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唱作人焦安溥(Anpu)(網絡圖片)

與上一張專輯《神的遊戲》相隔七年之久,台灣唱作人張懸終於以本名「焦安溥」回歸歌壇。她不單自組音樂廠牌,更發表單曲《ZOEA》,作為全新音樂旅程的第一章。

名字改變,安溥在音樂裏投放的人文關懷精神卻從一而終。《ZOEA》結合影像、音樂和歌詞,各以不同視角探討生命起始與滅亡的循環,更藉以宣揚環保訊息。

七年後回歸 從毛蟹反思生命

《ZOEA》單曲封面 (由牡蠣造音 mulii.,Ltd. 提供)

多年來,溫暖且富磁性的歌聲、如詩一般抽象難懂的歌詞和行雲流水式的旋律成為張懸音樂風格的標記。回歸本名「安溥」推出的第一首歌曲《ZOEA》乍聽仍流露着「張懸」的影子,但在音樂編排裏可見安溥有意作新嘗試,作為向「張懸」揮手道別的新開始。

歌詞與安溥以往的歌曲一樣抽象,即使反覆細讀也未必能抓出中心概念。先看看歌名,「Zoea」原指蚤類幼蟲,為台灣原生種「毛蟹」從卵孵化、而未完全成長的型態。她以此為切入點,希望與觀眾一同回到初生的那段時光——在我們都還沒有社會經驗,甚至還不懂喜樂歡快、未會憤怒哀愁的時候,會否對生離死別產生與平常不一樣的態度?這是十分抽象的提問,而且每個人的答案都不盡相同。安溥在歌曲裏旁觀着世人的結合與分離,感嘆生命的奇妙和壯闊而絲毫不悲觀。因為「生死是無需書寫,我們卻不自覺在背誦的誓言。」

MV由動畫團隊 Hi-Organic 及藝術團體 One One & One 創作,結合實拍和動畫的影像。
成為帶出毛蟹一生的奇幻寓言故事。圖為《ZOEA》MV截圖。

MV以貼題的毛蟹為主角。一開始於蟹檔老闆的「魔爪」上出走,雙雙結伴歷險;遭受過人類的冷血對待、也走過無能為力的環境污染。最後縱身一躍,到底是順利回歸大海的懷抱,還是只是另一趟悲劇循環的開始?安溥的團隊為觀眾提供開放性的思考,因為生命的走向本來就是如此難以猜測、而從未停止運行。在MV裏安排毛蟹登場,更因為這是經歷台灣近年過度捕撈和污染而日漸消失的物種,甚有勾起觀眾環保意識的意味。最後一幕,安溥坐在蟹店裏低着頭,是準備大快朵頤,還是為無知又自私的人類而感到歉疚?值得觀眾深思。

編曲搭建時光隧道

台灣唱作人焦安溥(Anpu)(由牡蠣造音 mulii.,Ltd. 提供)

音樂上,《ZOEA》一開始從規律的工程「打樁」聲為這趟探討生命的旅程拉開帷幕。敲擊、電結他與電子合成器層層堆疊,加上製作人陳珊妮的和聲慢慢鋪墊,為歌曲營造迷幻而開闊的層次感。電子味道濃厚的編曲,投射從城市出發的畫面。歌詞卻先以山水和自然入題,其後漸漸回歸萬物,探討時光與生死,產生反差感。編曲的樂器也是一大亮點,互相交替的鋼琴和嗩吶配合MV裏奇幻的視覺效果,把「時光是墳場 鑼鼓喧天的一趟葬」具象化地呈現。複雜的編曲為歌曲營造時光隧道之感,歌曲尾奏則以清澈的胎音作結,表達生命的循環。

我們花一生「跋山涉水」,假若「明白了沒有盡頭是一切的終點」,「愛情才能是死生中最長的一瞥」。安溥在最後一句以「愛情」為歌曲立下註解,我認為這裏的「愛情」能被解讀為伴侶、家人和朋友等各種關係。人惟有讀懂生命的無常,才會珍惜各種緣分,可惜這往往知易行難。安溥在這近六分鐘的歌曲裏,為我們上了一課生命教育的精讀班。

撰文:熊天賜
(部分圖片由牡蠣造音 mulii.,Ltd. 提供)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