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金稀有珍貴,直到今天仍是重要場合的必備飾物。沿着彌敦道走一趟,到處的金舖櫥窗裏不乏嫁娶所用的金器,但在配飾之外,金器本身也是一個重要的文化載體,盛載民族之間的藝術、軍事與政治交流,同時見證朝代更替的歷史。

220套橫跨三千年歷史的古代中國金器,陳列在香港故宮展廳之中時,雖然世代滄桑,卻仍然流光溢彩。通過草原和絲綢之路,金器展現了草原與中原地區在不同朝代的互動交流。「從早期、中期到晚期,金器在外族與漢族的交流裏,主要從三個部分反映出來,一是用途,一是設計,最後就是工藝。」夢蝶軒主人之一盧茵茵解釋。

金彰華彩
(左起)夢蝶軒主人盧茵茵、朱偉基、
香港故宮文化博物館副館長(研究策展及節目)王伊悠博士

夢蝶軒主人盧茵茵和朱偉基是香港知名的收藏家,在中國古代金器的收藏上尤其完整,同時致力於文物及學術研究。「金彰華彩」展覽作為香港故宮首個以自己館藏為主的特別展覽,展出的文物全挑選自夢蝶軒主人去年捐贈的金銀器,當中有一部分更是首次公開展示。其中年代最久遠的文物包括鼻飲或臂釧兩件飾物,可追溯至公元前18至15世紀,距今達3000多年歷史。

最令兩位夢蝶軒主人印象深刻的,不得不提一塊騎射武士形飾牌,這也是展覽的重點展品之一。金碧輝煌的飾牌上,一名吐蕃貴族坐在馬背上狩獵,設計意念原本來自薩珊王朝,然而來到古代的青藏高原後,被當地人加以轉化,又加入了新的文化表現。當初兩位夢蝶軒藏家室在古董店看到這面金飾時,一看之下極為著迷,可惜它早被美國古董商買下。心念三年,終於在香港的古董展上與這面飾牌重遇,他們立即將之買了下來,最終卻將金飾連同其他心愛藏品一併捐予香港故宮,體現了藏家公諸好同的情誼。

金彰華彩
騎射武士形飾牌
吐蕃(7-9世紀)
金、木、漆
夢蝶軒惠贈
香港故宮文化博物館藏 2022.131

展覽分成三個部分作展出,第一部分展示公元前18世紀至漢代北方草原與中原地區的早期金器,探討兩個地區的互動交流;第二部分聚焦公元7至10世紀期間唐朝與吐蕃王朝的金器,展品包括吐蕃貴族和唐代公主配戴的飾物;第三部分呈現古代中國金器製作輝煌時期的成就,展示遼宋至明代黃金製品呈現的本土化和民族交融特色。

  • 金彰華彩
  • 金彰華彩
  • 金彰華彩

「金彰華彩──香港故宮文化博物館與夢蝶軒藏古代金器」

日期:即日起至2023年9月25日
地點:香港故宮文化博物館9號展廳

||如果喜歡我們的內容,請把文化者 The Culturist專頁選擇為「搶先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