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發展多年、香港舞蹈聯盟主辦的「舞蹈新鮮人」系列,今年續為新一代編舞家提供表演平台,帶來三位各具風格的舞壇新星李俊軒、盧敬燊、孫楠編舞的首演作品,黎德威及楊我華分別擔當藝術顧問及音樂顧問,配合音樂元素,叫觀眾耳目一新。
李俊軒 日蝕下的鼓與舞
李俊軒的〈日蝕:〉,以日蝕為喻,注進當代觀點和手法,呈現不同民間舞的舞蹈與敲擊節奏,四位舞者輪流奏響大手鼓、朝鮮長鼓等多件敲擊樂器,其他舞者則隨之踏出不同舞步,並對聲音作出不同反應。李俊軒闡述,那些聲音,便是外界對自己的批評挑剔、流言蜚語與說三道四,「就像日蝕一樣,把太陽遮掩,我們也被蒙蔽了,看不清楚真象,繼而產生負面情緒,迷失方向。」全舞分作幾個段落,舞者反應不一,時而接受無意識催眠,時而反叛,有時屈服於權威下,有時起了衝突;負責打鼓的舞者,置身較暗之處,就像旁敲側擊,同時營造聲音在空間裏隱約移動的微妙效果,「想讓觀眾知道但看不清它們的存在。」

李俊軒以一級榮譽畢業於香港演藝學院舞蹈學院,主修中國舞,現為香港舞蹈團舞蹈員,「學民間舞時,了解到不同民族有不同鼓樂、敲擊樂的節奏,我們通過那些節奏,學習各個民間舞的動作。」他笑說,上課時就像被催眠一樣,「老師打出維吾爾族的節奏,我們忽然成了新疆人;老師打出朝鮮的節奏,我們便是朝鮮人。」彷彿沒了自己,漸漸有了衝突感,多了反叛情緒,而當未達那些「鼓聲」的舞蹈要求,他也會沮喪,「沒辦法,這便是專業上的要求。」他把這些複雜情感與體驗,轉化為是次編舞意念,「這是有中國舞背景的人,才會想得到。」跟他一樣,四位舞者都學習中國舞,讀書時都曾通過打鼓,訓練身體動作,掌握民間舞特色,這次既跳舞又打鼓,頭頭是道,演出流暢,李俊軒謙稱大家畢竟不是樂手,「最重要的不是演奏技巧,而是狀態。」
通過「舞蹈新鮮人」平台,他想挑戰自己,嘗試編一些從前沒怎樣接觸的舞蹈,或以不同方式展示出來,「實驗一些跟自己一貫風格不同的東西。」

盧敬燊 在混沌中找平衡
盧敬燊的〈淵玄〉,由黃仲輝負責原創音樂,是一部從靜觀到靜思的作品,特別是前中段,舞者以極慢的動作,揮手提腿,靜靜擺動身體,觀眾也得平靜氣息,放大感官,敞開感受,頗有禪修的味道。

盧敬燊在處理空間時,添進虛無之感,讓舞者以至觀眾,在潛意識的汪洋裏漫溯,「當我做meditation時,一開始是一片漆黑,然後一些畫面、身體上某些感覺,逐漸浮現,希望藉着作品,提供空間讓觀眾呼吸,重新發現,在混沌中找到平衡,從而尋回自己和自信。」四位舞者本來在白布上舞動,隨着白布給逐點逐點的收起來,黑色地膠也漸加顯露,「從白到黑,已是一個旅程,就像走像另一個世界。」

畢業於⾹港演藝學院當代舞系,及後在倫敦當代舞蹈學院獲碩⼠學位的盧敬燊,現時是一位獨立舞者,上一次創作,已是三年前的事,他想藉着〈淵玄〉,梳理過去三年的心路歷程,「近年接觸不少身心靈的物事,我想以藝術包羅其中。」比起較有邏輯性、故事性的前作,他希望這次以較陰柔的手法表達,着重感覺,「感謝舞者與我一起嘗試。」

孫楠 路上觀察學
孫楠的〈流與頃刻之間〉,有舞者揹着粉紅色外賣袋,配合派傳單、打噴嚏、擦肩而過等日常情景,但別以為這是一齣寫實式舞劇,事實上,街舞出身的孫楠,欲把某些時刻無限放大,並以重複、倒帶、慢動作等不同方式呈現,叫觀眾看到一幕幕猶如《TENET天能》逆時順時的奇異畫面,十分有趣。

「這是我的路上觀察。」孫楠說,在街上跟許多人擦身而過,大家可能互相對望,或者身體碰撞,無論如何,那可能就是他們一生中唯一相遇的時刻,「我想將之無限放大,探索箇中發生之事,延伸想像。」他過往創作,多是順序式的,這次他想試試不一樣,「如果一開始就是謝幕,從尾說起,時順時逆,又會怎樣?」音樂也變化多端,有快有慢,就像給舞者施予魔法,調控動作,演出時,孫楠還會在台上現身,即場做mixing,既像DJ,也如化身操控時間的魔法師,「何時快、何時慢、何時重複,還有很多東西可以玩味。」

畢業於香港兆基創意書院和香港知專設計學院音樂及創意媒體系的孫楠,是街舞團隊FlowRulerz及Pentaverse成員,也是一位DJ,活躍於劇場舞蹈創作領域,他想藉「舞蹈新鮮人」平台,整合過往多年所學所知的經驗,「給出自己的100%。」對街舞自有見解的他,有意把街舞元素融入舞蹈創作,又吸收劇場經驗,豐富作品特色,「定義屬於自己的『當代舞』。」

「舞蹈新鮮人」系列2023:李俊軒、盧敬燊、孫楠
日期:10月27日至28日/8:00pm
10月28日至29日/3:00pm
(10月28日及29日演出均設演後藝人談)
地點:葵青劇院黑盒劇場
網頁:www.hkdanceall.org
網上購票:www.urbtix.hk
撰文:黃子翔
攝影:香港舞蹈聯盟、黃子翔
||如果喜歡我們的內容,請把文化者 The Culturist專頁選擇為「搶先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