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藝算是藝術嗎?只要你懂得欣賞當中的味道、難度與精準度,出來的成品令人打冷震,那就應該是藝術。」— 策展人葛民輝

從來,香港名堂之「大」,就是來自她的「小」。「the 逼 City」的壓縮美學,衍生了王家衛鏡頭下的重慶森林、《變形金剛4》錯綜複雜的香港怪獸大廈群、日本人在當地復刻的三不管貧民窟九龍城寨、本土建築師張志強的三百呎《變形蝸居》甚至進駐了M+美術館。
在公屋長大的葛民輝認為,香港土地問題反而孕育一代又一代「創作力量同幻想會嚇你一跳」的香港人。當年荃灣福來村從心樓123室,葛家十口住在一個200多平方呎的單位,就是他一切怪點子的温床與遊樂場。

crossover 與order 的匠人精神
他與中環PMQ H307的300多呎畫廊Odds and Ends 合作,策展了一個名為Cookout的展覽,以「當代壓縮」(Contemporary Condensation)為主題,連結草根匠人發揮香港的壓縮美學與生活哲學,找來當代木匠代表Start from zero砌製了一間向公屋致敬的200呎木屋,再非吹雞邀請了20多個合作單位,以公屋的空間巧妙運用法則展示近50件作品,都是阿葛欣賞的人合作創作的寶物,既密集又親切。葛民輝本身就是位藝術家,而過往合作過程中因他的「精準」與「挑剔」,又令許多工匠、師傅、技工全部變成了「藝術家」。

「工藝算是藝術嗎?只要你懂得欣賞當中的味道、難度與精準度,出來的成品令人打冷震,那就應該是藝術。」阿葛說,自己不是藝術家,但他欣賞專注、純粹並於各自技藝平台基礎上自我挑戰的匠人,覺得他們就是藝術家。
「只差你怎樣把它展現出來,原來他們是可以與你一起玩的,大家互相交流、合作,而不是聽從命令,Crossover與order是兩回事,會令人感動,我害怕機械式、沒有温度的『例湯例水』。」
以「肥仔」為主題 反叛象徵
其中由Taurus Workshop 精製的立體「肥仔」更成為了是次展覽的主角,多位藝術家會圍繞這個代表阿葛「反叛主義」的偽精神領袖作為跨界而破格的創作,包括篆刻藝術家馬召其(K.Ma)以大底相機抓拍「肥仔」,再把傳統篆刻與有180歷史的攝影藍曬藝術(Cyanotype)融合,變成當代篆刻攝影作品;六個趣致造型的「肥仔」雕塑,更分別得到阿葛、 Jan Lamb 林海峰、Prodip Leung 梁偉庭、Joel Chu 朱祖兒、Siu Hak 小克 與Paul Lung「加持」,獨一無二的作品會在展期作暗標競投。


其他參展藝術家包括MATSUSHIMAON 松島安 、美指兼導演張蚊、Kila Cheung 、La Belle Epoque 等跨界合作,傳統匠人/師傅在當代壓縮crossover概念下撞出極富本土氣息的藝術火花。

「在二百多呎的黑盒壓縮空間,觀眾卻有紐約MOMA、倫敦Tate Modern的觀展體驗,匯集我欣賞的香港創意人,來一場有趣聚會。」阿葛說。
《Cookout》: Contemporary Condensation 「當代壓縮」 藝術展
日期: 7月9⽇(六)至 揾夠就收……
地址:香港中環鴨巴甸街35號PMQ元創坊B座H307號室
Odds and ends gallery
時間:⽇日下午12 – 7 無休
撰文:鄭天儀
攝影:余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