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故宮文化博物館將於下月2日正式向觀眾開放,九個展覽合共展出914件故宮博物院借展文物,其中大部分為首次赴港展出,亦是故宮自1925年開館以來最大規模的藏品出境外借。香港故宮今日(22日)舉行開幕展覽,率先展出多件珍貴文物和藝術品,除了故宮借展文物外,亦有來自巴黎羅浮宮等博物館的藏品,以及由本地藝術家創作的新媒體裝置作品。

館長吳志華致辭時表示,香港故宮門票自本月14日開售以來反應熱烈,共售出7萬張門票,其中免費門票佔五成,至於120元的特別展覽門票則售出逾八成。受到內地疫情影響,九百多件展品在6月11日才分批到港,館方用了11天置放文物,過程中沒有任何展品受損。​​香港故宮副館長王伊悠則提到,國家文物統籌局對出境文物的審批期最長是一年,故香港故宮現以一年為單位進行籌劃,而部分書畫展品因紙質問題只能展出三個月,部分展品需輪換作展。

香港故宮文化博物館館長吳志華
香港故宮文化博物館副館長王伊悠

香港故宮九個展廳中,五個展廳(展廳1至展廳5)的專題展覽旨在介紹故宮博物院的歷史與文化,其中展廳1「紫禁萬象」以179件展品介紹紫禁城的背景,其中盤龍紐「大清受命之翼」只會展出三個月;展廳2「紫禁一日」為香港故宮最大展廳,共展出319件故宮珍藏的18世紀文物,將清代宮廷一日的生活以空間的方式來呈現,展中精選文物包括乾隆的「龍袍」,以九條五爪龍和十二章紋凸顯皇帝的尊貴身份。

另外兩個展廳(展廳6及展廳7)分別展示香港的收藏,以及由六位本地藝術家創作的多媒體作品,譬如梁基爵的《慶》以31條聲道的音響設備,帶來槍彈齊發般的響聲,作品靈感源於節慶煙花匯演及宮廷樂器「金鐘」和「玉磬」;張瀚謙的《浪書》重現消失中的書法,以機械設備模擬書法家的手部動作,讓腦電波成為書法載體,以動態裝置在半空寫下一千多個無形的文字;許方華的《星垂平野》則將清代的星空帶進展廳,探討科學和人類對宇宙理解的延續。

香港故宮另設兩個特別展覽,展廳8「國之瑰寶」分成三期展示四個朝代的書畫,全為一級文物,每個展期為期約一個月,其後展品便將運回故宮。首批展品為早期名家真跡或經典摹本,如宋徽宗趙佶所繪的《雪江歸棹圖》,卷尾還附權相蔡京的題跋,另外還有趙芾《江山萬里圖》、王羲之《行書雨後帖》等。

展廳9「馳騁天下」以馬文化藝術為題,精選111件故宮的馬文化珍品,以及13件來自法國羅浮宮的藝術藏品。策展團隊提到,以馬文化為題的原因,在於考慮到馬所代表的跨文化符號,以及其堅韌不拔的象徵意義。此特別展覽的展期僅為六個月,共分成五個部分,當中最大型的展櫃展示了意大利傳教士郎世寧的畫作《獅子玉》,繪有乾隆皇帝的十駿之一。

撰文:鄭思珩
攝影:余靖、鄭思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