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當中美貿易爭端不斷升温,美國《紐約客》(NewYorker)於4月13日刊登一篇名為《金庸的武俠故事与政治隱喻》(The Gripping Stories, and Political allegories, of China’s best-selling author)的文章,重提金庸游走文壇江湖的經歷,並談他作品的政治意涵。
《紐約客》作者Nick Frisch以「哈利波特」加「星戰」的流行總和,來比喻 #金庸 在華文世界的江湖地位,復以他20世紀50年代報紙連載武俠小說開始,將幻想故事交織融匯中國歷史,開創獨特文風,一紙風行。
馬雲是骨灰級庸粉
今年94歲、原名查良鏞的金庸,是當世最暢銷的作家之一,而且其武俠作品多年來不斷被改編成電視、電影、漫畫甚至遊戲等,不同年代人由不同人演活郭靖、黃蓉、小龍女。阿里巴巴總裁 #馬雲 就自稱是「骨灰級庸粉」,曾把偶像金庸融為公司的企業精神,見工時不看履歷而問應徵者讀不讀金庸,甚至要求每個員工都選擇一位金庸筆下的人物來代表自己的性格。馬雲本尊就認定《笑傲江湖》裏的風清揚為其最愛角色,因風清揚與他也是個老師。
《紐約客》提到,金庸先祖曾因給皇帝呈了一副內容錯選的對聯(poorly chosen poetic couplet)被斬首。兩百年後,日軍侵華時,金庸一家顛沛流離,母親四積勞成疾死,1949年金庸的父親被標籤為「階級敵人」而被處死和抄家,金庸因逃到香港得以安然,從事編劇、影評人和記者工作,1955年他開始寫連載武俠小說。
神龍教=共產黨?
文章提到,幾十年來金庸都否認自己的文章是在暗諷政治,但讀者仍然可在金庸小說作品中找到蛛絲馬跡。Nick Frisch提到四年前曾詢問金庸作品的政治含意,「他出奇地承認了。我並提到其最後一部小說《鹿鼎記》中的一個人物神龍教教主洪安通(鹿鼎記裡武功第一的最強高手)。金庸回:是的,神龍教確實是在說共產黨。金庸還承認他最後幾部小說,確是暗喻文化大革命一些事件。」
Nick Frisch又說,金庸寫於1950年尾的《射雕英雄傳》,是借南宋抵抗金國與蒙古兩大強敵的鬥爭的故事,講共產黨當權後帶來的創傷。
文章是結尾這樣寫:金庸那一代同樣面對類似的挑戰:究竟是留在北方被招安還是作愛國難民逃到南方?《射雕英雄傳》雖是一部武俠小說,卻以中國人對歷史隱喻的「鏡子」作比喻,以古鑑今。
NewYorker 原文:https://www.newyorker.com/…/the-gripping-stories-and-politi…
Copyright © 2018 The Culturist.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權所有 不得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