唯一不變就是改變,歷久常新的好設計可以改變行為,更能賦予人們改變社會、甚至世界的力量。有見及此,即將踏入二十周年的香港設計中心,希望回歸設計的根本,在新時代、新環境下重新探索設計的可能性。
撇除誤解 重新認識設計
香港設計中心今年已是第四年舉辦設計營商周城區活動(下稱城區活動) ,本年度的城區活動特別以「二十而立:深思‧煥然‧一新」為主題。回顧首辦城區活動的起源,香港設計中心主席嚴志明教授解釋:「香港設計中心不希望只限於年尾會展舉行的設計營商周中宣揚設計理念,所以舉辦其社區延伸──城區活動務求連繫不同品牌、企業以至整個城市,讓大眾可以從不同角度認識設計。 」香港設計中心今年的城區活動更推出新計劃「設計好改變」(Design !n Action),一方面希望利用設計理念影響商業模式,另一方面培育新世代。

設計源於同理
「對我來說,設計思維較重要的一點是同理心,我們應該要從持分者的角度去思考問題所在。」嚴教授以西九文化區公園的設計作例,「公園的原意是為市民提供一個舒適的空間,他們可以在裏面自由地嬉戲、放飛碟、散步或休息,但社區中部分公園卻限制多多,因為從管理公園的角度出發總有種種考量。」相比之下,嚴教授認為西九文化區的公園更 user-friendly,裏面的「Freespace」更吸引,因為市民可以自由地在草地上活動,設計上更符合男女老幼的需要。
設計小至影響一件產品的功能,大至整個社會、企業或政府的政策。「設計好改變」中的「變」不只是個人,更需要將這改變滲透至不同機構與企業。今次城區活動強調創造共享價值(creating shared value), 機構與企業在市場上創造經濟價值,同時可以創造社會價值。嚴教授表示設計的思維並不只是設計師專屬,這種思維可以應用於設計商業模式上,有效地分配最少的資源成就共享效益。
Less is More 燈光的設計
除了宣揚創造共享價值,城區活動更致力推廣可持續發展的設計理念。「HK!設計開放日」其中一間參與公司 ─ 關永權燈光設計公司則是靈活運用設計達至可持續發展的佼佼者。關永權(Tino Kwan)早於1979年創立自己品牌,在成立公司的初期,Tino就發現街上的燈光繁多而雜亂無章,造成浪費。有見及此,他就定立了往後設計燈光的座右銘 「運用最少的燈光做出最理想的燈光效果」,這種less is more 的信念塑造出他簡樸而典雅的設計風格,亦同時符合現今社會追求環保設計的大趨勢。「燈光設計不是將天花放滿燈具就完工,每一盞燈都有其效果,不容浪費。初擬燈光佈置圖後,我會逐個區域考慮每一盞燈的折射與不同建築材料的特性,哪裏需要更多光源就加,哪裏不需要就減。」Tino重申,要達到理想效果,不是靠昂貴的燈具,而是靠貫徹的設計。


(相片來源: CityProg BODW)

CityProg BODW)
燈光不只作照明之用,它更是一件改造空間感覺的工具。利用燈光與物料,燈光設計師在已有的建築空間裏營造出更闊落、更舒適的空間。當談論到光的重要性,Tino娓娓道來:「燈光就如魔法,它足以改變每個人的生活方式,甚至生活水平。」這些魔法般的燈光設計一直潛藏在日常生活的建築裏。所以今次「HK!設計開放日」Tino會帶領一眾學生參觀他與香港知名室內設計師梁志天、日本知名建築及室內設計師隈研吾的合作項目── 竹日本料理餐廳Ta-Ke,Tino除了想讓學生見識兩位國際級設計師的功力,亦希望參與學生能親身體會燈光如何營造用餐環境的文化氛圍與個性,從而提升用餐體驗。

CityProg BODW)
好的設計往往深藏不露,卻默默地滿足市民大眾的生活需要。但正如嚴教授所說,好的設計並非設計師的專利,設計是一種思維模式,每人皆能具備。只要創意地運用這種思維,各行各業都能在自己的領域做到好設計。

《設計營商周城區活動 BODW CityProg》
Website:www.bodwcityprog.com
Facebook:https://www.facebook.com/bodwcityprogramme
Instagram:https://www.instagram.com/bodw.citypro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