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看小松的堅定的眼神,既有感這種說法浪漫又玄妙,同時也疑惑這可會是一種包裝⋯⋯但無論如何,從她的有田燒作品備受關注,到彩繪狛犬《天地的守護獸》獲大英博物館收藏,獲邀參與電影《花戰》製作、拍攝Sony Xperia廣告,以至首度來港做個展,25幅作品火速被藏家全購入,「小松美羽是藝壇寵兒」,絕對是鐵一般的事實。
文化者專訪小松美羽:
文:文化者
松:小松美羽
心心念念的香港之旅
文:小松你好,歡迎來到香港。你為何會想來港辦個展,並打算在3月25日到 中環 H Queen’s Building進行首次現場創作表演?
松:我跟香港早有淵緣,三年前,曾經來港出席Art Fair,期間遊覽過不少名勝,還趁機上過山做冥想呢!當時站在山峰遙望漂亮的景觀,自覺跟這裡的土地有情感連結,一直將「想來香港辦個展」的意念藏在心。等了三年,終於遇到時機,就想帶同25幅為香港創作的畫和更多人交流。
文:這25張新作的選題和元素有何獨特之處?
松:這次的香港作品跟日本作品大不同,特別是繪畫「眼睛」的部份。因為上次來港看到很多龍和鳳凰等神獸,發現牠們的形態獨特,也透過牠們的眼睛,接觸到不同國度的靈魂。所以創作這25張畫,我是想著香港華洋雜處的特性下筆,希望達到心靈洗淨的效果,你們看畫時,不妨多留意眼睛的變化啊!
打開第三道靈魂之窗的秘訣

文:可分享多點繪畫「眼睛」的細節嗎?
松:我習慣先將眼睛部份塗成白色,留待整張作品完成後才「點睛」,因為想將專注力集中於一個時刻。另外,為了突顯眼睛的色彩表現,當中混和了不同色調,譬如有些白裡帶紅,有些白裡透黑,各具靈性。
文:據悉你下筆之前,喜歡先盤坐、鞠躬行禮,經過冥想祝禱後才開始作畫,為何有此習慣?
松:這可追溯童年的故事。話說小時候,我在長野的鄉郊中成長,靈性觸角很敏銳,常跟動物有心靈感應,譬如迷路會看到傳說中的神獸狛犬來引路,那是很愉快的回憶。
但當我長大了,感知自然的能力愈來愈弱,有陣子好像再看不見神獸的靈魂。想到人的肉體縱會老去,靈魂卻可以繼續成長,在輪迴中追求純淨,從20歲起,我就跑去以色列、印度、泰國展開靈性之旅,四出讀經學咒文, 希望重新打開「第三隻眼睛」,洗淨自己靈魂裡的雜質,再次跟大地的靈魂連結。
文:能否透露你所唸的咒文是什麼?
松:哈哈,這個要保持神祕啊(她邊笑,邊用食指捂著嘴)。因為咒文考修為,必須定期去泰國的深山裡修煉,有一定基礎才能使用。如果不小心寫了或說了出來,沒學過的人跟著唸就會招來危險。
不過,可以跟你們簡單分享幾個要點。首先,我唸咒文是用印度語,而非日文。另外,我會先唸一個叫「マントラ」的短咒,再唸一個叫「ヤントラ」的長咒,去幫助精神集中、進入冥想狀態。前者的作用,如同一道鑰匙,能令靈感愈來愈高昂;後者的作用,則用來觀看第三個世界的細節,像明燈般引領我走入森林深處,搜索清新和純潔的靈性畫面。

文:這分享真有趣。奈何現代人生活忙碌,跟自然的關係也很淡薄,當你跟人談靈魂之說,可有遭遇過任何反對或譏諷?
松:這是無可避免的,但我絲毫不介意。個人觀念,相信自人類存在以來,世界就有不可思議的事,譬如古老的壁畫,不是也留下很多古人祈禱、求問蒼天的故事嗎?所以人會尋找靈性很尋常,也是生而有之的權利。即使小時候,媽媽跟我說過害怕聽那些「怪事」,身邊人也會見到靈魂很訝異,這一切也未曾阻止過我探求相關學問。
當初決定繪畫神獸畫、鑽研古老文化,更加是想跟不相信的人分享宇宙的奧祕,用藝術治療麻木於俗世的心靈。遇到愈忙碌、愈不相信的人,像香港的都市人,我愈想跟他們討論(笑)。
文:你筆下的神獸,色調大都鮮明亮麗,模樣還有點「Kawaii」,是不是想跟人說「靈魂沒人類想像中恐怖」?
松:嘿嘿,雖然神獸看起來蠻可愛,但牠們還是會把壞東西吃掉的(笑),所以也有凶猛一面。像我在香港寺廟碰到的神獸,都很勤力地驅魔治邪呢!不過,我將牠們的外貌畫得靈動,確是有份使命感,想透過畫作將人跟人,人與自然之間的距離拉近。
連結古今文化的藝術使命

文:聽聞你跟新海誠等很熟,可曾想過跟他合作,將神獸故事變成動畫,讓更多人接觸古文化?
松:我的確從新海誠的作品獲得不少能量,所以你的提議也不錯呢!但目前尚有其他項目進行,或許日後再考慮。(文:你近來忙什麼?)主要是推廣公共藝術。身為日本新生代藝術家,我很想承傳和推廣日傳統文化。
像眼前25張新畫作,表面以壓克力(acrylic)繪製,但打底用的素材,都是日本製的傳統物料;另外,我之前也曾將神獸以有田燒的形式呈現,又學習過京都的傳統染法;最近還忙於研究「博多織」(編按:被國家指定為傳統工藝品,屬於福岡縣的名物,這種事先染色的絲織品,質感纖細、華美,持有獨特彈性),那將會是我下一批準備發表的作品。希望將傳統文化結當代藝術,可以把日本多元的民族性,還有「大和」文化力傳揚到世界各地。
文:談及承傳與轉變,看你的個人風格,從早年多採用黑白入畫,到如今轉成鮮明調子;由多運用工具輔助,到愈來愈愛用手作畫,可有反映你的創作觀念正在成長?
松:沒錯,以上轉變跟我的生活觀察有關。素來愛參觀神舍,早幾年到鳥根懸的「出雲大社」參觀,看到雲集在廟附近祈禱的人,由於意念純正、狀態專注,所以他們的情感轉化升天成雲彩時,都發出閃亮和耀目的光芒。
這炫目的場景觸動我,彷彿一剎間跟萬物的靈魂相通。由那時起就想:噢,以後不管遇到誰、碰到什麼事,也要善用那些能量,並把靈魂畫得明亮一點、燦爛一點,好讓更多人感受到當中神采。

文:談到與人相知相遇,聞說你愛到地傑人靈的地區旅遊找靈感?
松:這絕對是繪畫以外的另一大興趣。自小家庭教育比較開明,父母不會管制我的信仰,所以小時候常跟長輩去神舍,自己又上過教會,七年前還開始學猶太教,並且去過寺廟跟和尚學斷食,或跟伊斯蘭教教徒生活⋯⋯總之,與靈命培養有關的都想學習。我認為世上之所以有矛盾和戰爭,多少基於宗教和人性的分歧和誤解,所以自己想多了解、多學習,從中消化出個人的觀點,再融入藝術中讓觀者一同思考。
文:如果每一幅作品都有靈魂,你又想跟筆下的神獸說什麼?
松:哈哈,我真的會邊畫邊跟牠們聊天呢!每張畫,我都是最後畫眼睛的,那時候通常會輕聲的、用心告訴牠們:期望你們未來能用眼睛看透人心,守護所在地的民眾和動植物的安全,同時好好保存自己跟守護之地的記憶,讓世世代代的人,都能將美好的信念和情感流傳下去。
小松美羽香港首次個展資料:
展覽日期:即日至4月1日(早上11:00至下午 19:00)
地點:「白石畫廊」(中環荷里活道57-59號利來商業大廈UG/F)
文、攝:張高翔
Photo courtesy of Whitestone Gallery
Copyright © 2018 The Culturist.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權所有 不得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