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得一年前的五月天,本地藝壇將近停擺,外地展覽亦停飛香港,疫情不但隔開了人的距離,也隔開了我們與藝術的距離。闊別一年,大型藝博捲土重來,逛Art Basel時重遇意大利的藝術品,感覺變得陌生。相比大家較熟稔的意大利古典藝術,眼前的一系列當代藝術作品或許是大家過去鮮少了解意大利藝術的另一個面向。

意大利概念藝術家 Giulio Paolini 2021年新作《Scomposizione》

「這是一個香港巴塞爾藝術展中結集八大意大利現代藝術畫廊的聯展《Italians》。」展覽導賞學者Estela Ibáñez-García向文化者導賞時說得欣喜。不難理解,意大利曾經是疫情重災區,民生、經濟,文化藝術也受影響。但處身逆境往往越容易引起新思潮,在這段復原的時間,意大利文化藝術界開始重新審視自身在藝術推廣的定位,也好好反思了何謂「意大利風格」的藝術。

展覽導賞學者 Estela Ibáñez-García

新舊創作的對碰

是次展覽由意大利駐港澳文化處籌辦,處長 Stefano Fossati 策劃,Bulgari 獨家贊助。策展人Fabio Cavallucci將展覽分成幾個部分,簡單劃分不同時代與派別的展品,而他強調這次展覽有別於傳統的方式策展,作品之間也各有異同之處:「展覽巧妙地就個別主題拼湊不同的作品。策展的出發點不期望完整的論述,旨在誘發更多想法和討論。」過往看意大利展覽就如看盡一個藝術家的前世今生,生平的故事和細節也鉅細無遺;而這次展覽就猶如進行了一次藝術腦震蕩,各有特色之餘卻有一種難以言喻的共通點。

意大利駐港澳文化處處長 Stefano Fossati

展覽以大師Giorgio Morandi與Bertozzi & Casoni兩組作品打頭陣,前者展出了他聞名於世並充分展示意大利特質的古典風景靜物畫作;後者則受Morandi啟發所做的二創,用「新陶瓷」創作出兩件陶瓷花,「兩件作品同樣是探討生命,Morandi巧妙地以花朵比喻生命的流逝,而Bertozzi & Casoni就用陶瓷的脆弱反照人生,兩件作品一新一舊相映成趣。」Estela為作品解話,又指Fabio不僅是展示了意大利藝術的多樣性,更多是展現出其和而不同的地方。

對立是意式藝術傳統

「作為意大利人,我們無法埋沒文藝復興和古典時期的痕跡,但又不能否定創新派的新思潮,所以意大利藝術從來是對立的。」Fabio一針見血地道出意大利藝術的特性。正如開端所說,我們較熟悉意大利的古典藝術,譬如早前香港藝術館辦波提切利展覽更叫人翹首跂踵。但若然要更全面看清意大利藝術,自然不能忽略意大利創新的當代藝術。

Estela說這不得不提Arte Povera(貧窮藝術)的代表人物Giovanmi Anselmo的攝影作品。Giovanmi的創作觀就是與傳統唱反調﹐偏偏拋棄了傳統的藝術創作物料,改用『貧窮』的材料創作,最常採用花崗岩為藝術媒介,將岩石作為重量的象徵。在是次展覽中,他的攝影作品《Infinito》表面上是一片壯闊的藍天,一望無際,但事實上卻正正向我們提問在這有限的現實怎能看到無限,藉此以可見的事物使我們看見不可見。

Giovanmi Anselmo攝影作品《Infinito》

另一邊廂也有Elisa Sighicelli的「攝影雕塑」,讓影像與古典雕塑作呼應,觀者會疑惑這一個雕塑、攝影,還是繪畫作品。古典與當代藝術新舊對立與交碰,這就是真正的「意大利風格」?

「在現今這個全球化的社會中,還有討論何謂意大利藝術和風格的意義嗎?是次展覽不在於總結答案,而是引發更多問題的起點。」Fabio擲地有聲。

撰文、攝影、剪接:陳昶達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