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憶會隨時間改變或淡化,因而有了一種被記錄的需要。在城市日夜變遷的時代,重新探尋昔日故事,不僅是為了懷緬,也是為了透過歷史,尋找屬於自身與當下的意義。
風車草劇團於2019年創作舞台劇《回憶的香港》,追索本土集體回憶。本月,此劇以全新內容再度上演,並由原班人馬——包括梁祖堯、湯駿業、邵美君和彭秀慧參與演出,以音樂劇場的形式探討香港昔日的回憶。

重演的可能性與新意義
回憶往往零碎而多元,任何記錄和創作都難以囊括回憶的每一細節,《回憶的香港》亦不例外。談及創作材料之多,梁祖堯馬上坐直笑言,上一次的劇場演出主要着重民生與歷史,由於材料太多,礙於時間和場地所限,很多內容於當時的演出中未能涉獵。這次轉為場地較大的Star Hall,不論從樂隊演奏還是佈景創作上,都為劇作提供了更大的可能性。另外,劇中增添了與廣東歌相關的元素,探討香港流行音樂與生活、歷史的關係。
這次的舞台佈景集合兒時回憶和城市變遷,其中又以後者佔的部分居多。城市變遷與建築密不可分,湯駿業一邊用手比劃,一邊解釋佈景所利用的護土牆設計概念,一群人在牆的頂部築起兒童樂園,舞台上還擺放了小童經常遊玩的沙池、遊戲鐵架,背後則是城市的輪廓,如同在城市不斷建築、拆卸的過程中,一群人依然保持着童真與赤子之心,試圖守護僅存的回憶。
從初演到重演,社會上發生過諸多變故,劇團最初籌備此劇時,未能前瞻到後來會發生的事,純粹是為了尋找自身與這個城市的聯繫,以「Let’s create for fun」為創作宗旨。今年載譽歸來,對於梁祖堯而言,演出的意義已然不同,除了緬懷與享受,劇團更希望將回憶分享給更多觀眾。「真實發生過的事情是不會變的,但觀看回憶的角度卻會改變。回憶對於我們來說,它的色澤和溫度可以變得愈發濃厚和溫暖,也可以愈發薄弱,一旦我們不再理會。」

以城市為主軸 走訪各區編作
《回憶的香港》以編作劇的方式進行,演員與設計師隨本地導賞團Walk in Hong Kong走訪香港各區,將整個旅程積攢下來的感受結合起來,共同參與創作。彭秀慧回想與設計師討論的過程,形容這次劇作屬於片段式的表演,而非連貫的故事。「我們想寫的不是一個人物,而是一個地方。劇中有認真、浪漫、搞笑和癲狂的時候,當中的繽紛都是我們在這個地方曾經歷過的東西。」
創作的人除了四位主演,還有幕後的一群設計師,幕前和幕後人員以不同的眼光觀看舞台,能夠激發與別不同的元素。在一般的劇場創作中,設計師服務一個故事或文本,並以文本為基礎進行二次創作,將之變成畫面。但這次設計師們擔任了主導的角色,將自身經歷和感受化為設計元素,再由幕前創作者在當中的符號上另加自己的詮釋。
「這個過程我們以前沒有經歷過,而且極為有趣。」說此話時,梁祖堯加重了最後幾個字的語氣。「這對於我們的刺激也很大,所以看過上次演出的觀眾,或許會覺得這次演出的性質有別於過去。我們四人既是演員,也是導演,而設計師們也全都是導演。」同樣享受這次創作過程的邵美君則笑謂:「我記憶中最開心的是,大家各拋意見出來,思考要談論甚麼部分。這個共同創作的過程很愉快,亦能自省到很多東西。」
藉昔日故事看當下 四位演員也是導演
演員與設計師隨導遊走訪自身成長的土地,過程中發現或重觀香港舊日的物事,覺得有很多屬於香港人的故事很值得訴說,也值得留給觀眾。湯駿業從中發現:「原來不只是我們這一代經歷了這麼多事情。假如只看〔2019至2021年〕如此短的時間,發生的事好像很貼身、很震憾,但我們訪問過很多長輩,例如在大澳訪問了一個在香港居住了八十年的伯伯,他目睹香港經歷第二次世界大戰、被日軍佔領到重光、六十年代的工會事件等。聽他們說故事,可以供我們借鏡,知道如何面對現在、面對將來。」
走訪過程中,使邵美君印象最深刻的人,是深水埗北河街一個遮檔的叔叔。他除了維修和販賣雨傘,也會以手作物料製作裝飾品懸於店內,吸引顧客,另外還善於書法。「你可以看出,他除了賣雨傘,還會不斷做其他事情、學習其他事情,尋找自己的興趣,是一名民間的藝術家。」湯駿業特別提到深水埗一間擁有四十多年歷史的單車店:「聽着一個店舖在同一地方發展數十年,對於單車這個如此簡單的代步工具,你除了可以聽出她〔單車店老闆〕對自身店舖的熱愛,以及對單車的專門知識外,也可以看到身邊的人如何歷經時代的變遷,影響一個行業。」

回憶的苦樂參半與多元意涵
不論回憶還是舞台作品,都具有多元詮釋的可能,一個好的創作往往不提供確切解答,而是拋出問題,讓觀眾們從中找到自己的答案。「這次的問題其實也很明顯。」梁祖堯頓了頓,琢磨接下來要吐出的話:「就是回憶對於香港的重要性是甚麼?我們是否還需要回憶?回憶的用意為何?至於答案是甚麼,就交給觀眾自己回答。」
被問及劇中內容的甜苦比例,彭秀慧卻陷入了片刻的猶疑,因她認為觀眾通過此劇產生的感受並不單一,當中甜苦皆有。可是她繼而補充:「不論甜苦、不論你接收到的是甚麼,只要你生活在香港,都應該會喜歡這個演出。正正因為它有甜有苦,所以最後會產出一種新的感受,令你從劇場走出來時,能夠用另一雙眼睛觀看香港。」
這套音樂劇場不只意在懷緬,更在於探討回憶的用意,觀眾看畢演出後,將帶着不同的感受離場。「如果是有一定經歷或年紀的觀眾觀看這套劇,可能會有所感慨,畢竟劇中訴說的時間已過了很久。」湯駿業緩緩續道:「但對年輕觀眾而言,這會成為一種對過去香港的發現:『原來香港曾經是這樣的』。可是當你回望,此刻你身處的香港,在若干年後就會成為你的回憶。」

《回憶的香港》音樂劇場
演出日期:2021年10月6至10日
地點:九龍灣國際展貿中心匯星 Star Hall
撰文:鄭思珩
攝影:余靖、陳昶達
剪接:余靖
Hair:Jo Lam & Jaden R @ Salon Trinity
Make up:Deep Choi @ deepmakeup, Jazzy & Iris Luk
Styling:Yee Li @ Soulmeen
Wardrobe:
on Joey & Edmond: HOMME PLISSÉ ISSEY MIYAKE, WIDETOP INTERNATIONAL LIMITED
on Kwan: MARINA RINALDI
on Kearen: MAX MARA
Venue: JAS Party&Studi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