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在當下」的意思其實是指「留意下一步」,時間沒法停留一秒很快就過,只能向前看,是故不要直譯活在某個當下,而下一步就是未來的因,「菩薩畏因凡夫畏果」,但凡有智慧的人處事必三思而後行。
香港年輕人的未來
「香港很多年輕人好像看不到前景。」有記者問,在目前的地球上我們最多只能計劃未來五年(應該做你喜歡的正業享受你的自由),首先自然環境愈來愈差,也沒有人能預料五年後的政局和人工智能發展程度(如今科學是幾何級跳升),1970-2000年這30年間是從黑膠唱片到卡式帶再到MD 和mp3 有很多過程,那時候人類還可以為未來十年二十年計劃一個目標。
「對不起經人臉辨識顯示,你個人的信用額度未能購買高鐵票和飛機票」而五年後,你很可能因為在網上發表了一些敏感言論批評了某個人物而導致出行不便⋯⋯⋯移民就好就沒有「老大哥」,但是五年後歐美很可能會因為大麻和其他毒品合法化而產生許多精神病患者,並拿著斧頭在街上向你追砍;「有殺無賠」,日本也可能進入天災多發期。
只能夠修行去面對未來
如今充滿恐懼的家長總認為小孩子應盡早學英語和彈鋼琴等,但20 年後世界是不應該再有語言溝通障礙,如按照現在的科技進程除非第三次世界大戰爆發,你覺得20年後還需要人肉翻譯?人工智能當達中級即強人工智能階段(分弱強超),世界各地必然進入電腦產主義式配給制,每人一天可以到自動販賣機獲取三個飯盒,有幾款選擇,沒有工人上班何來金錢消費?微信支付寶的普及預示著全民不用錢的生活不遠(用數字換取有限物質),美金將不再權威霸道,曾有人幼稚認為拔掉插頭人工智能就無法運作,人工智能早晚會懂自己充電也無需電線。
你真的相信自己剛升小學一年級的孩子其志願(當醫生/律師/工程師)之類,會在20年後得償所願?日本的斷捨離好像走快了一步(其實源自佛法),目的就是讓諸位慢慢適應一個人生活擁有很少個人物件的未來。
安樂死必需討論
在未來十年二十年愈來愈多孤獨長者長命百歲但半癱生活得似活死人,死亡可以是個非常漫長的過程,而安樂死有別自殺但很多衛道之士沒有哲學思維而且總愛胡言亂語或為選票說似是而非的,現在不少國家的醫療更傾向於延長生命不斷插喉,可見「輕視佛法或西歐哲學」的後果就是對生命的認知陷入愚昧境地,科技實現令人長生的話就是十八層地獄現前。
修行積累福德或可令我們在適當時候死去往生解脫。現在有錢的高官30年後可能因貪生怕死有機會更換內臟,就讓他們試一下不死地獄的煎熬,愚昧的人必得永生成活死人。
人類朝著變態生活進發
以上的情景我深信有可能發生,八十後或許不知道「人類的普遍夜生活是從80年代開始」,七十年代香港新界還有不少鄉村農民,他們每晚9時就寢早上4時起床,其實幾千年來人類都是過著日出而作日入而息的生活,有大病折磨一陣子就死很快上路⋯⋯是近30多年開始變態,之所以用變態形容是因為短短30 幾年就改變了幾千年的生活模式,這急速改變必換來後果。
或許,有人認為科技很好很方便,但美好其實只限於蜜月期,科技發展已開始展現失控,再加上人性的無止境貪婪,必然會令自己走上半生不死的絕路,死反而不慘。
世界上有很多人讀法律/醫科/工程/教育文憑,但是對東西方哲學對生老病死完全不感興趣,所以佛陀是最偉大智者一早就知眾生愚昧,被貪嗔癡慢疑所困從而一念無明。
以上,合十
文/圖:釋本有
(編按:畫僧 #釋本有 每逢星期一 blue Monday 開始,為 #文化者 讀者訴說《人間》智慧、處事之道,希望為眾生送上心靈雞湯(是素湯),在一星期的開端掃掃藍調,敬請留意)
Copyright © 2019 The Culturist.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權所有 不得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