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憂鬱,日本文學給人的初印象終是稍為灰暗,卻又讓人不禁讀完整部作品。那獨有的哀傷更為文字添上一絲幻想,蒙上了一層神秘的面紗。

日本文學魅力之大令眾人着迷,作家對美學的執著更是令人佩服。對我們而言,即使有多喜愛日本,也不能摸清其文化的底蘊,以及日本人的性情。至於閱讀日本文學作品,讓我們能從字裏行間輕淺地窺探日本文化獨到的視點與角度,細味一番筆墨間的獨特美感。除閱讀作品外,若然想更深入感受日本現代文學的韻味,就得先要了解作者的生平、個人經歷,乃至從文學方面探討作家的寫作手法和作品風格,繼而反思作品及作家的價值與本質。讀一本書說來易,欲要分析就要蒐集資料,不是三兩日人能之事,實是費心。欲要浸淫在日本文學書海中,上一課比讀一作更來得輕鬆,或許你會對本地作家米哈所主持的文學講堂有所興趣?米哈這次挑選了四位現當代日本文學暢銷作家,從他們的生命故事和寫作手法裏一睹「暢銷作家」的價值和本質。

日本現代文學「無賴派」的代表人物 —— 太宰治,厭世頹廢,不求生卻求死的代名詞。為愛瘋癲的他在短暫的生命中屢次企圖自殺或殉情。其起伏不斷的人生卻成就了扣人心弦的作品,內容充滿對人性陰暗面的描繪和批判,令讀者又愛又恨;.日本當代存在主義作家、諾貝爾文學獎得主 —— 大江 健三郎,創作仕途本來一帆風順,年紀輕輕出道更憑小說《飼養》獲得「芥川文學獎」。理應人生春風得意之際,可又因得了一個先天殘障的兒子,墮落至人生谷底,試圖赴水而死;

日本小說家 —— 村上春樹,年輕過後才開始寫作,出版第一部作品《聽風的歌》,即獲得日本群像新人獎,長篇小說《挪威的森林》所引起的「村上現象」更直捲全日本,其後所有作品無一不暢銷;

日本作家—— 東野圭吾,出版將近過百部小說且題材廣泛,幾乎一半被改編成連續劇或電影,極受歡迎。然而,多少人知道成為作家前他是一名技術工程師。作家人生的經歷造就了出各種獨特的寫作風格。窺看他們的成名之路或者會對其作品有一番新認識。這四位作家把自身豐富的經歷投射到文字中,透過進口人心的細膩筆觸,散發出個人魅力,向讀者一一訴說生命中的苦與樂。

//講者介紹//

米哈是一位本土作家、曾修讀香港浸會大學人文及創作系哲學博士,現任該系高級講師。作為文學愛好者,他亦醉心研究及分享,現同時主持多個港台文藝節目,近期著作有《昨天喝了河豚湯——50位作家,50種面對殘酷世界的回應》。他曾開講「日本現代文學四講」—— 殘酷與生命,對日本文學的剖釋富有經驗。

【開方講堂】日本文學四講 – 番外篇(暢銷作家)
日期:6月20日、6月27日、7月4日、7月11日(周日)
時間:11:00 – 12:30
詳細資訊見連結:https://docs.google.com/forms/d/e/1FAIpQLScWDcDeRhaCD2FmD_N0Gqhhu1gyi2O-4y3N4IV7H4DlRtZjPw/viewform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