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喻為史上最偉大樂隊之一的Queen,創作了無數膾炙人口的作品,包括被公認為搖滾樂神曲的《波希米亞狂想曲》(Bohemian Rhapsody)。此曲近乎六分鐘長包含intro、ballad、結他獨奏、歌劇、搖滾和outro極其特殊的樂曲結構,有幾十個和弦,是宗教、音樂、藝術和超現實幻境融為一體的前衛破格之作,更被喻為主音與創作者Freddie Mercury的隱密告解。

轉眼Freddie Mercury已英年早逝32年,蘇富比將拍賣《波》的創作手稿,除了此珍貴文獻,「Freddie Mercury 的世界」專場更搜刮了其包羅萬有的私人遺物,從中可探索這位傳奇搖滾巨星在舞台上下的精彩生活。

展覽可分為私人物品、藝術收藏和歌曲手稿三部份,從不同物品呈現Freddie Mercury鮮為人知的生活和創作思路。蘇富比書籍及手稿部專家Gabriel Heaton表示,展覽首次展現華麗舞台之下,作風低調的Freddie Mercury作為收藏家、歌手和曲詞作家的生活中不少細節:「這是我們難得的機會一窺花園寓舍(Garden Lodge)門後的他。」

蘇富比書籍及手稿部專家Gabriel Heaton

創作手稿 見證傳奇歌曲的誕生

是次展覽帶來四份經典歌曲的創作手稿,當中以曾連續九周榮登英國單曲排行榜榜首的《波希米亞狂想曲》手稿最受矚目。首度面世的手稿一頁裏,可見Freddie Mercury曾把歌曲命名為「蒙古狂想曲」,後來劃掉「蒙古」一詞,改成「波希米亞狂想曲」;潦草的筆記中會找到似曾相識的歌詞,卻又與目前大眾所知的版本不盡相同,在反覆修改的痕跡中,能見他在自己的工藝上花費的工夫。

Bohemian Rhapsody 波希米亞狂想曲手稿

「隊友們會記得Freddie帶著一張張奇怪的紙走進張錄音室,而除了他(Freddie)以外,無人理解當中內容,因為一切盡在他腦海內。」Gabriel提出在《We are the Champion》和《Somebody To Love》手稿中,Freddie Mercury於每句歌詞下寫上對應的旋律或和弦,逐一設計出Queen歌曲裏福音般的特色和音,讓樂隊呈現他腦裏想像的極致效果。從手稿這些冰山一角的細節中,觀眾可一睹Freddie Mercury如何把歌曲雕琢成不敗的經典。

We are the Champion、Somebody to Love 手稿

傳記電影《波希米亞狂想曲:搖滾傳說》重現Queen主音Freddie Mercury的音樂路,電影也以《Bohemian Rhapsody》為名。歌詞描寫年輕吉卜賽男孩殺人後等待死刑,一邊思念母親,一邊忍受被命運嘲弄的煎熬,有濃厚的宿命論。有人更認為《波希米亞狂想曲》與卡謬(Albert Camus)存在主義小說《異鄉人》(L’Étranger)有極為相似之處。歌曲在頭尾也都提到了「Nothing really matters to me」,思想上似乎關聯。

除了樂曲結構特殊,《波希米亞狂想曲》神秘的歌詞含義也成歌迷議論近半世紀的話題。有指此曲是雙性戀的Freddie Mercury的心曲,歌詞Anyway the wind blows doesn’t really matter to me有指是他對喜歡男女也沒關係的暗喻。

搖滾巨星的經典服飾與藝術品味

「Freddie Mercury過往會親手把閃片縫上自己的舞台服裝,並與設計師們合作無間。」除了手稿,Gabriel指Freddie Mercury的服飾同樣顯露他對舞台的熱誠。服裝展品之一有他80年代初到美國參與綜藝《Saturday Night Live》,並現場演唱《Under Pressure》所穿的黑色皮革外套,外套上的箭嘴常見於他該時期的造型,伴他留下不少跨越時代的經典演出。

幾幅藝術珍藏亦披露Freddie Mercury私下的喜好和品味。當中一幅出自藝術家Erté之手的畫作裏,站著一位身穿和服的男人,透露Freddie Mercury對不同特色服裝的興趣。另一幅由迪士尼工作室製作的作品裏,坐著啟發他創作同名歌曲的愛貓Delilah,展現他忠實「貓奴」的身份。藝術品配合華服與手稿,把一代搖滾巨星的多重面向立體地呈現於人前。

Freddie Mercury 愛貓 Delilah 的畫作及另外兩幅珍藏
Freddie Mercury 經典皮革外套

「FREDDIE MERCURY的世界」

日期:即日起至6月30日(上午10時 – 下午6時)
地點:香港蘇富比藝術空間(金鐘太古廣場1期5樓)
免費向公眾開放

撰文、攝影:蔡詠愉
監修:鄭天儀

||如果喜歡我們的內容,請把文化者 The Culturist專頁選擇為「搶先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