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主要內容
The Culturist

The Culturist

  • 首頁
  • 360美術館
  • 展訊
    • 360美術館
    • 展訊
    • 舞台/活動
    • 海外資訊
  • 文化
    • 社區
    • 傳統技藝
    • 閱讀
    • 音樂
    • 電影
    • 舞蹈
    • 設計
    • 評論
  • 藝術
    • 藝術
    • 攝影
    • 拍賣
    • 書法
    • 藝術科技
  • 專欄
    • 職人阿港
    • 黃紙仔
    • 八公講古
    • 釋本有
    • 一相一故事
    • 詠物誌
  • 文化者專訪
  • 聯絡我們
  • 訂閱我們

標籤: theculturist

2022-01-092022-01-08 未分類、香港、黃紙仔

黃紙仔音樂畫符 – 陳行 #96【專欄】

哎哋我啋!乜咁都有㗎?真係該煨咯! (我哋今次大兜亂!聽室樂團玩Eno, Piazzolla, Joy Div … 閱讀全文 黃紙仔音樂畫符 – 陳行 #96【專欄】

2021-12-192021-12-19 黃紙仔、專欄

黃紙仔音樂畫符 – 陳行 #93【專欄】

你咁搞確係冇乜謂,擺明同我過唔去啫? (今次夠無謂! 有Brian Eno出嘅迷幻唱盤, Philippe S … 閱讀全文 黃紙仔音樂畫符 – 陳行 #93【專欄】

2021-12-172021-12-17 電影、海外資訊

新海誠發表動畫新作!《鈴芽的門鎖》開災厄之門【電影】

埋首創作三年,日本動畫大師新海誠終於推出新作。本月15日於東京召開的記者會上,新海誠宣佈將於明年公映《すずめの … 閱讀全文 新海誠發表動畫新作!《鈴芽的門鎖》開災厄之門【電影】

2021-11-282021-12-01 黃紙仔、專欄

黃紙仔音樂畫符 – 陳行 #90【專欄】

正所謂人死都不能復生 我勸你都係唔好咁傷心嘞 (今集講DAF未亡人為新碟埋尾, Holy Other失蹤9年出 … 閱讀全文 黃紙仔音樂畫符 – 陳行 #90【專欄】

2021-11-092021-11-09 藝術、香港、展訊

色彩的療癒體驗 「顏色KOL」演繹文物美學【展覽】

「我看過很多展覽,像這次如此震憾的卻尚未見過,這或許是出於顏色的奧秘。」──收藏家鍾棋偉 顏色遍及我們的日常, … 閱讀全文 色彩的療癒體驗 「顏色KOL」演繹文物美學【展覽】

2021-11-022021-11-02 展覽、香港、攝影

文念中攝影首展 捕捉片場「Side Track」【展覽】

銀幕展現的電影畫面,往往是經剪接而濃縮出來的精華,那些無奈被棄置的鏡頭、沒被捕捉的幕後面孔,活像戲外註定被大眾 … 閱讀全文 文念中攝影首展 捕捉片場「Side Track」【展覽】

2021-10-302021-10-28 攝影、藝術、香港、展覽

日常的魅力 Greg Girard鏡頭下的八十年代香港 【展覽】

當我們回顧歷史,不難定義香港當時的面貌與形象。但當活在其中,我們又如何定義眼前的時代? 啟德機場, 1989 … 閱讀全文 日常的魅力 Greg Girard鏡頭下的八十年代香港 【展覽】

2021-10-222021-10-20 其他地區、藝術、展訊、文化、海外資訊

將「低頭族猴子」帶往日本海角 郭達麟:「讓當地人多一個微笑的原因。」【專訪】

在日本能登半島邊端的珠洲市,荒涼的車站上坐着三隻低頭的巨型猴子裝置,為已停用的能登鐵路添上一抹生氣,細看之下, … 閱讀全文 將「低頭族猴子」帶往日本海角 郭達麟:「讓當地人多一個微笑的原因。」【專訪】

2021-10-212021-10-21 藝術、舞台/活動、電影、音樂、香港

跨感官、跨地域、跨維度──在疫情下發掘創作的「新視野」【專訪】

https://youtu.be/GfZXdZLyH5s 劇場的藝文生態與創作形式,在疫情之下不得不改頭換面, … 閱讀全文 跨感官、跨地域、跨維度──在疫情下發掘創作的「新視野」【專訪】

2021-10-062021-10-06 展訊、香港

李志清筆下昔日香港 記憶入畫比相片真實【#文化者策展】

https://youtu.be/FSIvEOviDJ4 「筆尖擦過紙張時,兩者接觸的實在感,這就是當時香港給 … 閱讀全文 李志清筆下昔日香港 記憶入畫比相片真實【#文化者策展】

文章導覽

較舊的文章
較新的文章

【香港電影】系列

香港電影
香港電影
香港電影
香港電影
香港電影
香港電影

【法國五月 2023】系列

【香港製造】系列

香港製造
石家豪工筆下的香港摩天大樓【香港製造】
「香港製造」不是標籤而是味道【香港製造】
標籤以外還剩甚麼 動畫師莫震熙 憑香港味闖出國際【香港製造】
曬冷本地創意舊作 藏家話你知點解鐘意「Made in Hong Kong」【香港製造】
你G唔G 呢三樣曾經係平民恩物?【香港製造】
你每天都隨身攜帶 最貼身的本地產物【香港製造】
在黑白之間 Pen So拼砌今昔最美「Home Kong」 【香港製造】

【日本次文化】系列

日本次文化
今敏:我發自內心地感謝自己能夠遇到《千年女優》這部作品【今敏逝世十周年】
碩果僅存的租借漫畫店 撐起他們的是......【次文化週專訪】
只有11歲的日本紋身師 你敢放心將身體交給她嗎?
用插畫重拾遺美 你看過這樣的日本?【藝術】
另類日本花藝 井上羅来用創意展現昆蟲之美【藝術】

The Culturist Facebook

The Culturist Facebook

近期文章

  • 【舞台專訪】《愛的實驗》歷時四年正式公演 一場劃時代的殘酷實驗 2023-06-06
  • 【影評】智叔遺作《世上只有爸爸好》「為甚麼」要看? 2023-06-05
  • 【專訪】入木三分見丹青黑洪祿曬珍藏:每幅畫都有故事 2023-06-03
  • 【戲曲】香港首成梅花獎分會場 京劇演員張佳春憑《春草闖堂》摘梅 2023-05-31
  • 【展覽】ZtoryTeller Gallery首展以文本回應藝術 建構獨特故事世界 2023-05-30

使用電子郵件訂閱THE CULTURIST

輸入你的電子郵件地址訂閱THE CULTURIST的最新文章。

佈景主題採用 Automattic 所設計的 Ix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