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屆威尼斯電影節》現場,梁朝偉從大導演李安手上接過金獅奬狀,那是華人演員第一人,過往香港得到此最高榮譽的,是吳宇森和許鞍華。鏡頭前他雙眼不再發電而是潸淚,用英文向全世界哭着說:「我慶幸在香港長大⋯⋯」比任何高官、旅發局扭盡六壬宣傳香港,更有鏗鏘感染力。
李安致辭時形容:「任何電影都會因梁朝偉的參與而得到提升。從我的經驗來看,他是導演的夢想。」(any movie can be elevated simply by his presence. Speaking from my personal experience, Tony is a director’s dream.)梁朝偉感謝太太劉嘉玲之餘,更感謝香港電影的栽培,「我要把這個獎與41年來與我合作的所有人們分享,並把它獻給香港電影。」
的確,無論是《癲佬正傳》的狗仔、《悲情城市》的林文清、《重慶森林》的警員663、《東邪西毒》的盲武士、《春光乍洩》的黎耀輝、《花樣年華》的周慕雲、《無間道》的陳永仁、《色.戒》的易先生,還是《一代宗師》的葉問,梁朝偉都是如此爐火純靑、遊刃有餘,像李安所說:「是能夠將最好和最壞的一面都帶出來的演員。」
啞巴朝偉演繹時代不仁
台灣導演侯孝賢比王家衛更慧眼識英雄,當年梁朝偉還是清澀的新演員時,他已一手把他摻進台灣史詩式傷痕電影《悲情城市》中。他不懂台語,侯導索性把三弟林文清角色改為啞巴,讓梁朝偉更能象徵性演繹出電影的主題:時代不仁,呈現有口難言的悲情。
但有意無意發掘梁朝偉的天賦,是被他形容為「最佳損友也是最佳好友」的周星馳。二人早在入行前已認識,生於破碎家庭的梁朝偉15歲輟學,當過報童和電器推銷員,當年星爺邀請梁朝偉陪一起報考TVB藝員訓練班,結果星爺反而落第,陪考的梁朝偉卻考上了。
2015年,梁朝偉於文章《聽見流星的聲音》寫道:「多虧一位老友,那段時間一直給我洗腦,每天給我畫各種光怪陸離的藍圖,勸我放棄工作和他一起去考藝員訓練班。我最後被他說服,於是邁出了那一步。我很感謝那位老友,但我媽當時很生氣,因為她覺得這個叫周星馳的傢伙害她兒子辭掉了穩定的工作,去上什麼前途未卜的培訓班,我至今都記得她當時對我說的那句話:『衰仔!一塊錢我都不會給你!』」這位母親應該意想不到她口中那衰仔的前途走向會是如此吧?
周星馳可算是梁朝偉最最最早的伯樂。
李安更在台上褒揚梁朝偉那雙無出其右的「電眼」,直指:「他可以用一個眼神傳達出比許多演員用整段獨白還要多的信息,他的靈魂能夠引領你進入夢想和想像的世界。」(He can say more in one look than many actors can with a full monologue.That’s a soul that can entice you to dream and imagine through him.)
王家衛:他雙眼能傳達一切
與梁朝偉合作無間的導演王家衛也證實過:「梁朝偉無需語言,靠眼睛便能傳達一切。」電影《傷城》(2006)的導演甚至曾要求梁朝偉戴上眼鏡,讓觀眾能夠專注他眼神以外的演技。
梁朝偉一直都是王家衛的御用男主角,在王式經典之中,梁朝偉留下了愛情的感悟,也總能令觀眾深深的悸動,締造了《阿飛正傳》、《春光乍洩》、《花樣年華》、《2046》到《一代宗師》精彩的光影傑作。像李安所言:「他越深入角色,越能誘使你追求更多,這同時也需要你付出一部分自己。」
提到完美主義的王家衛,梁朝偉曾於節目中講到眼濕濕,指對方會讓他懷疑自己:「王家衛導演,電影拍了3年那種,我說『阿』跟『唉』有甚麼分別?難道我不會演戲嗎?」
記得剛好十年前因為《一代宗師》專訪過梁朝偉,演繹了無數沉鬱角色的他,強調自己一向樂觀、快樂,在拍《聽風者》時,更開始構思往後如何以正面的電影令人覺得温暖,重燃對生命的希望:「拍王家衛的戲辛苦,但葉問令我每日都好自信。」他當時說。
如果沒能做好一個人,再好演技的影帝也是枉活。
李安還透露了一件呈現梁朝偉本性的事。在他執導《色.戒》的拍攝現場,有一天因為一個情感戲份,他陷入了崩潰之中。「梁朝偉走到我身邊,輕輕拍了拍我的肩膀,低聲對我說:『導演,我們展露色相,你展露的是其他,你要好好保重自己。(we expose skin. You expose something else. You have to take care of yourself.)」李安指導演往往被認為在幫助演員,但有時情況正好相反,梁朝偉的誠心關顧給了他力量。
這一席話,讓我想到《春光乍洩》拍攝期間,張國榮在阿根廷感染阿米巴變形蟲瀉得站也站不穩,一度絕望到要寫遺書。梁朝偉親自照顧他,為他煲粥餵粥,且體貼地牽著病後體弱的張國榮拍跳探戈的一場經典鏡頭,那是超越何寶榮與黎耀輝的感情。梁朝偉就是如此外冷內熱,他關顧身邊的每一員、一花一草。
「我最沉迷仍是拍電影」
十年前,梁朝偉剛「入五」,他跟我說自己有許多嗜好,「我最沉迷仍是拍電影。」結果這十年他再創高峰。當年我問其半百感言,他坦言:「五十歲人生去了另一個階段,參透了命理。無論人生觀與價值觀都在變化,過去發生不好的事情,我可能會從比較消極的方面去看待,但現在知道了,看事情的角度可以改變,連所追求的都與過往不同,摸索前路,我會選擇樂觀。」
影帝平生最真誠的演繹,是此刻台上落淚說:「我慶幸在香港長大⋯⋯」其實是,香港更慶幸有梁朝偉。
撰文:鄭天儀
||如果喜歡我們的內容,請把The Culturist專頁選擇為「搶先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