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年藝術館成立後,第一件收到的捐贈品『白釉高足杯』,就是來自敏求精舍創會主席胡惠春先生。」香港藝術館館長(中國文物)鄭煥棠說道。 香港藝術館與收藏家組織「敏求精舍」同創辦於60年代,他們有着青梅竹馬…Continue Reading
標籤: 香港藝術館
不應「以貌取人」的道理,大家都明白。然而,我們卻習慣「以貌取畫」,常常以畫得寫實與否,去判斷一幅畫的好與壞。這種流於表面的觀畫方式,往往使我們忽略作品本身的深意。 以中國書畫來說,除了筆墨技法的賞析,…Continue Reading
我相信大多數人都一樣會擁有自己的收藏,可能是石頭、玩具、貼紙⋯⋯不過愛得視之如命的還真少遇到。香港藝術館中有一展廳以虛白齋命名;已故虛白齋主人劉作籌先生就是一位把收藏看得比自己性命更重要的人物,而他最…Continue Reading
10月至11月期間有多個大型文化活動舉行,率先登場的是剛於10月15日展開的「香港博物館節2020快遞」,康樂及文化事務署轄下20個博物館及文化單位推出多項精采展覽、講座、遊戲、示範、工作坊等活動。為…Continue Reading
香港藝術館的新展覽今日(23/10)開鑼!透過42件由意大利烏菲茲美術館借出、聚焦人物肖像和宗教題材的作品,如文藝「再復興」般讓香港觀眾一睹700多年前藝術家所追求的創作哲思和人本精神。 約於1300…Continue Reading
因為美國制裁關係,同事們在構想:我們是否應該做一個「香港製造」系列?因為這樣《文化者》上下一起做了一連兩星期有關「made in Hong Kong」的故事。不過我們一向以文化藝術掛帥,在探討主題關係…Continue Reading
2010年6月25日傍晚五時三十分,香港藝術館召開新聞發佈會交代接收吳冠中第四次的捐贈;同日晚上十一時五十七分,國際畫壇的一代大師吳冠中於北京溘然離世,享年91歲,而最後捐贈的五幅畫作就成為吳老給香港…Continue Reading
多少學生提起恩師會滔滔不絕,讚不絕口?今年76歲,一頭銀髮的王懷慶老師,提起近半世紀前跟隨吳冠中這位畫壇巨擘習畫的點滴歲月,他記憶猶新:「我沒有正式在課堂裏接受吳先生教育,我就是一個野學生。」和這位「…Continue Reading
經過四年、耗資約九億元修繕擴建,香港藝術館上年底在烽火圍城中重開。最難忘是開館翌日的「特備節目」,我在五樓新擴建的香港展館,隔着落地玻璃與一眾遊客近距離觀看彌敦道近半島酒店催淚彈横飛,濃煙蔽日和黑壓壓…Continue Reading
82歲、身價第二高在世藝術家David Hockney的名作《水花》(The Splash),昨晚在倫敦拍賣行頭也引起一陣水花。 由股壇狙擊手「大劉」劉鑾雄持有的《水花》昨於剛脫歐的倫敦蘇富比現代藝術…Continue Re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