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行在外地,又總是一種內在穿行。生命如行旅,沒有一趟旅程是可以重複的,而一切其實也是『暫借』的,回歸有時只是不知何時,回歸有地,只是老早就知道將歸塵埃;我這樣理解生命,一日氣息尚存,一日尚在路上。」

——潘國靈《總有些時光在路上》

對於香港人來說,「出走」似乎是倥傯生活的必需品——放鬆、逃遁、尋索、療傷,我們帶着不同的原因跨越國境,目的都是為了短暫脫離日常的生活。每個地方對於不同的旅人而言,有着千差萬別的回憶與意義,現代旅行的面貌多元,由此衍生的旅行書寫尤其如此。疫情之下,當旅遊成了回憶,無法從外部世界追尋自由的流動,我們又能否從內在追尋一種「越界」?

潘國靈多年來帶着不同的旅者身份到訪各地,由一船程之隔的澳門,到地球另一端的紐約、愛荷華,不同階段的記錄呈現了作者自身的生活狀況以至世界面貌的流動。潘國靈自1990年代開始發表作品,小說與散文是他作品常見的體裁,近年他亦多就香港文化和城市記憶進行書寫。《總有些時光在路上》作為他首部遊記,收錄了他旅行時同步的記錄或事後記憶,當中既有他個人生活的體驗,也包含城市觀察與人文視野。

此書由旅行的省思開始寫起,思考現代旅行的意義,並將旅程視作人生的一則隱喻,「有時消費,有時享樂,有時尋找,有時迷失。」在身體與空間的流動之外,過渡性的離開與出行,都離不開內心對自由的嚮往。潘國靈先後由兒時踏足的澳門、年輕時待過的巴黎、旅居的紐約,寫到愛荷華的文化交流、杭州與北京的城市考察、台北廣州的文創園區,以及追求療癒的渡劫之旅,當中夾離文學、音樂、電影、歷史、社會及建築學等反思,將感性的書寫放進知性的社會脈絡,揭示觀光角度以外的城市面向。

要認識一座城市,有時我們不得不離開,從別的城市觀照自身。潘國靈將香港與澳門對照,找回本地失落的漫活步調與歷史痕跡,又在北京看到香港如何表述自己、如何被外地所接收。「城市是可攜的,城市自身也會行走」,不同面貌的地方相互對照下來,原來也有其獨特的連繫與借鑑。當我們難以拋開既定的身份和語言,也許一切的「出走」,都是為了重新認識自身。

這幾年來城中風風雨雨,潘國靈選擇帶着創傷踏足越南、緬甸等地,感知不一樣的沉重歷史,又分別從電影和文學走進巴黎與愛荷華,深度探挖這些城市的風情。不論我們逃到何處,創傷似乎都是每個城市必然會面對的,只是旅人的身份讓我們得以稍微從中抽離。潘國靈的文字為各地添上多重的人文符號,在未能出遊的日子,我們可以先借由閱讀累積對理想目的地的認知,或能在將來旅行時產生不一樣的體會。

撰文:鄭思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