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The Culturist

  • 首頁
  • 360美術館
  • 展訊
    • 360美術館
    • 展訊
    • 舞台/活動
    • 海外資訊
  • 文化
    • 文化
    • 社區
    • 傳統技藝
    • 閱讀
    • 音樂
    • 電影
  • 藝術
    • 藝術
    • 攝影
    • 拍賣
  • 專欄
    • 職人阿港
    • 黃紙仔
    • 八公講古
    • 釋本有
    • 一相一故事
    • 詠物誌
  • 聯絡我們
  • 訂閱我們
Slider

香港製造

Slider

不日常路線遊深水埗 發展別忘了初衷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729sEJMmW1o

標籤: 攝影

壞透了的更要堅持 蔣雅文在逆境裏開花【現場】

  • By 熊 天賜
  • Posted on 2021-01-062021-01-12

進場前,店員給了我一枝花。隨身攜帶着,當時直覺有如參加喪禮。 展場360度均被一幀幀染了色的詭異香港街景圍繞,觀者卻置身在充滿生命力的植栽裏;眼前投影幕在放的,是哥哥張國榮的經典舊歌,我腦裏響起的卻是…Continue Reading

見「鼻」如見CCTV?居港意大利藝術家 建構模糊繽紛的監控都市【攝影】

  • By 熊 天賜
  • Posted on 2020-11-252020-11-25

在英文諺語裏,「Nosy」意為那些不尊重別人隱私的人。「意大利語裏,『Ficanasso』(意指八卦)也有着一樣的意思。而且兩者都含有『nose』(鼻子)在字裏。」大玩文字遊戲,最近與意大利總領事館文…Continue Reading

快門裏看盡城市變遷 廢墟攝影師:「我哋係保育過程裏面嘅一粒齒輪。」【香港攝影】

  • By 熊 天賜
  • Posted on 2020-11-142020-11-30

一座廢棄多時的三層高中式大宅,隱身在在平日車水馬龍的大馬路旁。本地廢墟攝影專頁「空城記」兩位年輕主理人Johnny和Eric,拿着相機到處拍攝摸索,有時像尋到寶似的、拿着已不曉得是多少年前的舊式紙巾包…Continue Reading

意大利藝術家Elisa Sighicelli 影像與物質的完美共振【攝影】

  • By 熊 天賜
  • Posted on 2020-10-302020-11-30

常聽攝影愛好者說作品記錄着拍攝當下那刻,然而冷冰冰的手機或電腦始終未能在視覺上還原當刻溫度;而即使誠心得把照片沖印成實體作品,卻又總覺得在相紙上呈現影像的方式還是過於刻板,距離所謂的還原拍攝當下始終存…Continue Reading

印度攝影師 Dimpy Bhalotia 巧妙的一𣊬間【攝影】

  • By Chan Chongtat
  • Posted on 2020-10-142020-10-29

攝影講究技術也講究能遇上的運氣,出生於印度的攝影師 Dimpy Bhalotia 用上5秒就拍到一張照片贏得今年的 iPhone Photography Awards。 《Flying Boys》這張…Continue Reading

「Leica女王」Ilse Bing 的前衛影像回憶錄【文化者‧現場】

  • By 馬 如風
  • Posted on 2020-08-072020-08-13

撰文、攝影:馬如風(部分圖片由F11攝影博物館提供) 「我很快樂但很貧窮。購買食物之前,我會購買攝影材料。」── 已故著名女攝影師Ilse Bing 生於1899年的一個富裕猶太家庭的德國女子Ilse…Continue Reading

香港國際攝影節的衛星展覽《小黃車 Yellow Bike》被遺忘的一點黃【文化者.展覽】

  • By Chan Chongtat
  • Posted on 2020-06-062020-06-06

其實香港人對屍體發現案不陌生,2018年至今,香港出現大量被遇溺、被肢解、甚或直接棄屍的案件,全部都有可疑。對,我說的是共享單車。在本屆香港國際攝影節的衛星展覽《小黃車 Yellow Bike》,本地…Continue Reading

注視眾人忽略之景 《路牌、電燈柱、樹》重塑空間想像【文化者‧專訪】

  • By 熊 天賜
  • Posted on 2020-05-152020-07-07

竺諺民的作品展《路牌、電燈柱、樹》為香港國際攝影節2020衛星展覽之一。雖說展覽名稱已直接點題,然而影像創作者所表達的當然不只於此。「路牌」、「電燈柱」、「樹」三個看似不同的元素,但只要在生活中仔細觀…Continue Reading

「七黑」熄燈 攝影師Ann Choi : 再見黑房、再見夢【文化者·專訪】

  • By 熊 天賜
  • Posted on 2020-05-092020-07-07

科技日新月異,數碼年代我們已忘了手工的温度。專業攝影師 Ann choi 一直有個夢想,在香港打造一個黑房,重温沖曬菲林的味道、在漆黑中與自己對話的時光。 一年多前,她終於圓夢,成功於荃灣南豐紗廠五廠…Continue Reading

香港攝影師抓拍「我們一起走過戴口罩的日子⋯⋯」【#一相一故事】

  • By 熊 天賜
  • Posted on 2020-04-142020-07-07

香港攝影師 #魯本沢男 日常工作是新聞攝影,鷹眼的觸角讓他捕捉到疫城日常的你、我、他。每天他用鏡頭寫日記,主題是「我們一起走過戴口罩的日子⋯⋯」

文章導覽

較舊的文章

電子郵件訂閱登記

輸入你的電子郵件地址訂閱網站的最新文章,使用電子郵件接收新通知。

【香港攝影】系列

Slider

【日本次文化】系列

Slider

【世界對我們】系列

Slider

The Culturist facebook

The Culturist facebook

近期文章

  • 藝術家變身「溝通師」社區木造蒸籠搭建對話橋樑【公共藝術】
  • 2021-22年財政預算案出爐 文化藝術界如何受惠?【即時】
  • 前屯門牛教路!「還地於民」的公共藝術【公共藝術】
  • 黃紙仔音樂畫符 – 陳行 #50【專欄】
  • 藝術館重開後首展 敏求精舍六十大展【現場】
https://youtu.be/hf0znTD6Xyg
https://youtu.be/UXKnIAmRFiw

近期文章

  • 藝術家變身「溝通師」社區木造蒸籠搭建對話橋樑【公共藝術】 2021-02-25
  • 2021-22年財政預算案出爐 文化藝術界如何受惠?【即時】 2021-02-24
  • 前屯門牛教路!「還地於民」的公共藝術【公共藝術】 2021-02-23

Copyright © 2021 The Culturist.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