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過328天飄浮人生,Christina Koch 在2月6日着陸於哈薩克的草原上。
(相片來源:Christina Koch Instagram)

「We hope that we can provide an inspiration to everybody. Not only women, but to EVERYBODY.」(我們希望能啟發所有人。不只是女性,而更是全部人。)—— Christina Koch

2月6日,美國太空總署(NASA)女性太空人Christina Koch完成了長達328日的任務,與另外兩位隊友順利返回地球,安全着陸於哈薩克的草原上。

Koch這趟飛行,不僅讓她成為現時為止執行單次太空任務時間最長的女太空人;也與另一位女性隊員一起成為史上首對「全女班」拍檔進行「太空漫步」。除了在陽剛味道濃厚的太空工業裏呈現了新鮮的可能性,逾18年的追夢旅程也鼓勵着所有「追夢人」堅持向自己的目標邁進。趁Koch正「重新適應」地球生活,不妨邊欣賞她親自拍下的絕美「太空視角」照片,一邊回顧她接近一年的「堅離地之旅」帶給我們的啟發。

太空上作科研

現年41歲的Koch原為工程師,她在2001年完成NASA學校的培訓學程,及後曾於NASA旗下的航天飛行中心(Goddard Space Flight Center)擔任電機工程師。至2013年中旬,她被挑選成為正式的NASA太空人接受訓練,於2015年完成太空人培訓。去年3月14日終於登上國際太空站(International Space Station)執行任務。

女性太空人 Christina Koch(網絡圖片)

不少人都好奇Koch在太空上逗留了這麼長的時間,實際上的工作是甚麼。在近一年的時間,她在太空站裏參與了超過二百項科研項目。回程的幾天前,她在個人Instagram與近四十萬追蹤者玩起「太空中的你問我答」,解答他們好奇的問題。

對於作過最難忘的研究,她表示是針對神經退化障礙病症(如癌症、柏金遜症和老人癡呆症等)的藥物,而嘗試製作的微重力蛋白質晶體。(有說太空的微重力環境,為高品質的蛋白質提供良好生長環境,這被視為是探索新型重症醫藥的新路徑。)

除了微重力蛋白質晶體,包括Koch在內的團隊亦參與過不同實驗。例如在太空站裏嘗試種植生菜和水菜,研究太空輕重力對植物生長的影響等的科學研究。(相片來源:Christina Koch Instagram)

「旅行」的意義 不只在於「女性」

在科研的意義上,實在不得不提的還有Koch所象徵的——長時間太空飛行對人類(特別是女性)的影響。作為新科逗留太空時間最長的女性太空人,直至今年的2月6日為止,她在太空的逗留時間為328天,打破2017年紀錄保持者——擁單次飛行時間289天的前NASA女性太空人Peggy Whitson。Koch完成旅程後打趣表示樂見紀錄被其他女性太空人打破,因為這代表人類極限被不停挑戰,絕對是好事。因此,Koch在太空的蹤跡以至「回歸地球」後的健康紀錄,對未來人類再次登陸太空甚至月球或火星,都是十分重要的參考。

此趟太空之旅也為一眾女性追夢者打了枝強心針,因為Koch和同行的隊友Jessica Meir也成為史上首次同時進行「太空漫步」的「女子組合」!

大眾常耳聞的「太空漫步」其實是「艙外活動」的其中一種(「月球漫步」也是),也就是太空人脫離載具於太空工作,然而「艙外活動」也具一定程度危險性。

其中一例是近年愈趨嚴重的太空垃圾污染問題(運送過程中產生的人為廢物,如火箭、人造衛星甚至太空人遺失的物品相碰撞而產生的碎片),它們會隨地球軌道飄浮,速度可達每小時48,000公里,比子彈更快。過往就曾發生過幾次國際太空站因為太空垃圾而需要調整位置「搵位避」,更別說太空人的安全所受的威脅有多大了。 但抱着「相信自己!唔驚!」的態度、勇字放心口的Koch在國際太空站外進行了共6次「太空漫步」。

  • Koch與隊友每隔一個半小時就會環繞地球一周,所以每天都會看到16組日落和日出。圖中的是「月出」一刻,充滿靈性美。
  • 12月中的某一次日落。(相片來源:Christina Koch Instagram)

在去年10月18日的第4次任務,她與另一位女性太空人Meir成為第226組一起步出太空站的太空人組合,為太空站的電源系統組件進行替換和升級,完成史上首次全女班「太空漫步」。

Koch和Meir當時隨即返回太空站接受NASA地面人員連線訪問。歷史上的227組參與太空漫步的太空人裏,她們是至今唯一一組全女性的組合。Koch希望這次創舉「能改變到一些甚麼」,因為以往缺乏女性參與的「這個領域已進入新一章。現在由兩位女性跨越了那一條界線,這個情況以後就會變得平常了。」她和Meir最後更表示這件事的意義甚或超越性別的藩籬,希望為所有「有遠大的夢想,並願意努力實踐」的人們作啟發,堅守心之所向。

NASA原訂全女班任務於去年3月執行,最後因未能提供合尺寸的太空衣予另一女太空員Anne McClain而擱置,當時更引起坊間討論NASA懷疑職場性別歧視的爭論。事隔超過半年,終於在去年10月由Koch和Meir順利完成。 (相片來源:NASA官網)

「離地」俯瞰地球 看盡環境百態

Koch曾表示自己在繁雜的科研時間以外,能休息的話便愛靠在太空站的窗旁凝望地球抒發「思Earth之情」、也會拿起相機紀錄不同國家正發生的事,所以在她的Instagram上就充斥着滿滿令人驚嘆讚絕的照片。

在晴天下更顯壯闊的珠穆朗瑪峰(相片來源:Christina Koch Instagram)

但值得留意的是,當上一篇貼文還在驚艷絕美的極光或者晴天下之下壯闊的珠穆朗瑪峰,下一篇貼文就迎來被山火吞噬而濃煙密佈的澳洲、受暴雨影響而引發水災的馬達加斯加西北部和受火山爆發影響而遭蒙上一地「火山灰」的菲律賓首都馬尼拉… 這些令人心碎的氣候變化現象和自然災害持續發生,影響着周邊居民生活。想必對「離地」300多公里、安坐太空站眼睜睜看着一切發生卻做不了甚麼的Koch來說,無力感也許比在世界上其他角落的我們來得更大吧。

  • 土地上灰濛濛的是澳洲山火散發的濃煙,讓人非常心碎。(相片來源:Christina Koch Instagram)
  • 土地上灰濛濛的是澳洲山火散發的濃煙,讓人非常心碎。(相片來源:Christina Koch Instagram)
  • 土地上灰濛濛的是澳洲山火散發的濃煙,讓人非常心碎。(相片來源:Christina Koch Instagram)
  • 受暴雨影響而引發水災的馬達加斯加西北部(相片來源:Christina Koch Instagram)
  • 受暴雨影響而引發水災的馬達加斯加西北部(相片來源:Christina Koch Instagram)
  • 受暴雨影響而引發水災的馬達加斯加西北部(相片來源:Christina Koch Instagram)
受火山爆發影響而遭蒙上一地「火山灰」的菲律賓首都馬尼拉。
(相片來源:Christina Koch Instagram)

在328天裏俯瞰人類身處的地球、看盡自然環境百態的她在回程前有感而發,於Instagram寫道:「作為人類的我們連成一線,因為我們都稱地球為『我們的家』——這個在宇宙裏被我們分享,而又微小、脆弱的地方。」微小的我們或未能被太空人從太空俯瞰而看見,然而我相信依賴着同一個地球賦予力量而生存的我們,必有着同等的力量讓地球變得更好。

Koch的328天太空經驗,鼓勵我們在最壞的時代及環境下活出最好的自己,再把這種衝勁反饋給環境,在永續的關係下共生共存。

撰文:熊天賜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