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主要內容
The Culturist

The Culturist

  • 首頁
  • 360美術館
  • 展訊
    • 360美術館
    • 展訊
    • 舞台/活動
    • 海外資訊
  • 文化
    • 社區
    • 傳統技藝
    • 閱讀
    • 音樂
    • 電影
    • 舞蹈
    • 設計
    • 評論
  • 藝術
    • 藝術
    • 攝影
    • 拍賣
    • 書法
    • 藝術科技
  • 專欄
    • 職人阿港
    • 黃紙仔
    • 八公講古
    • 釋本有
    • 一相一故事
    • 詠物誌
  • 文化者專訪
  • 聯絡我們
  • 訂閱我們

標籤: 設計

2023-06-232023-06-21 藝術、香港、地區、展覽、展訊

【天生我「材」】材料背後的科學與設計故事 香港科學館首與倫敦設計博物館合作|2023展覽推薦

2023-06-142023-06-14 設計、社區、香港、地區、文化、文化者專訪

【在地設計】建築是城市的文化載體 建築設計師羅晋偉:公民體驗及參與最重要

前海有一座富有綠意與創意的校舍正密鑼緊鼓興建中,它與常見的傳統校舍大有不同,走廊時深時寬,為學生們創造了一些小 … 閱讀全文 【在地設計】建築是城市的文化載體 建築設計師羅晋偉:公民體驗及參與最重要

2023-06-142023-06-13 藝術、設計、文化、文化者專訪

【香港價值】以設計演繹Z世代視覺 設計師李穎康異國返港尋香港特色

「我想透過設計,讓別人知道我們眼中的社會是怎樣的。」──李穎康 2020年,疫情之初,在動蕩與停滯之間,這年成 … 閱讀全文 【香港價值】以設計演繹Z世代視覺 設計師李穎康異國返港尋香港特色

2023-04-272023-04-26 藝術、閱讀、香港、設計、展覽、展訊、文化

【書展】「BOOKED: 香港藝術書展」明日開幕 結合工藝的書本藝術

書籍是傳遞知識的媒介,結合藝術與工藝時,還能成為耐賞耐讀的藝術品。 踏入第五屆的大館當代美術館「BOOKED: … 閱讀全文 【書展】「BOOKED: 香港藝術書展」明日開幕 結合工藝的書本藝術

2022-11-242022-11-24 文化、社區、舞台/活動、香港、展覽

跟隨原居民周圍「貢」 以「設計」眼光發掘西貢特色【香港後花園】

https://youtu.be/tt7Hsn3H9pQ 作為城市旅人,在開關的日子按捺不住要出外探索時,又曾 … 閱讀全文 跟隨原居民周圍「貢」 以「設計」眼光發掘西貢特色【香港後花園】

2022-11-182022-11-18 展覽、藝術

「最浪漫的社交距離」:不為人知的佈展細節 由最隱形到最前線的展覽故事【10個香港藝術館之最・6】

疫情迫使人們保持社交距離,但對於香港藝術館的展品來說,「距離」也是一種浪漫。 觀賞體驗和展品安全,經常處於拉鋸 … 閱讀全文 「最浪漫的社交距離」:不為人知的佈展細節 由最隱形到最前線的展覽故事【10個香港藝術館之最・6】

2022-11-172022-11-17 舞台/活動、社區、香港、文化

由落日漫步到舢舨體驗 與蒲窩同渡窄港重構香港仔面貌【再思南區】

在華燈璀璨的香港,作為夜生活熱門之處的多個「蒲點」,體現了城市帶有衝勁與旺盛的一面,然而把視角轉向清幽的港灣, … 閱讀全文 由落日漫步到舢舨體驗 與蒲窩同渡窄港重構香港仔面貌【再思南區】

2022-01-032022-01-03 展覽、社區、香港

原來可以咁玩?抽象遊戲地景重現童年回憶【展覽】

遊樂場殘留於每代人的童年記憶中。在最天馬行空的年歲,我們站在鞦韆上模仿麻雀飛翔的弧度、沿着滑梯穿進地底王國,或 … 閱讀全文 原來可以咁玩?抽象遊戲地景重現童年回憶【展覽】

2021-12-222021-12-21 展覽、舞台/活動、香港

包裝影響水的味道?從暢銷品牌剖析設計價值【展覽】

當我們看到被咬了一口的蘋果標誌,馬上就會想到科技公司Apple;看到紅底上的白色草書英文字,就能認出可口可樂。 … 閱讀全文 包裝影響水的味道?從暢銷品牌剖析設計價值【展覽】

2021-12-092021-12-09 香港、文化

71年後首度鳴鐘 尖沙咀海旁今現百年鐘聲【打鐘喇】

百年前,位於尖沙咀的鐘樓與車站共同建成,成為九廣鐵路九龍總站的一部分。無數乘火車來港的人,第一眼看到的就是屹立 … 閱讀全文 71年後首度鳴鐘 尖沙咀海旁今現百年鐘聲【打鐘喇】

文章導覽

較舊的文章

【香港電影】系列

香港電影
香港電影
香港電影
香港電影
香港電影
香港電影

【法國五月 2023】系列

【香港製造】系列

香港製造
石家豪工筆下的香港摩天大樓【香港製造】
「香港製造」不是標籤而是味道【香港製造】
標籤以外還剩甚麼 動畫師莫震熙 憑香港味闖出國際【香港製造】
曬冷本地創意舊作 藏家話你知點解鐘意「Made in Hong Kong」【香港製造】
你G唔G 呢三樣曾經係平民恩物?【香港製造】
你每天都隨身攜帶 最貼身的本地產物【香港製造】
在黑白之間 Pen So拼砌今昔最美「Home Kong」 【香港製造】

【日本次文化】系列

日本次文化
今敏:我發自內心地感謝自己能夠遇到《千年女優》這部作品【今敏逝世十周年】
碩果僅存的租借漫畫店 撐起他們的是......【次文化週專訪】
只有11歲的日本紋身師 你敢放心將身體交給她嗎?
用插畫重拾遺美 你看過這樣的日本?【藝術】
另類日本花藝 井上羅来用創意展現昆蟲之美【藝術】

The Culturist Facebook

The Culturist Facebook

近期文章

  • 【站在山頂尖呼喚自己】進部落登聖山 土地帶給台灣藝術家的靈魂拷問|2023《混血人》展覽推薦 2023-10-01
  • 【Pictures story】台北永康街入選全球最cool街道第四名憑甚麼特色?理由充份嗎?|2023 台灣 2023-09-30
  • 【專訪】水墨藝博復辦 浸沉式的水墨體驗|2023 展覽推薦 2023-09-29
  • 【展覽】由波提切利到梵高 一次過看400年西方美術史 |2023展覽推薦 2023-09-28
  • 【評論】相煎何太急的塗鴉列車 80歲攝影師Martha Cooper的地鐵塗鴉聖經 2023-09-26

使用電子郵件訂閱THE CULTURIST

輸入你的電子郵件地址訂閱THE CULTURIST的最新文章。

佈景主題採用 Automattic 所設計的 Ix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