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香港人面對疫症時會依賴很多方法,例如看西醫打疫苗,看中醫調理身體。今次《閱讀感染》把書本當作是細菌,觀察人們會以甚麼方式對待疫症(知識)。」藝術推廣辦事處館長(社群藝術)連美嬌說。今次藝術家白雙全聯同小說家潘國靈,虛構出「離島上的一座圖書館」,讓大眾遊走不同的圖書館,體驗不一樣的閱讀方式。

異象圖書館中有寫着一些和文本有關的資訊

一見面白雙全就開玩笑地為我介紹潘國靈:「他就是我們的教主。」我心裏疑惑,下意識衝口而出一句:「教主?」白雙全隨即解釋:「今次的閱讀體驗基於潘國靈的文章。」《閱讀感染》其實是一個長期性的測試活動,剛過去的3月和4月活動可謂序曲,三個月中,每個月潘國靈都會特意寫一篇文章作為文本導讀,在讀書會上用第一身的「教主」角色,將自己的文本傳遞出去,除此之外他們亦會舉辦不同的活動和工作坊讓「信徒」參加。

藝術家白雙全(左)和小說家潘國靈(右)

閱讀可以產生抗體?

潘國靈說:「現今城市的病可能有很多,例如:舊區不斷重建、人們的焦慮感、社交媒體泛濫……希望透過圖書館做一個對應,測試圖書館有沒有可能是一種抗體;第二是想探索讀書的行為有沒有傳播性和宗教性。」所以文本上潘國靈將圖書館設定在「離島」,而圖書館是私營的,至於為何會出現,可能是一個精神病醫生或是一個病人設立的都不一定,希望透過大眾對「離島」廣闊想像,探索究竟私人系統經由白雙全以不同方式帶進圖書館,當中的衝擊或落差是甚麼。

而負責探索方式的白雙全,坦言自己的首要任務是如何可以在現實中催生出讀者群,他盡可能將一切活動連結文本和圖書館,並透過圖書館基本有的規矩發生,例如他設立了一個「入教儀式」,就是要到圖書館借編碼中含「4444」的書籍。另外他亦要求大眾閱讀完潘國靈的文本後,用顏色筆標記文本中的一組字,再到附近的圖書館尋找兩行編碼交叉對角相加或相減皆等於7的命定之書,最後對應第一行中間編碼,在書的同一頁數放入和標記一樣顏色的色紙,其實這舉動都是對應潘國靈文本所提到的的圖書重組區。

透過圖書館借編碼中含「4444」的書籍發現其實種類包羅萬有
命定之書的兩行編碼交叉對角相加或相減皆等於7,最後對應第一行中間編碼,在書的同一頁數放入和標記一樣顏色的色紙

白雙全透露每次活動和工作坊都不同,最初「入教儀式」是「教主」為「信徒」帶上一條色帶,但大家反映覺得太過火接受不了;有次請來了一位牧師作導讀,牧師做了一些配合文本內容的手勢效果十分好;有次快走一圈北角和炮台山跟「閱讀」有關的景點後,回到「異象圖書館」跟「教主」一起分享與「運動」有關的書籍,效果亦不錯,他們會不斷修改內容和方式。

潘國靈會帶來一些有關文本的書籍並放在「聖櫃」中

閱讀感受非常個人,閱讀可能可以產生「抗體」,圖書館亦有可能是全港最大的「抗體庫」。在看完潘國靈的文本,再跟從白雙全進行「儀式」到圖書館放入色紙的確十分有趣,產生了一些名為快樂的「抗體」。第一個主題的展覽已於完成,而第二主題的展覽將於4月26日再開始。

《疫症都市》計劃之《閱讀感染》

日期:26.4 — 23.5.2019(第2部分)

           31.5 — 23.6.2019(第3部分)

時間:平日及周末上午10時至晚上8時;

           逢星期一下午2時至晚上8時(公眾假期除外)

地址:油街實現 北角油街十二號

有關活動項目詳情,請密切留意 fb.com/contagiousreading

撰文:余日一 攝影:王子、熊天賜

Copyright © 2019 The Culturist.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權所有 不得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