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起)藝術家劉君冬(Dorothy),唱作人黃妍(Cath),電子音樂人Hirsk

「這種記錄你有話想說、卻說不出的情緒很重要。」——《我們的迴響》策展人王樂儀

「我對腦退化症的理解…… 是很痛的啊。」唱作人黃妍(Cath)的新作《無聲浪》,透過詞人王樂儀的筆觸、如海浪般徐疾有致的編曲,道出Cath與患上腦退化症婆婆之間的溝通,思緒無法連結、對話如像失聯。

遺憾隨抓不住的流逝歲月而發酵,原生家庭的羈絆,從來是一生課題。王樂儀從《無聲浪》延伸出《我們的迴響》的概念,透過Cath與電子音樂人hirsk的創作把13段後輩與長輩間的故事化為音頻,記錄無以名狀的快樂與悲傷。再在藝術家劉君冬(Dorothy)的美學設計下,在3個「半私人」透明空間裏交給城市的聲音導航,重新檢視、細數自己因忙與盲而錯過的遺憾。

無言了會有歌,無常活着有愛。不敢說出口,或者終有勇氣說出口、卻再沒機會傳達給對方的話,隨13段音頻在展場裏飄蕩。被封存的私密故事作為提醒,叫人珍惜日常,好好過活、莫失莫忘。

我聽不清你含糊說話 你在嗎

「婆婆中風之後,有點像人球般被拋來拋去。作為孫女,是很無力的。因為我沒有能力說『來,我養妳』。」Cath憶述婆婆最後被安排住進老人院, 當時還是大學生的她常學校院舍兩邊走。哪怕只能花錢買點婆婆愛吃的、陪她東聊西聊,默默給予精神上支持也好。

唱作人黃妍(Cath)

「她其實是被遺忘了。」伴隨中風而來的腦退化症,Cath眼中的婆婆彷彿成了家裏的隱形人:「她在家族裏的地位曾經頗高的,但就是身體出現缺陷,就成了大家眼中的負擔。他不想管、她不想理,婆婆在過程中就逐漸被遺忘……」成為歌手後,Cath能探望婆婆的時間變少。一次相隔已久的短聚,她發現自己終成為被婆婆遺忘的人:「她看着我時笑得很客氣、很見外,我忍不住問她是否知道我是誰。」見婆婆搖頭,Cath報上自己的名字:「『怎麼可能?黃妍還是小朋友啊。』她把我認成義工。」婆婆無意的回答讓她心碎:「我就想…… 她是否不能承受被遺忘的痛,而要把自己停留在一個覺得依然是開心的時空、繼續生活?」《無聲浪》的曲詞,來自一個如斯痛心的故事。

一個月死亡小隊

與婆婆像活在不同時空,Cath自覺對她拋出的話如沈進海底、或消失不見。為其新專輯遙距創作、身在荷蘭的詞人王樂儀從中想到以「迴響」二字為其「溝通無效」的意象進行延展。除包含回聲(reverb)之意,亦有聲音發出後所引起的各種情緒、反應和行動的意思。承接Cath的故事,樂儀認為親人的說話也許未必能直接讓我們聽見,但其泛起的漣漪,會透過血脈的連繫躲藏在日常細節中,在不知不覺間引發我們產生不同形式的反應。

Cath公開蒐集後輩和長輩之間的故事。得來的語音和相片等各種素材,透過她和hirsk的創作轉化成聲音和音樂。另邊廂亦透過策展人王樂儀之手,統整成場地冊頁內的文字,令觀眾能更精準地掌握13個故事內容。

「我應該也能為別人的故事寫歌吧……」想到概念應該頗能引起共鳴,同時又要為作品構思宣傳。幾次交談後終決定籌辦展覽,然而不想為做而做的二人費煞思量,至四月底終產生「把別人的故事變成一首歌」的想法。五月上旬開始公開蒐集兩代/隔代間相處的故事後,Cath透過策展人樂儀認識電子音樂製作人hirsk,二人花十數天時間為13個故事合力創作了各一段聲頻;同時邀來藝術家Dorothy,負責展場的美學裝置創作。「我們把那些音頻改到最後一刻…… 記得是開幕禮那天的早上,才把聲音install上去的。」Cath直言這個「四人死亡小隊」,在一個月時限裏挑戰了一個不可能的任務。

展場只提供故事相應的相片和音頻,文字則載於進場時附上的小冊。

化故事為聲音

埋頭苦幹的這一個月裏,負責音樂創作的Cath 直言像參與了13段人生。讓她感深刻的其中之一,是歌手葉巧琳分享一段跟公公去吃焗豬扒飯、卻遇上其當場中風的往事:「就是因為童年那段很差很差的回憶,讓她之後不敢再吃焗豬扒飯…… 他們與長輩的經歷不只是個別事件,因為對故事主人來說,是能構成一輩子的影響。」切身處地感受故事提供者的快樂與悲傷,Cath陸續把眾人故事轉化成13段旋律。

歌手葉巧琳所分享一段與公公的往事。公開自己的童年陰影,需要極大的勇氣。

然而時間所限,高峰期一天裏需處理兩、三個情緒很相似的故事,Cath不諱言會出現倦怠的狀況:「如果全部音樂都只由我自己寫就會很近似。所以很幸運地得到hirsk的參與,他能把自己對13段故事的理解融入音樂的細節裏。」二人以各自擅長的手法先為對方創作了音樂的基底,再交由對方補充以完成作品。

閱覽故事後,Cath憑直覺判斷該使用何種和弦寫歌:「多從情緒出發思考,開心的應該是要高音點、輕快點、多點節奏感;沉重的話,唱法上也會多點拉長音的哼唱。」

相比以結他和鋼琴創作、旋律結構較工整的Cath,作為電子音樂創作人的hirsk多訴諸氛圍 。他會以較科學的方法擷取故事主角提供例如相片之類的素材,把視像產出成音頻的資訊:「第一種方法是為照片製作2D scan,從其顏色分佈洐生一個由左至右的playback system。越深色代表越小聲,越淺色代表越大聲……」他也會以較傳統、免費的軟體Audacity強行把電腦檔案變成音頻;亦有循電音界新興的Wave Table Synthesis手法,直接把相片變成合成器(synthesizer)的材料,製成圓形波表而產生富靈性、氛圍(ambient)濃厚的電子聲效:「任哪種方法,都是很arbitrary(隨性)的。反正就是以不同方法獲得材料,再思考怎樣烹調。」

自言以往是個科學家,所有決定都產生自邏輯兼99%從理性出發,hirsk從創作過程中觀察到自己的改變:「時間緊迫令我減少過度思考,而且很多人無私地分享自己的故事,反而能令我即時、直接地回應情感。」令hirsk打開心扉,亦與其自身經歷有關;不得不讓人感嘆於人生如戲、世事無常:「受邀參與創作之時,自己也碰巧得知嫲嫲患上腦退化症的消息…… 世界似乎有些話想跟我說。」蒐集得來的13個故事,恰巧在hirsk身上發揮了些功能:「別人生老病死的經歷,彷彿提醒着自己,要準備面對這些轉變。坦白說,我跟嫲嫲不算特別close,但這個展覽好像令我發現,原來跟長輩可以有某些連結。」

與Cath共同進退的hirsk本互不相識。受邀參與創作之時,竟恰巧得到嫲嫲患上腦退化症的消息:「雖然她還算認得我們,但她總是不會記得5分鐘之前發生的事,卻很能記住我們小時候的事。」

忙與盲以外的喘息空間

13段易碎、需小心輕放的故事,被安排盛載於溫柔而穩固的容器裏。負責美學設計的Dorothy 了解主題後,先決定以純白為展場的主題顏色營造空間感;收到王樂儀的文案,Dorothy亦很快決定以球體、透明和漣漪為元素,為展覽設計具體驗性、能讓人置身於其中的主題裝置,突顯溝通和關係的主題:「一開始是希望把整個球體置於場地裏,確認場地後就改為三個四份一的透明球體。我希望它是一個不太disruptive,卻又讓人一進場就能體驗的存在。」5mm厚度,是Dorothy為使用者設計、最體貼的距離:「我盡量要求那層PVC膠片越薄越好。這才能同時創造一個屬於使用者自己、卻其實不會完全隔絕外界聲音的世界。」因為人與人溝通本就是環環相扣、卻同時存在一種難以言喻的距離感:「站在展場裏的我們身處於同一個空間。我能看到透明球體背後的白牆,卻聽不見球體內的聲音。」

藝術家劉君冬(Dorothy)

首兩個透明球體裏置有揚聲器,分別播放着城市裏各種人造噪音和日常硬件的聲音:「車聲、紅綠燈、餐廳裏人聲鼎沸、侍應放下筷子…… 這些由外至內的各種聲音,都是我們平常會自動filter走、所謂的『噪音』。」身旁的Cath補充。展覽主題所探討「無效溝通」的意象,由家庭延伸至城市層面。裝置所提供的空間,讓忙與盲的香港人重新正視平常所忘記、忽略和錯過的聲音、關係和訊息:「你不是聽不到,而是選擇不去處理這些聲音。但其實每一種聲音都能給你訊息,產生感覺。」最後一個透明球體沒有內置聲音,Cath笑言這是不受任何創作人干涉、真正的「無聲浪」:「使用者在裏面聽到的,就是屬於他自己的聲音。」

透明球體呼應《無聲浪》MV,Cath藏身的透明盒子。

Dorothy表示刻意讓3個透明球體呈現從牆裏生長出來的感覺;而裝置對面的,正是13個故事的照片和音頻,她選擇直接把照片貼上牆、亦刻意為照片進行柔邊處理,增加回憶和思念的意味、亦令其有彷如沉浸進牆裏去的感覺。展場左右就如一個循環,呼應漣漪的概念:「體驗空間,可說是觀者個人對13個故事的回應。所以當後者稱為『我們的迴響』,樂儀則為這3個體驗空間的部分起了個隱藏的名稱——『迴響的我們』。」Dorothy希望空間真的能發揮其功能,協助觀眾沉澱思考、處理情緒。

「平常要大家忽然去想與長輩間的回憶或者故事,大概會覺得很肉麻。但這次要大家透過書寫或語音去分享,我們再以聲音轉化繼而保留,就是我們捕捉有機會已被遺忘了的時光的方法。」Cath說。

存檔才不會遺忘

「其實我也不太敢細嚼13位朋友分享的故事,因為我很容易代入別人的情緒。我們跟長輩、老人家重疊到的位置,其實可以很短暫。匆匆一刻,就這樣過去了。」較為內斂的Dorothy坦言不像Cath般會寫日記又會寫歌,平常的工作或作品一般不會觸碰私密情感,與自己的內心保持距離。這次參與,悄悄打開了自己的內心:「這些故事就如13個記憶錦囊 。與Cath和Hirsk一一處理之後,也令我開始去想,能否以自己的方式去honor 我家人的記憶。」

曾留學澳洲的Dorothy,坦言曾後悔沒有緊抓多些與家人間的珍貴時刻。她對提供故事的朋友特別感激:「例如其中一位朋友Yee飛到東京工幹那天,遇上婆婆正處於彌留狀態。」所以感激,因為記錄的當下也需要勇氣:「他交給我們的素材是特別多的,其中一張是他在婆婆離世後那刻拍下的照片。我曾也很想留住這些片刻,例如醫院那扇窗之類的;然而自覺當下不太適合就沒做到,結果就沒有保存到那刻的情感。」最後因為氛圍的渲染,他們選擇了一張Yee前往醫院途中拍下的黃昏景色;hirsk也把他哽咽的錄音模糊化後放進音頻。「總括來說,就是去反思如何honor和preserve長輩的故事,努力不遺忘。雖然不會完全忘記,然而不能避開歲月的沖刷。那重點就在於,我們能如何好好地永久保存。」

歌手陳柏宇亦有分享與婆婆的故事,溫馨而細膩。

踏入陸續見證更多生老病死的歲數,在這個無常而壓抑的城市裏,錯過與遺憾彷若每天都守候在身旁。既然無常是必然,生而為人能做的,就只有盡力叫自己不要因為奔忙而變得善忘;同時直視情感、提醒自己一些關係和情感在形式上雖終將經歷離散,然而經過被存檔的過程、留住了每個值得記錄的片刻,就是作為存在過的證據,一刹即永恆。

《The Reverberations of Us – 我們的迴響》
展覽日期:即日至6月27日
地址:PMQ 元創方 H207 Block B (中環鴨巴甸街35號)

撰文、攝影︰熊天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