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主要內容
The Culturist

The Culturist

  • 首頁
  • 360美術館
  • 展訊
    • 360美術館
    • 展訊
    • 舞台/活動
    • 海外資訊
  • 文化
    • 社區
    • 傳統技藝
    • 閱讀
    • 音樂
    • 電影
    • 舞蹈
    • 設計
    • 評論
  • 藝術
    • 藝術
    • 攝影
    • 拍賣
    • 書法
    • 藝術科技
  • 專欄
    • 職人阿港
    • 黃紙仔
    • 八公講古
    • 釋本有
    • 一相一故事
    • 詠物誌
  • 文化者專訪
  • 聯絡我們
  • 訂閱我們

分類: 展覽

2023-05-302023-06-07 展覽、社區、閱讀、藝術、藝術科技、音樂、香港、展訊

【展覽】ZtoryTeller Gallery首展以文本回應藝術 建構獨特故事世界|2023展覽推薦

從西營盤一幢樸素的唐樓看出去,午後的樹蔭下,一個人叼着煙靜立,看着街道若有所思,另一人剛從咖啡店出來,邁着輕快 … 閱讀全文 【展覽】ZtoryTeller Gallery首展以文本回應藝術 建構獨特故事世界|2023展覽推薦

2023-05-262023-06-07 展覽、藝術、藝術科技、香港、展訊

【展覽】讓「情書」說話 細味書畫中的不朽情懷與《寒江》的情感世界|2023展覽推薦

踏進展廳入口,率先收到一封來自策展團隊的情書,輕輕透露書畫中含蓄細膩的深情。攜着它經過展廳內香港著名藝術家曾建 … 閱讀全文 【展覽】讓「情書」說話 細味書畫中的不朽情懷與《寒江》的情感世界|2023展覽推薦

2023-05-182023-05-24 藝術、藝術科技、香港、展覽

【專訪】「手尋博物館」 探測手作與數碼的温度大腦出租:AI與人類是共生關係|2023展覽推薦

https://youtu.be/8JdDS2aFKgU 「每個年代的人都會對科技產生一種恐懼,版畫、相機被發 … 閱讀全文 【專訪】「手尋博物館」 探測手作與數碼的温度大腦出租:AI與人類是共生關係|2023展覽推薦

2023-05-142023-05-12 攝影、社區、香港、展覽

【最後一天】《活着如風》:母親節限定展覽 以黑白照片記錄香港外傭故事

由外籍家庭傭工到街頭紀實攝影師,Xyza Cruz Bacani數年前憑街拍作品一炮而紅,獲得多間國際媒體報道 … 閱讀全文 【最後一天】《活着如風》:母親節限定展覽 以黑白照片記錄香港外傭故事

2023-05-072023-05-05 藝術、藝術科技、香港、展覽、展訊

【展覽】感受時間流動的色彩 張滙希首個樹脂畫藝術展

「復常」過後步伐再度急速加快,被時間推着走時,總不禁渴望擺脫時間的困囿。時間是人類感知世界的刻度,愛因斯坦便曾 … 閱讀全文 【展覽】感受時間流動的色彩 張滙希首個樹脂畫藝術展

2023-05-062023-05-05 展覽、電影、香港、設計、攝影、文化、文化者專訪、時裝、中國

【#現場】浴簾縫西裝 垃圾變奇景 還原夢工場「無中生有」的港式機智

https://youtu.be/GqvS4m75Htk 記得以前聽過一位資深導演講,有次拍古裝外景急需大量臨 … 閱讀全文 【#現場】浴簾縫西裝 垃圾變奇景 還原夢工場「無中生有」的港式機智

2023-05-052023-05-05 藝術、香港、展覽、文化

【 現場】 周俊輝 ╳ 黃進曦 友共情結晶 過去畫到當下 觀照香港色彩 

兩位藝術家、兩條八十後麻甩佬,要用作品互相回應對方與時代,是一種頗浪漫的行為。 師兄周俊輝與黃進曦 2005 … 閱讀全文 【 現場】 周俊輝 ╳ 黃進曦 友共情結晶 過去畫到當下 觀照香港色彩 

2023-05-042023-05-04 展覽、藝術、文化

【展覽】本地陶藝家林家燕個展 以花為喻 用陶器表現四時交替

工藝創作是一場生命行旅。漫長的摸索下,塑造出來的瓷器,處處藏有手作溫度與生活痕跡。 「這次展出的花器、盆器,以 … 閱讀全文 【展覽】本地陶藝家林家燕個展 以花為喻 用陶器表現四時交替

2023-05-032023-05-05 展覽、藝術、藝術科技、香港、展訊、文化、海外資訊

【法國五月系列 3】遊走虛擬凡爾賽宮 沉浸式展覽一窺法國百年歷史

https://youtu.be/TQpu0qbfLv4 在法國巴黎郊外,極盡奢華的凡爾賽宮曾是王權的象徵。這 … 閱讀全文 【法國五月系列 3】遊走虛擬凡爾賽宮 沉浸式展覽一窺法國百年歷史

2023-04-272023-04-26 藝術、閱讀、香港、設計、展覽、展訊、文化

【書展】「BOOKED: 香港藝術書展」明日開幕 結合工藝的書本藝術

書籍是傳遞知識的媒介,結合藝術與工藝時,還能成為耐賞耐讀的藝術品。 踏入第五屆的大館當代美術館「BOOKED: … 閱讀全文 【書展】「BOOKED: 香港藝術書展」明日開幕 結合工藝的書本藝術

文章導覽

較舊的文章

【香港電影】系列

香港電影
香港電影
香港電影
香港電影
香港電影
香港電影

【法國五月 2023】系列

【香港製造】系列

香港製造
石家豪工筆下的香港摩天大樓【香港製造】
「香港製造」不是標籤而是味道【香港製造】
標籤以外還剩甚麼 動畫師莫震熙 憑香港味闖出國際【香港製造】
曬冷本地創意舊作 藏家話你知點解鐘意「Made in Hong Kong」【香港製造】
你G唔G 呢三樣曾經係平民恩物?【香港製造】
你每天都隨身攜帶 最貼身的本地產物【香港製造】
在黑白之間 Pen So拼砌今昔最美「Home Kong」 【香港製造】

【日本次文化】系列

日本次文化
今敏:我發自內心地感謝自己能夠遇到《千年女優》這部作品【今敏逝世十周年】
碩果僅存的租借漫畫店 撐起他們的是......【次文化週專訪】
只有11歲的日本紋身師 你敢放心將身體交給她嗎?
用插畫重拾遺美 你看過這樣的日本?【藝術】
另類日本花藝 井上羅来用創意展現昆蟲之美【藝術】

The Culturist Facebook

The Culturist Facebook

近期文章

  • 【專訪】從電影到舞台 陳詠燊眼中的戲劇 ── 專訪 香港藝術節《飯戲攻心》踏台版編劇陳詠燊 2023-06-07
  • 【舞台專訪】《愛的實驗》歷時四年正式公演 一場劃時代的殘酷實驗|2023舞台劇推薦 2023-06-06
  • 【影評】智叔遺作《世上只有爸爸好》「為甚麼」要看?|2023香港電影 2023-06-05
  • 【專訪】入木三分見丹青黑洪祿曬珍藏:每幅畫都有故事 2023-06-03
  • 【戲曲】香港首成梅花獎分會場 京劇演員張佳春憑《春草闖堂》摘梅 2023-05-31

使用電子郵件訂閱THE CULTURIST

輸入你的電子郵件地址訂閱THE CULTURIST的最新文章。

佈景主題採用 Automattic 所設計的 Ix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