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可曾想過一天,眼前社區的事物,將會煙消雲散?

有人說,逛荃灣不用落地。這裡被籲為「天空之城」,天橋從港鐵站連接至西鐵站,穿插新之城、荃灣廣場和荃新天地等大商場,由東走到西,完全離地。不過,美麗的城市風景通常大隱於市。

港島女孩鄧詩廷(Stephanie)花了兩個月時間,拍攝「遇上荃灣」項目,走訪屋邨、大球場、大會堂、書法店、街市和洗衣場等,體驗社區情懷。她拍下過千張照片,並假南豐紗廠舉行攝影展,冀在風景消失前,以照片保留香港原貌,提醒香港人珍惜這裡的一切。「都會驚,始終一定會發生,好多事物都會消失;而好多故事都要靠口傳。要記錄歷史,希望可以做多少少。」Stephanie說。

甫入南豐紗廠底層(G/F)一直走,沿途豎立一條條石柱,柱上掛起荃灣風景照片。走至角落,咖啡店KoKo Coffee Roasters的入口投映著「遇上荃灣」四字,引領你進入展覽。咖啡店內亮起盞盞吊燈,泛黃的燈光折射於牆上一幅幅用晾衫夾吊起的照片,呈現公共屋邨、公園、老人和小孩,營造了一種懷舊古色的味道。照片旁的黑色牆上,亮著一段段由攝影師Stephanie創作的詩句,多半關於回憶及時光。

意外發現荃灣三代緣 鏡頭展開尋根之旅

照片題材充滿人情味,偏黃而朦朧風格映照出懷舊。未見Stephanie之前,記者一直幻想攝影師有着甚麼歷練。沒想到拍下這些照片的人,原來十分年輕。「我好細個已經覺得自己是個『好老的人』,三、四歲已經覺得自己不是這個年代出世!」她笑說。

鄧詩廷(Stephanie)

大學畢業後Stephanie做過兩年行外工作,然後全職當攝影師,五年間拍過不少商業照,接受社區拍攝計劃可算是首次。家住華富邨的Stephanie,因為工作而數次到訪荃灣,心態猶如過客。今次接受「遇上荃灣」拍攝計劃,她方從家人口中得悉,祖父於文革時由上海逃難至港,曾於荃灣南豐紗廠工作。或許是命運的安排,這次計劃回到祖父的工作地方,有意無意讓她開展了「尋根之旅」。「原來我和爺爺有一個connection(連結),變到好像經歷我的過去、現在和未來。不知道他有沒有行過我行過的地方!」她笑言。

福來邨大樹 埋下人情故事

每每講起荃灣,或會提到「天空之城」、大商場和屏風樓,你對荃灣的印象又從何而來?Stephanie從一月開始進行「遇上荃灣」拍攝計劃,每周過海數次,來這裡尋幽探勝。深居小區內的老屋邨福來邨,最教她著迷。

福來邨被海壩街、路德圍、青山公路和大涌道四條街道包圍,不過無論你從何方入邨,均能看見邨口種著數棵大樹。入邨之後,四周皆是樹影。大樹下設置了椅子,好天在邨內走走,時常會看見老人家在樹蔭聚腳歇息。

她嚮往的社會面貌,原來一直隱活於這一條老邨之中:「像歐洲那樣,一個廣場裏面永遠都有跟大自然和生命有關的東西。例如將一棵樹或者一個噴泉擺中間,人們便好自然圍在側邊,或者坐下聊天,唞吓涼。」即使如今疫情嚴峻,也無阻小社區的連結,老友記還是會在邨中聚頭,閒話家常。

邨內中庭有一個四方舞臺(或稱廣場),屬於公共空間,不時有小孩嬉戲,也有婦女在做運動。屋邨給人舒適的空間感,與擠迫的城市大相逕庭。人性化的生活環境吸引Stephanie駐足,捕捉了一個個人情味的畫面,例如是女孩在舞臺玩耍、爺爺拿著手機,追著正踩單車的孫子拍照、戴著口罩的老婆婆安坐於樹下……

福來邨中庭廣場,為邨內公共空間,Stephanie在這裡守候多時,為了捕捉屋邨溫馨和人性化的景象。(攝影:Stephanie)

她頓時感嘆,香港因資源或空間不足,於是城市規劃計到盡,新式建築物失去社區(community)的感覺,「因為所有東西都要maximize(極大化),所有地都要起到盡。所以這種好悠閒、讓人特登去relax,或者有自己空間的地方,好值得去document(記錄)。」

福來邨一共有九座大廈,首八座於1963至64年落成,最後一座則於1967年落成,為香港屋宇建設委員會所興建。《邨越時光》作者梁瑋鑫於20年間走坊全港公共屋邨,對屋邨富有研究,他指出福來邨屬於當年環境相當好的高級屋邨,同期興建的徒置區近代紛紛被拆卸,福來邨仍保持高質素,時隔五十年還可滿足現代需求。他說,2007至08年政府曾進行屋邨驗樓計劃,當時估計福來邨在十五年內無須翻新,僅於2010年加裝升降機和於外牆鬆油,以邨齡計,此邨今為全港頭十老的現存屋邨。

書法店悠然堂的老闆。(攝影:Stephanie)

梁瑋鑫表示,雖然福來邨四面被嘈雜的大馬路屯圍,但入邨三十秒,行至高座及低座之間的中庭廣場,環境便霎時像隔音般寧靜;而且屋邨老樹林立,連年颱風吹襲,老樹也有機會因倒塌而被砍伐,屋邨老樹能得以保存,實在難能可貴;同時,單位凸出騎樓的設計,從外面看上去的感覺與其他屋邨截然不同,風格更為優雅,線條更美麗。

邨民用米袋製簷篷 屋邨盡見民間智慧

公屋有一個傳統,戶戶把衣衫晾出窗外。為免突然下雨淋濕衣服,或是樓上單位丟下垃圾,不少住戶自製簷篷放在晾衣架上。Stephanie留意到,有的住戶會將幾個「金象牌」香米的袋製成簷篷,有的會用廁紙套,有的會用波浪板,極具民間智慧。「不同家庭有自己的個性,用甚麼物料、布料和植物,透過每一個窗戶,可以看到每一個家庭的特徵。」看到一排住戶都掛著「金象牌」香米袋,不難想像是有人發明此方法,不久便一傳十、十傳百,家傳戶曉,這是屋邨資訊流通特色,但也不禁令人佩服那位發明者。

屋邨有人用金象牌米袋製成簷篷,Stephanie也用米袋曬出照片,再用酒精擦出顏色。

社區小人物 平凡中見不凡

福來邨海壩街方向,有不少地舖立於永嘉樓和永泰樓下,其中一家設計古舊的洗衣場,總教途人停步細看。洗衣店採用舊式五角形洗衣機器,店內擺放了一個養着兩條大魚的水缸,看起來估計已開店多年。

洗衣店。(攝影:Stephanie)

對舊事物充滿好奇的Stephanie主動認識了洗衣店的老闆,談談日常和舊事,方知道小店開業已有數十載。她經常幻想,定時定候到小店洗衣物的街坊,可能會和店員熟絡了。但有時候愈是常見的人、事和物,反而對之愈少關心和認識。「洗衫其實是個很親密的行為,因為會讓別人看見你屋企的東西;但即使每日去同一個洗衣場洗衫,始終會有一個距離。每日經過彼此,但都未必談到自己的故事,或者過去。」

洗衣店老闆與魚兒。(攝影:Stephanie)

Stephanie希望透過這些照片,記錄一些日常,能鼓勵人們主動交流,拉近與身邊事物的距離。「問候『你今日點啊』、或者生意如何。就算傾兩句都好,希望消除距離,或者拉近少少。」她說。

晾衣夾夾着曬出的照片。

冀以照片喚醒港人身份認同 珍惜文化與歷史

中學畢業之後,Stephanie到美國修讀心理學,副修攝影藝術。人在異鄉,心仍在香港,「始終我屋企在這裡,那種親切感沒有其他地方可以代替。」不過,她覺得外國人比起香港人更加珍惜和保育自己地方的文化和歷史。「的確有點可惜,就算香港政府想收回文物做活化,但經過活化的過程,反而失去了以前的感覺。」

世事總隨時日變幻,很多回憶跟着陳舊的事物被時代淘汰,昔日荃灣被稱為工廠之都「小曼切斯特」,變成今天的購物城;建於1980年的荃灣大會堂或將面臨清拆,用作政府「一地多用」發展土地。今天剩下的文化和舊物,難保他朝也會失去。「好多故事要靠口傳,要記錄歷史,希望可以做到少少。都會驚,始終一定會發生,好多事物都會消失,我們只可以盡自己的能力做好少少。」Stephanie慨嘆,「不只想保留一些可能好快會消失的建築物,還想保留一種我們的文化,以及身份認同。」

「Memories pass us like birds that traverse windows of time, Hold on to these swinging branches of the divine.」—— Stephanie

「誰會珍惜,當你還擁有?」在擁有時,談「失去」總是抽象的。去年六月起香港爆發大型社會運動,一些屬於香港的價值,隨著硝煙飄散,Stephanie嚐到失去的感覺。於是,她希望透過攝影,保留屬於香港的價值,守護香港人這個身份。「過去這八個月,大家都有好多情感,對於我們的家,對於我們的未來,會有好多疑問,令我覺得有種urgency(逼切性)去為我們的身份奮鬥。可能用一些靜態少少的方法,希望啟發到人繼續去珍惜自己的家和社區。不要忘記了一些我們以為take for granted(理所當然)的東西。」她說。

《遇上荃灣》第一部曲「鄧詩廷攝影展」

地點:南豐紗廠G/F KoKo Coffee Roasters
展覽日期:3月12 日至5月2日

撰文、攝影:廖俊升
(部分圖片由受訪者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