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通典》記載:「窟壘子亦曰𣁽壘子,作偶人以戲,善歌舞,本喪樂也,漢末始用之於嘉會。北齊後主高緯優所好…」說明木偶戲本身為祭祀先人之用,最早可追溯至漢朝。後來慢慢由北齊發展,至唐朝更普及化地成為了民間興趣。

翻查一下「香港非物質文化遺產資料庫」,原來早於1870年已有廣州的木偶戲班來港演出。及至1970年代,更有不少中國木偶戲師傅移居香港發展事業,而精通多種木偶類型的大師黃暉師傅是其中一人。可惜傳統木偶戲文化隨著時代的推進而日漸式微,到今時今日,已在這領域深耕四十年的黃師傅也不得不構思新手法吸引年輕人支持,盡力令傳統中國木偶戲在時代洪流下繼續生存。

眨眼四十年 與木偶戲文化同起伏

黃暉師傅

在一門藝術上不停鑽研四十年,首先當然是出於愛。黃師傅對傳統木偶戲的喜愛,其實跟他的家鄉有關:「我是福建人,而那裏本來就是木偶之鄉,即使不是大時大節,街上都會有各類型木偶表演。我們以前又比較缺乏娛樂嘛,通常都會跑到廟會或者直接在街上看別人玩木偶戲。」黃師傅七十年代來到香港,第一件要做的事就是拜師學藝:「最初來到香港,就是跟李頤權師傅學習掌中木偶。後來李師傅又把我介紹給譚德貴師傅學習皮影戲,當時甚至到了湖南學藝。到七十年代尾,又正式拜了黃奕缺為師,學習提線木偶。說實話,他們全部都是頂級的師傅。」

這次演出裏會用到的鍾馗提線木偶,甚具架勢。
這次演出裏會用到的鍾馗提線木偶,甚具架勢。

「三、四十年前其實大眾還會對木偶戲文化有所追求。畢竟那段時間電視還未算普及,娛樂是真的比較少。」七十年代的木偶戲文化風氣有多盛行?黃師傅記得當時幾乎每一晚都會受邀在美麗華夜總會表演,還有酒樓、郵輪等都是黃師傅和他的伙伴曾「留下過腳毛」、表演過的地方。「有時台下的觀眾也會有外國人,他們對我們的演出有興趣,就會邀請我們到處表演;香港旅遊協會也對我們很好,每年都會安排兩次機會讓我們到外國交流,很尊重傳統文化。」那是個木偶戲師傅單靠接表演,也能在全職的狀態下維生的年代。

「現在嘛… 大部分表演的場地都是在學校和社區中心等,而且都是以宣傳性質為主;而演出規模和場次所限,我們也不會每場演出都找那麼多演員表演。演員再也無法單靠全職演出維生,要繼續發展他們的興趣,唯有再找另外的工作幫補收入。」四十年來,演出邀約從每天變為一個月幾次。情況愈來愈差,黃師傅這樣看:「有段時間,中國大陸還未完全開放,有部分在1949年前來到台灣的人,他們都回不了中國大陸。想了解中國當時盛行的文化,或者回憶小時候接觸的傳統文化,唯有來香港。然而八十年代中國逐漸開放,人們要到中國大陸接觸傳統文化也變得較為容易了,香港在木偶戲文化上的角色和作用好像也就慢慢消失了。」政治因素可能無法由人們控制。然而更致命的因素,黃師傅想了一想,還是說了出來:「畢竟現在這個高科技的時代,人們可以在電腦和手機等等的媒介輕易得到娛樂。傳統文化對年輕人來說,或者會很『慢』和很『悶』。所以傳統文化其實比較難以吸引年輕一代喜歡和追捧。」所以黃師傅希望能在木偶戲裏加添多點現代化的元素,拉近這項傳統文化跟觀眾之間的距離。

黃師傅演出舊照 (照片由受訪者提供)
黃師傅演出舊照 (照片由受訪者提供)

木偶戲融合高科技 加強觀眾代入感

據黃師傅所說,現時較流行的中國傳統木偶有四種:「被歸類為立體木偶的有提線木偶、掌中木偶和仗頭木偶,另外還有平面木偶——皮影戲。我們會視乎演出場合和表演性質而使用不同的木偶,通常像傳統廟會這種場地,用來拜神、請祖師爺的話,我們都會多用提線木偶表演。至於一般如學校或社區會堂的演出,基本上是沒有規限要用哪一種木偶,其實是很靈活的。」像黃師傅主理,最新的木偶戲《鍾馗·地府重塑》,就會以提線木偶為主軸,輔以其餘三種木偶完成演出。

(圖片來源:香港偶影藝術中心Facebook)
(圖片來源:香港偶影藝術中心Facebook)

而這次演出最特別的,是加入了來自新媒體藝術團體——「eteam」裏兩位外國學者的參與,令演出的面貌更為立體和豐富:「在這個節目裏,兩位國外學者主要負責把新潮的創意和現代科技融合在木偶戲表演之上,例如現場的影像、遙控飛機和現場的剪報等等技巧性的東西。」所以觀眾在這次演出裏或者會看到鍾馗玩iPad,甚至乘坐無人機等等有趣的場面。「那兩位學者本身是大學教師,任教多媒體科技。浸會大學前年邀請他們來港交流一年,我們雙方得到機會認識。他們看過我們的木偶戲,便提出把創新科技融入傳統技藝的想法。後來他們跟着我們在香港不同地方觀察,搜集創作的資料和靈感,最後便促成了這個作品。」黃師傅表示洽談過程中,他們甚至參與劇本創作,讓本應降魔伏妖的鍾馗與白骨精不再互相對立,反而成為相知相惜、「同是天涯淪落人」的朋友。黃師傅相信這次在手法和劇情上的創新,可以吸引年輕人的參與和支持。

「只要他們有心學習,我定必毫無保留把自己會的東西教他們。」

相比起掛了一整幅牆的感謝狀和錦旗,黃師傅更想得到的,也許是年輕人更投入的認識和参與傳統木偶戲文化。
相比起掛了一整幅牆的感謝狀和錦旗,黃師傅更想得到的,
也許是年輕人更投入的認識和参與傳統木偶戲文化。

這些年來「蝕住做」,難道黃師傅沒有一刻想過讓自己「停一停」、喘一口氣?「我年紀大嘛,要再轉換工作真的比較困難了。」黃師傅一邊說,臉上邊帶着靦腆的微笑。但誰也知道,接下來才是黃師傅堅持的最大原因:「這文化有它的特點。一來做木偶表演的人,會希望借木偶表達自己平常難以宣之於口的話;而每種木偶的設計都是專門訂製的,是傳統工藝;加上木偶表演的動作都很細緻,技師也有自己的技巧。而木偶戲表演除了木偶和技師,本來就是一種結合音樂、文學、歷史、雕刻、繪圖和燈光等範疇的藝術。因為它跟粵劇最大的不同,是始終木偶沒有臉部表情,但我們可以利用編劇、燈光及音樂等等『取長補短』,不會令某些範疇太突出或太暗淡而影響節目的質感,這些都是學問。其實認真細想就會覺得這一切都很值得保留,如果現在還不繼續宣傳,到之後真的有耳聞過『木偶戲』的年輕人想要更深入的了解,可能只能去博物館看死物了。」說到底,堅持出於愛,也出於責任。

黃師傅不願親眼看着這樣的狀況發生,所以在2001年成立的「香港偶影藝術中心」,是他最後的希望:「其實香港的傳統木偶戲文化在2000年開始已經息微,很難生存。當時我們的師傅那一輩相當悲觀,打算讓這項文化在香港自生自滅就算了。但我認為,我們從七十年代開始一直做木偶戲表演,就這樣流失很可惜。而且我們認為香港是很好的窗口,藉以向外國宣揚木偶戲文化。所以我們還是決定創造一個地方,讓傳統木偶戲還有一絲生存空間。」說黃師傅和他的伙伴「堅揪」也不為過,因為他們的核心職員只有約五人,卻要把所有工作全扛在身上。籌備表演的時候,編劇、演出、燈光和場務等各項台前幕後職務都要處理,連演出裏使用的音樂都是先外判給音樂人創作,再視乎劇情而自行剪輯適合的部分。

除了演出,他們平常也會在中心舉辦工作坊,甚至提供演出機會給有心學藝的朋友。黃師傅坦言:「香港的傳統木偶戲師傅,大都已經六、七十歲了。較專業的,精通各種木偶類型的師傅,把我自己也算進去的話其實全港只有兩、三位。所以很希望有人承傳這項文化。如果學生真的有興趣,我們也很樂意配合對方的時間上課。」他希望大眾不管對木偶化有多少認識,都可以先到劇場看看。「雖然說我們盡量力求創新,但還是會保留傳統木偶戲的精髓。我們很希望觀眾可以指出哪些地方能改善、或者添加怎樣的新元素,讓這項傳統文化能變得更完善。」

《鍾馗·地府重塑》

場次:2019-08-10 ( 3:00 PM , 8:00 PM )
2019-08-11 ( 3:00 PM )
地點:賽馬會創意藝術中心 黑盒劇場
票價:$ 150, $110*
(*學生、六十歲以上長者、殘疾人士及看護人、綜合社會保障援助受惠人士)
門票現正於賽馬會創意藝術中心售票處及 art-mate網站發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