滙」與大館合作策劃展覽「霓續」,首次向公眾展示過去幾年保育下來的超過20塊霓虹燈牌,當包括東方表行和大同老餅家等經典招牌,讓觀眾近距離觀賞香港標誌性的工藝,重塑昔日璀璨奪目的街景。

【專訪】「荒白」觀自在 「三生」萬物 林嘉欣 X 阿揚 X Cowrice 跨界互動靜療內心

醉心陶藝的林嘉欣(Karena Lam),某天看到攝影師好友阿揚年初到北印度山區徒步拍攝冰封的藏斯卡河(Zanskar River)的黑白照,觸動靈魂,親手捏造100件黑色器皿回應;加上藝術組合Cowrice(Philip及Grace)的黑白版畫,跨地域、跨媒界以獨處創作靜觀內心,互相呼應的成果呈現於藝術展《荒白》。

【展覽】藝發局新址首展「南區旁注」 細訴黃竹坑今昔點滴 築建藝術與社區間橋樑|2023展覽推薦

步出位於港島南區的黃竹坑地鐵站,會看見馬路與天橋縱橫交錯,色彩乏味的工業大廈林立,即便偶有幾座具藍色玻璃幕牆的商業大廈,也無法令四周明亮起來,加上地盤工程聲音不輟,乍看此地與藝術拉不上關係。但事實上,黃竹坑早就成為臥虎藏龍的藝術據點,不少畫廊及藝術空間自千禧年進駐該區,大廈之間偶見特色壁畫,沉實的環境隱約散發一股藝術氣息。

【相隔37年】《玫瑰的故事》4K重映大銀幕導演楊凡:亦舒指定要張曼玉

「愛情就像瘟疫,來了就是來了。」相隔37年,改編自亦舒經典小說同名的電影《玫瑰的故事》4K重現大銀幕,來了又再來了。以當年的菲林修復一段唯美的不倫之戀,近距離一睹日周潤發與張曼玉的小鮮肉風采,同時重温昔日美麗香港舊世界,有種超脫現實的虛幻感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