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去年颱風 #天鴿 來襲,也沒試過這種搖晃。超級颱風 #山竹 來勢凶凶,在石屎森林廿多樓的住處,吊燈搖擺不定,風嘯聲如號鳴。我在搖晃下寫稿,難以專心,找來早年購藏的1971年香港皇家天文台(The Royal Observatory)出版的颱風特集《Typhoon!》來看。這書本來送贈天文台長 #岑智明 兄,但他早已收藏,故自留作參考資料。
見書名罕有用上感嘆號!就知道天文台專員多麼希望呈現天災的威力,出書目的是為了提高一般市民對颱風的警覺性。香港原是個地瘠山多的小魚港,每年總有幾個颱風,這特集除提及香港歷史上多個殺傷力強大的颱風,也附上多幀罕有香港天災舊照片,非常珍貴。

書首的文章,便提到1937年奪去11000人命的超級颱風「丁丑風災」(又稱九二大風災),那是香港歷史上最嚴重的天災之一。此颱風在1937年9月2日凌晨正面吹襲港澳,在新界吐露港引起超過20英呎高的風暴潮,大埔一帶傷亡慘重。
談香港天災,不能不提1962年的強颱風溫黛襲港,當時天文台並同時發出風暴潮預防警告。9月1日香港掛起十號風球,溫黛將海水推入吐露港,導致沙田、馬料水、大埔一帶幾乎被徹底摧毀,幾百人死傷,72,000人無家可歸。老人家不時會提的情景,是一艘漁船被大浪沖上陸地,落在沙田戲院門外。

1971年八月,颱風露絲是香港「風史」上第二個掛八號波的強颱風,來往香港和澳門的客輪“佛山號”原本停靠在馬灣避風,但不幸被颶風吹翻沉沒,造成88人死亡,是二次大戰後香港死亡人數最多的海難。襲港期間,露絲共造成110人死亡、286人受傷、50人失蹤及5,644人無家可歸,是香港史上第六多人死亡的風災,當時街上許多大樹被連根拔。
天災不容乏視,大家還是留家安全地方,看看書、陪陪家人。#文化者 願在室外的一切動物魚鳥平安,露宿者和在颱風下要如常工作的朋友也無恙。
撰文:鄭天儀
Copyright © 2018 The Culturist.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權所有 不得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