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畫家 楊東龍

做完訪問同我說:「今天訪問我答的內容是廢的。」楊東龍絕對是我生命中的第一人。

他用「廢」去形容自己說過的話,用「有意思」去形容自己的畫。這是畫家的自信,同時也是一盞天然的聚光燈,讓人自然聚焦在他作品之上。

楊東龍在香港畫圈約40年,一直不太喜歡和畫廊合作,說白了就是「一生不羈放縱愛自由」。在今天,畫廊發展成完整藝術生態圈的一環,對藝術品有自己一套評鑑方法,於楊東龍而言就是一個金剛圈,是限制藝術家創作的緊箍咒,但卻是暫時無法改變的。

我自求我道

回望過去,在1980年代楊東龍曾經和畫廊合作大約兩年,但無法單靠賣畫維生,他終止了合作關係,改為找了一些freelance工作,例如替廣告繪畫壁畫背景,然後在工餘時畫畫創作,他也畫過數年行貨畫維生,反正就是離畫畫不太遠。

「畫畫」二字楊東龍這樣形容:「畫畫除了是身體動作的描述,亦是重新整理自己當下思緒的過程,到底自己在做甚麼。」

楊東龍創作的過程是這樣的,例如他看到一個人想畫一張關於他的畫,會先起數張草稿設計一下他的形態,然後又會畫一些草稿設計他和空間的關係,並陸續加入自己的想像,之後便會尋找分割畫面的可能性以及分割的意思。在他眼中,一個畫面呈現的是最後的結果,之後便不再改動,不過作畫過程中的改變我應為是很有意思的。

楊東龍的繪畫草圖

他很清楚自己喜歡畫畫的原因:「因為繪畫能呈現多種不同的狀態。」

第一是記錄,藉作品上的筆觸可以知道畫家繪畫當時的動作,他舉例:「在畫紙上畫草圖和在畫布上繪畫,身體動作已是截然不同,又例如一筆一筆描畫一條線和一氣呵成畫一條線,在畫上都能呈現出來。」第二是看畫,畫的大小對觀感影響很大,小的作品觀者很容易將它化成圖像去理解;而大型畫作就不再只是圖像,觀者看畫的距離和角度都更寬廣,身體參與觀看的作用亦有所增加,加上顏料的厚度和筆觸更容易看到,令觀者和作品有更多的互動以及思考空間,所以楊東龍亦偏愛創作大畫。

楊東龍畫室放滿大小不一的作品

他眼中繪畫就是他創作的途徑,而他亦把畫畫和創作分的清清楚楚:「已有的作品將它再做出來不叫創作,創作時我要想的是這件作品和過去數百年的畫有何不同,一但創造出不同,亦要接受當下人們未必能了解,這也是一個很自然的問題。」

楊東龍在1980年代的創作大多都已經遺失了,遺失原因並非是賣了,而是因為沒有存放的空間而丟了。2003年,當時香港的經濟環境太差,楊東龍必須找一份全職工作才能維生,便從事了髹漆工作。2010年可謂楊東龍一生重要的轉捩點,他因健康問題無法繼續原來髹漆的工作,不過塞翁失馬焉知非福,因緣際會一位從事室內設計的朋友得知他的情況後,出手幫忙售賣他的畫作,展開了他近九年全職畫家的生活,他中間辦過個展,亦因爲這段合作關係讓他發現新的賣畫途徑,但是不經畫廊賣畫的地方叫甚麼,楊東龍只說三隻字:「不知道。」

因那位朋友離港,他們的長期合作關係告一段落,但楊東龍依然想繼續發掘這種賣畫的可能性。他甘為這種可能性開山劈石,「畫作賣掉了就無法拿回來,我希望每次都是展出最新的作品,盡量將作品呈現在人們眼前。」他十分珍惜每次展覽的機會,不論作品將何去何從,他自覺有責任將作品分享給大眾,2019年這場展覽,他選擇了艺鵠藝術空間。

楊東龍在艺鵠藝術空間「切割.共時」繪畫展的現場

切割.共時

楊東龍認為作品離開畫室後就變成另一件事,展覽是另一部分的創作,畫是用眼看的,展覽也是用眼看的,他們是語言和文字之外的一個獨立空間,這一點極其珍貴。

切割是楊東龍在視覺上對自己畫作的形容,因為畫作本身有大量分割的畫面;而共時,指的是繪畫的共時性,而這種共時性和他的畫面分割亦有關,在繪畫那刻便會產生,是一個客觀的存在。他解說:「剪接通常在電影採用,但無論怎剪都有時間性,不論你如何刻意去打破它,時間性依然存在。但繪畫不是,繪畫是一刻,因為畫中所有物件都同時存在,當要有時間性的話便要靠觀者重新組織。」

而題材方面,楊東龍自言在畫室畫畫,他很少會預先想好一個題目,但一定都是在畫自己身邊的事物,他不會去想關於形式和主題,因為主題很簡單,便是繪畫,而他怎麼表達繪畫,就是用身邊的事物。今次展覽大家可以看到楊東龍的兩類畫作,一是寫生,二是用想像和記憶進行的創作。

右邊的5本小書其實是草圖印刷本,楊東龍希望觀者看展時可以看到草圖,從而激發他們的想像,觀者甚至可以當作草圖是一件獨立的作品。

策展人羅偉珊Susi認為是次展覽作為楊東龍自2017年動漫基地個展後一次大型個展,除了對畫家本身有重大意義,對艺鵠藝術空間亦是同樣。Susi希望除了造就機會讓公眾能夠接觸這位低調的畫家,同時希望這個富德樓這空間,能為往後的一眾藝術家提供更多和公眾接觸的機會,以及嘗試闖出藝術品傳統買賣的其他途徑。

策展人羅偉珊Susi

切割.共時──楊東龍繪畫展

日期:即日至31日

時間:下午1時至晚上8時

地點:灣仔軒尼詩道365號富德樓6樓艺鵠藝術空間及14樓

撰文、攝影:余日一

Copyright © 2019 The Culturist.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權所有 不得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