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何時你也學會不要離群,從何時發覺沒有同伴不行」每個人生來都是獨一無二的,但在填鴨式教育底下,社會將我們變成一式一樣的人,甚至生命裏的每一步都要循規蹈矩,由求學、工作、談戀愛到結婚生子,彷彿都有既定…Continue Reading
標籤: 展覽
設計離不開生活,生活也離不開設計。我們身邊周遭的事物都與設計息息相關,大至一個城市的空間、建築物,小至這大半年以來天天戴的口罩、隨身攜帶的搓手液,跟設計都有莫大的關係。設計非只追求視覺上的美感,它是可…Continue Reading
有人說,一座城市最真實的面貌並不在於她偉大壯觀的建築群,不在於她光鮮亮麗的繁華,也不在於她先進領先的科技發展。一座城市最真實、令人驚喜的一面,往往藏於其小道窄巷、鄰舍小區之中,在市井而平凡的日常中,最…Continue Reading
珍貴的珠寶往往與昂貴的價格掛勾,因此被套上奢華的形象著實難免。但L’ÉCOLE珠寶藝術學院院長Marie Vallanet-Delhom強調,奢華二字對L’ÉCOLE而言並沒有實質意義。自古以來,不論…Continue Reading
10月至11月期間有多個大型文化活動舉行,率先登場的是剛於10月15日展開的「香港博物館節2020快遞」,康樂及文化事務署轄下20個博物館及文化單位推出多項精采展覽、講座、遊戲、示範、工作坊等活動。為…Continue Reading
藝術家蔡鈺娟 Bouie 早有提到:「這是關於我最愛的土地的一個展覽。」愛是甚麼?會反轉成恨嗎?還未看的時候我還以為是情感更濃烈,態度可能會很強硬。沒有,她的眼中有世界,這可以不只是關於香港,可以套用…Continue Reading
昔日黑白分明的世界,今天竟變得日漸混沌,曾經熟悉的「家」,似乎也變得陌生。當現實的界線開始模糊,本地插畫師蘇頌文(Pen So)筆下的黑白線條就更顯得清晰無比。Pen So的作品多以黑白為主調,在現實…Continue Reading
香港的年輕一輩生於工業早已北移的年代,對本地工業的印象一般只是道聽塗説,而大多都被演繹得十分夢幻。眾所皆知的是李嘉誠那些年憑着穿膠花賺到第一桶金的傳奇故事;另外有陳寶珠與一眾女工齊聲高唱「工廠妹萬歲!…Continue Reading
藝術家李繼忠繼五部展覽第一部曲《復還,繕修與進退維谷》後,第二部曲《通向深海的狹道》主要探討「遷移」的概念,介乎1942年至1945年,有大概50至80萬港香港人因為一項名為「歸鄉政策」被驅離香港。 …Continue Reading
「人之為人因為懂得開心,機械人以後都不會懂得開心,所以我覺得這概念大家都會願意接受。」漢雅軒創辦人張頌仁說着是次《樂 / 觀》展覽的初衷。 近期不少人受肺炎疫情影響,而《樂 / 觀》展覽正正就時希望大…Continue Re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