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位於觀塘海濱工業區的一新美術館,自2015年開館以來一直推動傳統藝術作出突破。(延伸閱讀 /【文化者•專訪】輕鬆不輕浮 區大為的創作精神 : https://wp.me/p9oTr7-1h4 )
現正於一新美術館舉行的展覽《丹青夢:一濤居藏品》,展出由孫少文基金會創會主席孫少文博士主理的「一濤居」所藏的近50幅中國畫作。當中包含22位名家的作品,他們都同樣在藝術領域上力求革新。

醉翁之意不在酒 借景抒情
中國畫的特色,在於雖然呈現觀眾眼前的是花草山水之景,但藝術家真正目的是希望表達自己所思所想,借畫作抒發個人情感。
例如是次展出的其中一幅作品《苕溪詩意圖》,來自被稱為清初「四僧」之一的藝術家石濤。石濤在此作裏以北宋書畫家米芾創作的六首詩作參考,憑想像創作出米芾到苕溪探望朋友的情景,以畫解詩。以此作紀念好友米芾的石濤,更作出不少突破。例如他不畫全景,只把他認為最適宜入畫的景觀放在此作裏,更大膽運用不同的用墨手法,可見石濤在創作前曾細嚼和消化米芾的詩作。此作亦為他少有的巨幅作品,高度逾3.5米。國學大師級人物饒宗頤教授更對此作表示欣賞,為作品親自題跋。是次展覽的推手孫少文博士亦表示此作就是「一濤居」起名來源。

轉化現實的景物來呈現心中意境,或寄託個人感情。
展內亦有同被稱為清初「四僧」之一的藝術家「八大山人」朱耷的作品《折枝花卉》,此作被外界視為經歷過明清交替、嘗過人生百味的朱耷在晚年心情逐漸平靜、慢慢把執著放下而創作的作品,藉畫抒發顛簸一生之情。整幅作品長逾三米,內含七個表面看來無關,實質互相扣連的單元,體現朱耷精緻的佈局技巧。

展出賽馬會復康中心10位院友合共30幅作品,包括水墨、書法及水彩畫。
觀眾可從創作者的獨特視覺,了解他們與別不同的藝術世界。
展期由4月12日至6月15日。
《丹青夢:一濤居藏品》
地點:一新美術館 (香港九龍觀塘海濱道165號SML大廈4樓)
展期:即日至2019年7月13日
開放時間:星期二至星期六(上午10時至下午6時)
*星期日、星期一及公眾假期休館
免費入場
Copyright © 2019 The Culturist.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權所有 不得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