試觀察一下自己的書枱,那是整齊還是混亂?枱的作用不只是承載不同的物品,還能盛載一個理念,甚至成為一個表演舞台。面積不大的展場裏,放了四張各有特色的枱,每張枱由兩位背景不同的藝術家負責,在這次的演出節目中,他們將會「搭枱」,向觀眾以演談的方式探索不同的議題。

《搭枱》策展人。左起:黎蘊賢(Orlean)、賴閃芳(閃閃)及黃大徽(Dick)

「《搭枱》來自英文中的『Table of Contents』,意思是書本的目錄。」策展人之一的黎蘊賢(Orlean)由這個概念開始構思,把當中的「Table」化作實體的桌子,讓不同範疇的專業人士及藝術家就他們想展示的題目,將不同材質的枱化作表演的舞台。她續說:「四種枱以四種不同的物料所造,配合演講內容,將內容和枱的概念合拼起來呈現。」Orlean指出這次除了以演談節目的方式呈現,還會有一個實體的展覽。「一張枱實際上如何能協助兩位藝術家們呈現、盛載他們的概念是很重要的。」另一位策展人賴閃芳(閃閃)則希望,不同範疇的專業人士和劇場藝術家可以進行專業知識上的交流,同時亦能保留節目的表演性。

「演談」在香港不如外國那樣流行,第三位策展人黃大徽(Dick)在策展前帶來了一些與演談、表演性和知識有關的練習,與Orlean及閃閃進一步探討、釐清當中的概念,從而與藝術家們進行更順暢的溝通。Dick十分好奇觀眾會如何理解這種較新穎的演出方式:「劇場元素融入另一個界別時會產生不同的可能性,當中的未知數,能夠令整個計劃更有趣。」《搭枱的》藝術家各自帶來自身的經驗,在同一張枱上轉化出多元的內容,為觀眾留下更多的想像空間。

災難當前藝術何價?

〈仿鴨與掩蓋〉作者。左:黃麗茵(Cam) 右:黃俊達(Ata)

木枱上放滿一個個行李,把繩網揭開,枱底下有微弱的燈光及一個收音機,這是黃俊達(Ata)及黃麗茵(Cam)的「防核塵埃庇護罩」,隨着警報解除,感到安全後他們便緩緩離開木枱,走近觀眾。

Ata是一名劇場導演,Cam則是一名西廚及視覺藝術家,他們運用自身的專業,構想出這齣〈仿鴨與掩蓋〉演談。其名稱來自英文「Duck and Cover」,這句話源於世界大戰後,美軍教導民眾遇到原子彈爆炸時,便要像鴨子一樣蹲下,用手包裹着自己,防止吸入過多的核輻射及塵埃。Ata 及Cam除了教育大眾有關危急應對的知識,還從「仿鴨與掩蓋」這個名稱獲得煮食的靈感,向觀眾示範危急當前,如何煮出既能取得溫飽,也能保留飲食質素的一道菜。

「危急時不用明火煮食,『Duck and Cover』就是蘋果木煙燻鴨胸他他。」Cam在現場大展廚師技法,連同Ata這位小助手,現場由一個舞台表演轉眼間變成了煮食節目。枱面上放置一樽樽的調味、專業的刀具、家居罕見的煙燻機。災難時能否保持閒情逸致?香港人大多追求現實主義,危急關頭要又平又快,顧得了生存顧不了生活。

又還是,我們在困難前可以轉換另一種心態?這個煮食環節其實是Ata和Cam對這兩年的疫情回應,這兩年間大家被困在香港,無處可用的「旅行儲備金」只好用來作在地投資:高級餐廳、進口食品店、甚至幾百元一盒外賣,結帳時都毫不吝嗇。到底在久久未見終點的疫症之下,我們應該如何過活?食物對於我們來說又是甚麼?在災難跟前,藝術又該被置於甚麼位置?

Ata和Cam的演談帶着黑色幽默的語調,以超現實的手法教導大家「面對」災難。「一隻碟、主菜擺位、醬汁,這些都像是一幅畫。」Ata認為即使在災難面前,都不可能沒有藝術,要給自己一個希望,保持正面的態度,「就算只剩麵包和水,我們會怎樣珍惜?」他認為我們對自己一言一動的反思,都可以晉身至藝術思考的層面。Cam放下西廚的一面,以視覺藝術家角度回應:「就算藝術如今被煞停,我們的心靈仍然需要藝術。」

劇場VS 泳池:相異時空裏尋共同的流動

〈時.間.流〉作者:潘詩韻(Janice)

一個劇本,在時空局限中鋪墊起承轉合;一個泳池,亦需在限定的空間裏拍浮。兩個截然不同的女人有着相異的時間和空間觀念,放在一起會產生甚麼火花?由編劇及劇場構作潘詩韻(Janice)及運動員黃詩懿(詩懿)組成的「女子組合」演談〈時.間.流〉,探究時間及空間的流動。韻律泳比賽需在標準空間的限制下實時進行,劇場創作卻可跨越時空,沒有限制。組「女團」求合拍,然而她們乍看之下,卻好像沒有太多相似的地方。

「我從來不做運動,看見詩懿示範她平時的訓練動作,我完全做不到。」被違反人體結構的動作所嚇窒的Janice,之前甚少和劇場以外的人合作,生活和工作環境有別,使她與詩懿難有共通語言,要比平時花更長的時間去溝通和理解對方。同時詩懿又感嘆Janice的寫作速度,大家的強弱項正正相反,但在演出時並沒有相形見拙,反而是互補不足。

Janice在演談時首先以腦圖介紹編劇及劇場構作的思考程序,一張張手寫關鍵字寫在便利貼並張貼在牆上,說到人物時,詩懿開始介紹自己,仿如一個劇場人物,在Janice的腦海中影像化地呈現,而詩懿則透過Janice的思考脈絡,一步步把自身的故事融進韻律泳的動作,鋪展在觀眾眼前。在同一空間中,兩人起初彷彿與對方隔絕,只是獨自與觀眾對話,但她們每一個行動其實都推動着對方的演談,互相呼應。終於二人打破無形的空間障礙,Janice對詩懿直接提問,兩人共同在「泳池」把答案寫在便利貼後,將之拋下水中,Janice亦與詩懿共同「下水」,彼此的專業在此時交融展現。

「兩個人的溝通對話,是這個表演最重要的元素。」在這幾個月來,Janice一直與詩懿相互提問,但求找到大家的共通點,鞏固作品的結構。隨着溝通漸多,兩人不論對於對方或是作品的想像都更形清晰,內容亦越見豐富,將整個表演由二人搭枱,昇華成互為一體的局面。

賽馬會藝壇新勢力壓軸節目《搭枱》

因應政府最新公布收緊防疫措施,原定於2022年1月8日至29日舉行之壓軸節目《搭枱》展覽及「演談」經已取消,並改為網上進行。

頻道:JCNAP Facebook/YouTube
節目詳情:https://www.newartspower.hk/event/tableofcontents/
演談重溫: https://bit.ly/3tQjqNt

此節目為「賽馬會藝壇新勢力2021/2022」之節目。藝術節詳情可參閱官方網頁www.newartspower.hk。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