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摧毀的衝動也是一種創造性的衝動。(The urge to destroy is also a creative urge)」──畢加索

全球最出名的神秘街頭藝術家 #Banksy 又再玩嘢。

在昨晚倫敦蘇富比當代藝術拍賣會上,最後一件拍品Banksy的Girl with a Ballon(2006)以104.2萬英磅(約1071萬港元)高價成功落槌那刻,掛在牆上的框內畫作自動向下滑落,復被框內早已藏着的碎紙機狠狠的破壞,在場人士看傻了眼。


蘇富比歐洲當代藝術部主管 Alex Branczik 強調並不知情,猜測應該是Banksy早有預謀的按下遙控,操縱碎紙機運作。市場普遍認為,Banksy此舉是用行動來抗議藝術與資本市場。

Banksy 在Instagram發放片段解釋動機,指數年前已將碎紙機藏於畫框內,暗示一旦作品送拍,就會啟動破壞機制。片段還引用了畢加索的金句:「摧毀的衝動也是一種創造性的衝動。(The urge to destroy is also a creative urge)」外國傳媒指,作品是 2006 年由送拍者直接從藝術家購入,直至如今上拍。螢幕快照 2018-10-13 上午10.37.06.png

惡搞宣傳?抗議市場?

#文化者 問過拍賣專家,按約定落槌那刻,產權並未轉移至買方,風險在保險公司,但當然保險公司有權追索拍賣行的「保安漏洞」(Condition check)而引致的捐失,一般情況下,誰賠償就誰擁有此作品。

但這個情況有點特殊。Banksy的畫作變成了「行為藝術+成品」,還被錄影下來作全球廣告,史上獨有,你說Banksy把畫作破壞了,還是增值了?撇除保險公司因素,買家、藝術家和拍賣行都贏了,那張被破壞了的Girl with a Ballon日後身價一定再水漲船高。

回顧Banksy本尊藝術生命,不難發現他的「壯舉」。他試過把作品偷偷運入The Brooklyn Museum,也試過畫假銀紙,把Bank of England 惡搞成Banksy of England,女皇頭變戴妃。他又試過將Bristol Museum的天使雕塑的頭笠上油漆鐵罐變成Paint Pot Angel。他的行為藝術以嘲諷政府、反戰、反消費主義為題材。

螢幕快照 2018-10-13 上午10.37.25.png難怪有人便認為,種種跡象顯示,此次蘇富比可能知情,與Banksy合作演一齣「大龍鳯」,大家都被Banksy了!駛乜咁認真?

撰文:鄭天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