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被譽為「世上最大海上食府」的珍寶海鮮舫,在疫情影響之下宣告明日起無限期停業的噩耗。網傳珍寶海鮮舫已遣散所有員工,惟文化者出文時官方未有正面回應。
「歌堂躉」一個昔日對海鮮舫的別稱,如今未知有多少人記得…… 香港曾經是漁業興盛之地,水上人開設的水上酒樓亦應運而生。1950年代全盛時期,單是香港仔避風塘的海鮮舫便多達近十艘。海鮮舫曾經是極受南北行商人歡迎的地方,也盛載不少香港人一家大細去飲茶的回憶,當中最具代表性的要數1976年10月19日正式落成開業的珍寶海鮮舫。
長達76米的珍寶海鮮舫,前身為1950年代商人王老吉經營的太白海鮮舫,最早由一艘木船,先後兩次因為擴充營業而重新打造成長達32米和45米的畫舫。時至1960年代尾王老吉再度想擴充營業,當時更會贈送象牙筷子給食客,藉此吸引遊人,在1970年9月正式動工建造珍寶海鮮舫,經過1年船身及內部裝修大致完成之際,在海鮮舫開幕前6日,因工人燒焊時不慎引發四級大火,整艘船嚴重焚毀,大火造成了34死42傷。
大火後,王老吉出售珍寶海鮮舫業權予何鴻燊和鄭裕彤。經由何鴻燊構思,花4年時間,耗資逾3, 000萬重新打造。珍寶海鮮舫仿照中國宮廷設計,單是傳統的中式手工藝飾物及壁畫造價當年已高達600萬。而今日我們看到的珍寶海鮮舫則是2003年下旬,耗資數千萬重新裝修而成。
單論裝修工藝珍寶海鮮舫可謂極盡奢華,門前的九龍吐水,象徵了「珍寶王國」的級數之高,媲美帝王,特別要提的是現今罕見的巨型金龍木柱雕刻,在香港恐怕再難看到。內裏裝潢亦是金碧輝煌,花上兩年時間打造的招牌皇帝龍椅及各式傳統手工雕刻令人為之讚歎。
.jpg?fit=1024%2C232&ssl=1)
不得不提的是舫中梯間的巨型壁畫《衣錦榮歸圖》,是由意大利籍藝術家博寶亞用馬賽克創作而成的,以明朝名畫《入蹕圖》為創作靈感重新演繹。

多年來珍寶海鮮舫除了吸引眾多名人到訪,例如:英女皇伊利沙伯二世、國際巨星威廉·荷頓、湯告魯斯等光臨外,亦成為不少電影的取景地,例如荷里活電影《生死戀》、李小龍的《龍爭虎鬥》、《無間道2》及《食神》等。
撰文:余日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