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今日(7月17日)是王家衛62歲生日,若非武肺肆虐全球,他應該在康城國際電影節為 #花樣年華4k修復版 全球首映開香檳,繼而啓動20週年世界巡展,同時忙於《繁花》開鏡,展開新的電影旅程。
疫情影響之下百業停頓,當中電影業亦深受其害,電影製作幾乎完全停頓,戲院更由昨日起再度關閉七日,對不少電影工作者來說絕對是雪上加霜。
有見及此,商務及經濟發展局日前公佈,政府將透過「電影發展基金」預留約 2.6 億元,增加本地電影製作、培育新進導演和編劇人才,重新起動香港電影業。當中一大重點措施為「薪火相傳計劃」,政府將預留約1億元資助開拍10至12部電影,邀請資深的導演作為監製,夥拍新晉影人開拍本地電影,藉此鼓勵業界提攜後輩。參與第一輪計劃的導演有王家衛、爾冬陞、陳可辛等等,他們將夥拍黃進(《一念無明》)、黃綺琳(《金都》)等新晉導演。
另外,水深火熱中,政府將推出「電影製作融資計劃」放寬措施,提高政府實際融資額,讓投資者優先收回一半投資,以及提早發放政府融資,希望能夠短期內增加本地電影製作,紓緩電影工作者的困境。
其他措施包括推行「劇本孵化計劃」及落實優化「首部劇情電影計劃」,分別希望能夠栽培出更多編劇,以及增加在計劃中獲勝的電影製作團隊之經費。香港電影工作者總會及香港電影導演會亦獲得約 2000 萬的資助,為業界人士提供短期進階專業培訓,提高香港電影人的質素。
近期上映的《叔.叔》、《幻愛》與《金都》三套本土製作,均成為城中熱話。由中年男同志的黃昏之戀、精神病患者與心理輔導員如真似幻的愛情,以至女性面對三十歲婚姻關口的故事,都讓香港觀眾重新看見港產片的可能性。當中《幻愛》首日票房僅得15萬,其後憑着坊間的口碑,現今成績經已破800萬。香港電影,實在是潛力無限。
儘管現今的香港電影市場暫未能夠重現昔日繁榮,但一眾新晉演員、導演及幕後工作人員仍默默耕耘,努力創新題材,提高本地的電影水平,他們的努力絕對不容忽視。政府在經濟上的援助固然重要,我們作為觀眾的支持亦同樣重要。待疫情過後,一起進場支持港產片吧!
最後,祝王導生日快樂,《繁花》不用拍到2046。
撰文:張美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