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手機拍照久了,也享受智能濾鏡的方便久了。感覺拍照就只是用來餵飼社交平台帶來的虛榮感,攝影與真實世界的連結好像隨着科技進步而日漸減退。

有本地攝影團體反潮流而行,舉辦活動讓中學生學習攝影原理,並落手落腳以垂手可得的物資製作「針孔相機」。以為這是不正經的活動?非也。學生們以自製相機花九個月時間每天紀錄太陽軌跡,每張照片的效果都是獨一無二;他們更與阿根廷學生交換各自作品,以攝影認識別國的新朋友,進行文化交流。「交換陽光2」展覽主辦方賽璐珞影像文化有限公司策劃人伍偉昌(Stanley)這樣說:「透過這次活動,我們相信學生見識愈廣博,會對世界愈謙卑。我們也希望來看展的觀眾了解相片背後承載了兩地人的文化、友情和互相交流的喜悅。我們相信展覽會令觀眾在電子化的洪流裏重新認識攝影。」

數碼洪流下 尋找攝影的意義

「交換陽光2」展覽由賽璐珞影像文化有限公司主辦,成立於2012年的他們致力於推動攝影文化,並主力進行教育工作。「交換陽光」是他們很重視的自資項目,同為公司策劃人的廖慧怡(Ceci)說:「一來我們希望推廣針孔攝影這種傳統的文化,讓大眾在數碼化的世界裏重拾對攝影原理的理解;二來我們也希望提供機會讓對攝影有興趣的學生衝出香港,和來自世界各地的朋友交流。」

項目圍繞的攝影技巧稱為「陽光軌跡攝影」(Solargrapgy),為透過「針孔成像」的光學原理拍攝太陽移動的軌跡。Ceci解釋:「正如很多人會用數碼相機拍星軌,太陽軌跡的原理其實差不多,只是我們會以較原始的方法—以針孔相機拍攝。這個相機的製作方法很簡單,先找一個容器,可以是身邊隨手可得的東西。然後把感光物料放在裏面,相紙是我們的建議。再把相機長時間放在固定位置進行曝光,也就是能看到日出的方向。基本上半年至九個月的時間是基本的。」完成曝光後到暗黑的地方把相紙取出並掃描進電腦,用電腦軟體把負片轉為正片,再輕微調整顏色就大功告成。最後把相紙放進相機裏,再連同明信片包裝一起寄給阿根廷的參加者,透過親筆文字增加彼此認識。Ceci和Stanley要求學生不要刻意調色或加添誇張的效果,不然就會失去半年多以來耐心等候自然太陽軌跡的意義。

2015年的「交換陽光1」是整個項目的起點,Ceci憶述當時抱着簡單的信念,不確定會否得到回應,但還是把項目理念投稿到網絡上,等待各國攝影組織回覆。而當時回覆他們的,就只有冰島的工業學院和社區組織。同樣要感謝互聯網的神通廣大。因為與冰島的合作取得成功,阿根廷攝影組織Cámara Viajera在網絡看到活動資料和相片後主動聯絡賽璐珞,終於促成這次活動。雖然成功讓本地學生與世界各地朋友交換陽光兩次,Ceci笑言過程十分不簡單:「其實兩次活動,整個項目由零開始到完成交流舉辦展覽需時兩至三年。因為我們活動的參加者多為中三至中六學生,我們都要花時間和不同學校進行交涉以建立關係。到活動正式開始,我們在香港和合作的國家都會分別舉行工作坊教授參加者攝影原理和製作相機。到完成相機開始進行攝影,一張日軌相片曝光時間至少半年。其後更要申請場地舉行相展,等待的時間也是非常漫長。」Ceci苦笑説時間很常在惱人的申請手續裏溜走,例如只是為項目申請資助就白白等候了一年時間,展期也因而一延再延。

作品反映兩地社會實況

今次展內包含香港和阿根廷兩地學生的作品,Ceci和Stanley在設計擺位的時候也有特別考慮:「其實兩地學生的作品風格頗迴異的,而很有趣,我們都覺得住屋和公共空間議題是左右相片結果的主要原因。一來香港公共空間較少,不容許他們把相機設置在大街小巷。所以九成本地學生都是在家裏設置相機,所以觀眾會發現他們照片的角度和呈現的視野其實很類同,基本上都是一堆高樓大廈,甚至會擋到陽光。場內有好幾幅照片都是高樓大廈滿佈,要從高樓大廈的縫隙間細看才發現日軌。」

而阿根廷學生的作品相比下畫面較豐富,Ceci和Stanley解釋:「一來香港因天氣的關係,較難長時間見到陽光,而且本地光污染問題嚴重,也會影響照片成果。相反阿根廷因地理環境不同,他們的日照時間是較長的。而且阿根廷幅員也較香港為遼闊,學生的作品都是在公共空間拍攝。例如我們特別把阿根廷學生在布宜諾斯艾利斯,一個叫Villa 31的地方拍攝的照片放在一起。因為那個地方其實是較邊緣的社區,那裏人少車少,平房最多。望向天空可說是一望無際。所以我們把這些在Villa 31拍攝的照片放在香港的照片對面,讓觀眾發現兩地作品的異同,也能對我們身處的社會作反思。」Ceci補充表示阿根廷方面的合辦人曾來香港跟學生見面,甚至一起製作針孔相機,學生們都覺得能夠親身看到阿根廷的朋友感覺很奇妙。

Ceci表示這次活動希望以不同方法,把阿根廷的文化呈現給觀眾。除了有關針孔攝影的黑房體驗工作坊,他們也會在導賞團完結後帶觀眾到工作室參加茶聚,品嘗阿根廷名產馬黛茶之餘,也體驗阿根廷與別不同的茶道文化。Ceci和Stanley都表示希望觀眾看完展覽後,除了知道攝影作品不只能放在手機和社交媒體,也可以在真實世界引起直接交流,連結世界上不同地方的人和文化。

交換陽光 2 ─ 香港.阿根廷造相機攝影交流計劃展覽

日期:9 – 26 / 7 / 2019
時間:10:00 – 20:30
地點:賽馬會創意藝術中心 L1 藝廊 (石硤尾白田街30號)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