舞台上,香港中樂團助理指揮胡栢端(Rupert Woo)舞動著指揮棒, 引領吹管、彈撥、拉弦、敲擊樂器時而低緩、時而跳躍、時而飛縱 ,如行雲流水匯聚成聲韻意境悠遠的盛宴。
指揮,那個沉默卻又很舉足輕重的角色,胡栢端擔任得揮灑自如。他對這個角色有著深刻的詮釋:「一個出色的中樂指揮,要將大腦的想像空間透過幾十對手、幾十件不同樂器碰撞而成為一個具有個人風格的優質版本。」他細說,當中兼顧的細節包括對於樂章的情感,對文化內涵的沉澱,對樂章結構的理解,還有對音樂層次、氛圍和深淺程度的把控等等,全部都必須一絲不苟。
胡栢端樂思嚴謹,總能帶動音樂氣氛層層提升,即使同一首樂曲,同一個樂團,每一次上台演奏,總能交織出不同的感覺,胡栢端道破玄機:「因為每個人演奏技巧不同,身心狀態不同,指揮跟他們每次合作都會是一次獨特的碰撞與交流。」

胡栢端 (Rupert Woo)
沒有雷同的碰撞式交流
「中樂的剛柔並重令我著迷。西樂和聲的感覺澎湃濃厚,而中樂卻能更直接令人感受到那份輕鬆或激昂,又不會蓋過樂曲本身的感情,還能展現個人的音樂風格,這就是中樂最好玩的地方了。我很希望更多年輕人熱愛這美妙的中樂。」說起對中樂那分執著與熱愛,胡栢端雙目炯炯有神。
在科技大學主修計算機科學第一年時,胡栢端因緣際會參加了中樂著名指揮家夏飛雲的短期音樂課程,打開了新視野,深受啟發並追隨自己的心意走上指揮之路,隨之他很快取得斐然的成績:2012 年成為香港演藝學院第一位指揮碩士畢業生,2014年在「第二屆國際中樂指揮大賽」獲得亞軍、「香港優秀青年指揮獎」及「最受觀眾喜愛指揮獎」三個獎項。

香港青少年中樂團常任指揮是胡栢端另一重身份。「望著這些年輕和朝氣的面孔,想起了自己年少時遇見中樂的那份湧動,如今熱情依然不減反增。」
首次被絲竹管弦「電擊」
他與中樂的緣分早在少年時代就開始了。「中一那年,我第一次聽絲竹管弦,內心霎時像被電到了!」就是這種一聽傾心的不能言說的悸動促使,驅策他以爾後在民樂之路上下求索,孜孜不倦,獻上所有課餘時間,暢遊在胡琴雙弦和各式練習與演奏當中。中六那年,胡栢端首次肩負學校中樂團團長兼學生指揮的雙重身份,帶領著一群彼時同樣青澀的音樂學子飛向首都北京,在中國民族管弦樂學會首屆全國少兒民族樂隊邀請賽上,一舉摘冠。這個激動的時刻,與多年來的課餘樂團練習生涯,他早已對青少年中樂團建立了深厚的情感,對於培育和帶領新一代中樂人有著承擔和責任感。

2018 年,胡栢端通過公開招聘成為香港中樂團助理指揮(教育推廣),那也是香港青少年中樂團成團以來一個特別里程碑,樂團演奏水準穩步上升,成員數量躍升6成至80人,質與量雙豐收。
胡栢端去年9月晉升為香港中樂團助理指揮,主力協助藝術總監閻惠昌和常任指揮周熙杰做藝術規劃、樂團運作以及每場音樂會的排練、新作品過譜等,由兼職到全職,由業餘樂團到專業樂團,專業視野更廣闊無垠。「正好趁考驗累積經驗,提升自己,期許自己能夠一直不懈努力,保持對音樂的熱情。」他坦言。
用中樂向流行曲敬致
新年伊始,對胡栢端來說,未來有兩件事要做,一是提升青少年團的排練及演出質素,讓青少年更喜愛中樂;二是用中樂向流行曲致敬。他娓娓道來:70、80年代的粵語流行曲貼近民生,反映著當時香港社會的面貌;90年代有四大天王的經典流行曲將香港的音樂文化推廣給全球華人,二千年起有陳奕迅等不同風格的歌手繼續發揚,十分精彩。「我會與作曲家 #伍卓賢 共同統籌及選曲,邀年輕流行歌手用中樂伴唱經典旋律,打入人心,希望大家對中樂團有新的感覺。」他更向90及00後發出英雄帖:「如對音樂有要求,不怕辛苦,有志探尋文化底蘊,懂得跟人打交道,執行力強,熱愛挑戰自己,歡迎投身中樂指揮這個角色。」他堅定地相信中樂薪火相傳,可以一起譜出新樂境。
4月8日在沙田大會堂演奏廳,「傳承·經典」音樂會,有機會欣賞由胡栢端帶領香港青少年中樂團演奏多首經典及香港作曲家何旻軒的新作,展現他們植根傳統、融會創新的活力。7月8-9日在屯門大會堂演奏廳,「我們的Cantopop」音樂會,胡栢端、香港中樂團將與你細味從電視劇送飯年代,到近年選秀造星主唱的精彩歌曲,怎能叫人不期待?

胡栢端小檔:
2005 年香港科技大學工學士(榮譽)學位畢業,主修計算機科學(資訊科技工程);
2008 年香港演藝學院學士(榮譽)學位畢業,主修板胡演奏;
2012 年香港演藝學院碩士學位畢業,雙主修板胡及高胡演奏。
胡栢端積極在社區推廣中樂,獲邀參與政府為擺脫跨代貧窮設立的「共創明Teen」活動的「星級導師」,與學員分享經驗和心得。也是香港董氏慈善基金會及中國銀行(香港)贊助的「樂・ 融・榮」三年計劃、中樂指揮培訓的受惠人。
撰文:凱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