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會撕裂下的中秋節,「團聚」的意義會否不一樣?

今天是喻意一家人團聚的中秋節,年輕建築師蕭國健(Stanley)於維多利亞公園以環保建築創作大型藝術裝置「千願亭」(Wishing Pavilion),期願大家可以放下立場與gear (裝備),認真和家人許個願、團團圓。

「千願亭」以環保概念主導,以膠樽作原材料,把樽熱熔後製成膠磚再堆砌成一個似圓型雕堡的裝置。蕭國健指,其實設計概念來自燈籠,亭內設置猶如火炬的樑柱、並以多個天燈作裝飾,呈現許願的意義,觀眾可以走進裝置祈福許願。

裝置以環保建築為理念,「千願亭」使用了5000塊高熔點、高耐熱的再生高密度聚乙烯塑料磚築城,每塊磚中安裝了帶照明效果的LED燈。高密度聚乙烯是一種可回收的塑料類別,並擁有微生物降解緩慢、可以保持完整達多個世紀的特性,成為不同建築項目的理想物料。

「現在的社會狀況,希望大家可以放下gear,在中秋大日子,希望不同政見人士都可以修補關係。」這位八十後建築師入行十多年,五年前自立門戶「築夢社」(Daydreamers Design),一直將香港的社會問題和現狀融入建築設計。

他代表香港參與2016年的威尼斯建築雙年展時,聯同17位本地年輕建築師以《三十六計》為題材,創作包括以「碌架床」搭建的《初告解》裝置,諷刺香港伐樹建屏風樓、發水樓、創造曠世奇『則』;2013年他也曾以7000多個回收膠樽組成的巨型「月亮」,成為當年中秋維園的打卡地標。

維園大型裝「千願亭」將於今日起至本月27日,於維多利亞公園的「中秋綵燈光影展」中展出,大家或許可以從一段making of短片,了解這大型裝置的創作概念和製作過程。

撰文:馬如風
(圖片由受訪者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