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在M+工作,使我這十年對香港或者對東南亞某一個領域的了解累積得非常快速,等於是每天都在學習……一輩子大概只有一次這樣的機會。」

—— 馬唯中

身為台灣前總統馬英九長女的馬唯中,雖然成長於政治世家,卻選擇在博物館發展自己的藝術事業。在香港居住近十年,馬唯中用了八年半的時間,在M+博物館中擔任水墨策展人,期間換過三次辦公室,眼看博物館由爛地到落成,去年底終於開放參觀(無奈開了不夠兩個月便因疫情一直閉館)。她選擇在促成趙無極家人的大型捐贈後,在此時退場,遠赴地球另一端的紐約大都會藝術博物館(The Metropolitan Museum of Art)升現當代藝術部亞洲藝術副策展人。

各帶專長聚首M+ 馬唯中:「每天都在學習」

馬唯中在台北成長,但自高中畢業後,她整個求學、就職的過程都處身海外,先後到哈佛大學、紐約大學、加州大學聖地亞哥分校就讀,近年則在香港參與M+的策展統籌工作。被問及長年離開家鄉是否出於父親的名氣過大造成包袱?馬唯中說,自己的經歷其實自然而生:「以我的專業來說,我覺得我在台灣之外,也可以幫台灣的機構或者藝術家做一些少少的工作吧,所以應該不限於我人在哪裏。」

至於在M+工作,馬唯中則形容是出於緣分,由於她的博士研究圍繞台灣戰後的抽象藝術,而該批藝術家都以傳統水墨作為訓練的基礎,從這個基礎上尋找國際化的可能,她認為這跟整個水墨發展史的脈絡相近,甚至可歸為其中一部分。這樣的學術研究背景與M+當時需求的領域相符,因此引起了馬唯中對此職位的興趣,自2013年10月起擔任水墨策展人,在現當代水墨的論述框架下主持研究與收藏的工作,是M+開館策展團隊的核心成員。

西九的M+被喻為是熱廚房中的熱廚房,但馬唯中不以為然,只笑言前後換過三次辦公室,但她還不算M+資歷最深的員工。她認為在這裏工作最難忘的,在於一批來自世界各地的同事聚在一起,各貢獻自己所長,共同為一件很美好的事情去努力。「我覺得這一點是在博物館這個行業裏面來說是蠻特別的,很少會有人有這樣的機會,或者是體驗。」策展團隊從一開始已建立了無形的共識,無需就亞洲藝術、建築與歷史的重要性多作討論,而馬唯中認為這一點在其他地方的博物館裏並非是那樣理所當然。

她又讚揚同事們的博學,令她獲益良多。「我來香港十年,常覺得因為在M+工作,聽了這麼多同事對於建築、設計歷史或是其他領域上的研究,使我這十年對香港或者對東南亞某一個領域的了解累積得非常快速,等於是每天都在學習,這個是很難得的。這就是在博物館工作的優勢吧,就是每天都有學不完的東西。有了那樣的經驗,我覺得居住這個城市裏,好像也對身旁的建築物或者是街道有了更深的體會。這或許是一般定居香港的人難以這麼快體驗到的,所以我覺得很感恩。」

在現當代視野探討傳統藝術

在M+工作這幾年,馬唯中參與多個展覽的籌劃,包括2017年的「似重若輕:M+水墨藏品」、概覽1950年代至今視覺藝術藏品的展覽「個體.源流.表現」,以及大型書法展「M+委約新作:董陽孜」。同時她亦擔任《M+ 館藏選粹》主編之一,在這裏工作八年半,這是一本讓她感到非常值得高興的書刊。馬唯中認為像「水墨策展人」這樣的職位很特殊,全世界甚少博物館設有這個職位,能讓她以超越國界與藝術領域的觀點詮釋水墨,思考這種傳統美學在現當代藝術圈的延續、繼承與突破。

2017年「似重若輕:M+水墨藏品」展覽。最左為馬唯中、右三為現代水墨畫家劉國松、最右為M+博物館館長華安雅(Suhanya Raffel)

在策劃「似重若輕」展覽時,她以輕重關係探討水墨的筆觸與歷史,反映水墨在第二次世界大戰後六十年來的變化。跳出傳統框架,展中一些作品有別於大眾對水墨的理解,例如中國藝術家馮鍾睿的作品《二〇一四之十七》全沒採用筆墨,其佛教意趣卻與水墨相通。在馬唯中眼裏,水墨不止限於亞洲地區,亦是一種回應傳統書法與水墨畫的現當代視覺藝術。

馬唯中將於4月與丈夫和兒子從香港這大都會搬到大蘋果紐約另一個大都會,更真在「大都會」任職,擔任該館的現當代亞洲藝術專家,參與現當代藝術部收藏、詮釋及展示藏品、策劃展覽和相關項目的工作。從水墨走向現當代藝術,範圍看似更為寬廣,但她認為自身在M+建立的工作基礎,亦有助她在未來的崗位上繼續發揮。

「那其實是一個蠻特殊的位置,就是在這個現當代藝術的框架裏面看亞洲藝術的發揮,同時亦與亞洲部門比較以古藝術來思考的這種方法有所聯繫,所以我覺得會有有趣的對話產生。」大都會藝術博物館Marina Kellen French的館長Max Hollein日前宣布馬唯中的任命時說道:「我們非常高興地歡迎馬唯中加入大都會藝術博物館。她在當代亞洲藝術領域深厚的策展經歷和水墨方面跨國界的專業知識將幫助我們拓展藏品系列,推動跨部門合作,並促進古典和當代藝術之間的新連結。」

由香港走到紐約,馬唯中對於水墨以至現當代藝術一直懷有國際化的視野。在M+工作期間,她意識到香港具有濃厚的國際化眼光,在華語地區中尤其提供了其他地方所不及的視野,「所以M+是非香港莫屬的,這一點是我們一直以來的優勢,也是我們一直以來在思考上覺得理所當然的。」她坦言離開M+的時候不免掙扎,因這十年來不管在職業上或是情感上都建立了一定的深度,而目睹博物館從零開始到落成,對她來說更是「一輩子大概只有一次」的機遇。

「到大都會博物館也許是另外一種經驗吧,該館已有超過150年的歷史,對我或許也是另一種磨練。我自己想了很多,不管我在哪裏,其實都在為亞洲的藝術家與藝術史貢獻我少少的力量。到了紐約去,我負責的範圍是亞洲藝術,比水墨稍微寬廣一些,但也包含水墨在其中,所以能夠將我們在M+想像或是規劃的許多東西,帶給另外一群觀眾、另外一個機構,這其實也是件好事吧,對亞洲的藝術家或者是藝術史來講。」

歐美語境下的亞洲藝術

馬唯中對博物館工作的興趣,原來在大學時期的戲劇活動中已逐漸萌芽,當時擔任後台工作的她主要負負行政與籌劃的工作,認為戲劇表演中一群人各帶藝術專長,並懷着共同想法和認同感合作起來做一件事情,這樣的特質與籌備展覽很類似。加上她本身喜歡到訪博物館,又曾在大學時期修讀與藝術史相關的課程,自覺適合在博物館中發展事業,於是在大學畢業以後,馬唯中便開始到博物館工作,同時修讀博物館研究碩士,隨後更到了蔡國強的工作室工作了四年。

蔡國強出生於中國福建,旅居美國紐約和紐澤西創作,尤以爆破煙火藝術知名,由此引伸出對東西藝術界限的思考,是最具國際聲譽與地位的華人藝術家之一。馬唯中認為這位藝術家的特別之處除了在於他以華人身份居於紐約外,亦在於他沒有代理的畫廊,因此所有工作都經由工作室處理,直接與博物館合作。那四年的工作經驗為馬唯中帶來難得的訓練,隨着蔡國強的展覽活動,她得以到多個國家的博物館裏工作、見識。

「我在美國生活多年,然後又跟一位華人藝術家工作,在歐美的語境下工作很久,我想要知道兩個語境在甚麼時候能有一個比較密切的溝通,而藝術家本身的思考,以致國際化的思考又是甚麼時候開始的。」於是她到了加州大學聖地亞哥分校修讀藝術史、理論與評論的博士學位,以戰後台灣的抽象畫作為主要的研究對象。

而馬唯中與大都會博物館的緣分,則從2006年便已建立,當時她替蔡國強工作的時候,曾參與他在大都會博物館一個屋頂花園的個展,那是她第一次在觀眾的身份以外,對這座博物館有進一步的了解。「蔡國強先生當時是第一位華人或亞洲藝術家,受大都會博物館的邀請在屋頂上進行創作,所以對我來說,這也是一個奇特的緣分吧,能夠有榮幸去那裏擔任他們的策展人。」馬唯中在美國就學、工作的這種種經驗,培養出她觀看藝術時獨有的國際視野,而蔡國強對她的影響尤深,使她更專注在歐美語境下對亞洲藝術進行探索。

在美國與香港兩個地理上的極端之間來回,馬唯中認為大都會博物館過去十年到十五年,一直致力發展當代藝術的範疇,亦常與其他西方機構合作舉辦巡迴展覽,因此她表示,將來如有機會亦希望促成大都會與M+之間的合作:「不管怎麼樣,各個領域之間的溝通,或是各個機構之間的溝通,其實是大家都樂見的。」即使離任在即,馬唯中覺得自己仍不會跟M+脫節,因為從網絡上已能輕易看到各式各樣的活動,同時她亦期待之後回來繼續觀看M+的展覽與活動,正如她所說:「開幕只是開始,而不是結束。」

採訪:鄭天儀
撰文:鄭思珩

圖片來源:Wing Shya (Courtesy of M+, Hong Ko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