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姆斯特丹國家博物館(Rijksmuseum)的研究團隊近日在歐洲著名畫作《夜巡》(De Nachtwacht)裏發現荷蘭大師級畫家林布蘭Rembrandt的草圖。自1642年這幅名畫誕生以來,這是首次發現大師藏於畫布裏的草圖。

《夜巡》(De Nachtwacht)

這幅12尺高的巨型畫作在歷史上可謂最偉大的油畫之一,不少荷蘭人民更視它為神聖之物,慕名朝聖。《夜巡》本是Rembrandt當年受阿姆斯特丹民兵隊委托的畫作,由於畫家的風格鮮明而且技巧超然,畫作才得以源遠流長。

Rembrandt出名善用暗淡的顏料製造光與暗的神韻,不只是簡單地描繪現實場景的光影,也利用柔和的光暗轉換牽引觀者的眼球,觀眾接受《夜巡》光影的洗禮,不難不被撼動。

但比起光影,《夜巡》最具代表性之處,莫過於亂中有序的構圖,Rembrandt一改以往肖像畫順序排列、並列的慣例,沿用歷史畫、宗教畫劇劇化的方式來繪畫《夜巡》。其複雜縝密的構圖令研究團隊兩年半來一直假設《夜巡》 是Rembrandt起稿後才落筆,如今利用先進的掃描技術為畫作掃出一份「鈣質圖」(Calcium map),這個假設終於得以證實。


Nicolaes Eliasz. Pickenoy (1591 – 1653), Banquet of civic guardsmen from the company of captain Jacob Backer and lieutenant Jacob Rogh, 1632, collection Amsterdam Museum (一般的群眾肖像畫)
《夜巡》「鈣質圖」

畫家是利是用高含粉量的粉筆在畫布上起稿,而粉筆主要成分為碳酸鈣,所以即使草圖被一層層的厚塗顏料覆蓋,但透過掃描技術找到鈣質的痕跡,就自然找到這隱藏數百年的草圖。

大家可以在草圖看見大師級畫作的雛形,簡單的直線和曲線勾出畫裏建築的結構,而對比原畫,某些人物的裝束似乎被臨時改動,這些初步的素描最後都被厚厚的顏料一一蓋過。

但可能讀者會問,能看到這草圖重要嗎?阿姆斯特丹國家博物館館長曾如此回應:「well,它給予觀眾一個機會站在大師Rembrandt 旁,窺探他創作《夜巡》的過程。」而這草圖亦令原畫更有溫度,為這殿堂級的名作增添多一份意義。

Rembrandt 自畫像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