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譽為「樂器之王」的管風琴平日裏高坐教堂閣樓,但落在管風琴奇才金馬倫.卡彭特(Cameron Carpenter)之手時,它不僅能隨處移動,還結合了龐克和電子音樂,以最前衛的風格掀起另一股管風琴熱潮。

「管風琴與其他樂器最為不同之處,是它能夠以音樂的方式戰勝時間。」多才多藝的卡彭特生於美國,現居柏林,11歲已公開演奏巴赫,更擔任過唱詩班成員、舞者和作曲家。從管風琴無限伸延的樂音裏,時間彷彿也無止境地延續下去,其音色所衍生的時空感,令卡彭特為之著迷。彈奏多年,他卻不滿足於困在教堂高閣,於是一改傳統的宗教演繹,以前衛演奏顛覆大眾對管風琴的印象。

為了將管風琴的音樂帶出教堂,拓展為生活的一部分,卡彭特特意設計了他專屬的行動電子管風琴,到世界各地的舞台進行演出,更憑個人專輯《Revolutionary》成為史上首位入圍格萊美獎的管風琴家。以巴羅克時期的光采為根基,卡彭特近年不斷豐富管風琴的曲目,挑戰傳統界線,令各地聽眾一再訝異於管風琴的可能性。

2020年疫症期間,卡彭特將管風琴與車廂結合,一連四天駕着管風琴車為德國柏林的獨居或院舍老人作戶外演出。這個名為「All you need is Bach」的活動,靈感源於當年巴赫也是在柏林為文化服務,藉由管風琴的音樂,卡彭特將巴羅克的作品帶到現代社會,安撫疫下被困的人們,並透過音樂走入生活和社會。

「管風琴與其他樂器最為不同之處,是它能夠以音樂的方式戰勝時間。」

12年後重返香港 卡彭特現場為默片配樂

繼第39屆香港藝術節後,卡彭特今年再度來港,在一周內帶來三場與別不同的管風琴獨奏會,當中一場屬全巴赫曲目,另外兩場分別以兩齣經典默片為主題,由卡彭特即席為兩部電影作現場配樂。

管風琴在巴赫的音樂中具有極重要的角色,他的多首經典之作均極盡管風琴的特色,營造一種連綿不絕的時空感。然而這場由卡彭特演奏的獨奏會中,卻選擇了幾首不常以管風琴演奏的巴赫作品,包括上半場的《平均律鍵盤曲集》選曲和結合多種巴羅克時期曲式而著名的《哥德堡變奏曲》,卡彭特更會在演前講座分享他以管風琴演奏巴赫的心得。

卡彭特以技驚四座的琴技演繹出管風琴的各種變化,讓觀眾極盡視聽享受。

另外的兩個晚上,音樂廳將分別放映兩齣經典默片《將軍號》(1926)及《大都會》(1927),由卡彭特譜曲及現場演奏電影配樂。《將軍號》由默片動作喜劇大師巴士達・基頓(Buster Keaton)自導自演,他更親身上陣演繹各種驚險場景,讓電影兼備歡樂元素和刺激劇情。而由德國表現主義大師費立茲.朗(Fritz Lang)執導的《大都會》則是科幻電影史上的第一部長片,故事發生在電影完成後的一百年(2026),以黑白對比營造未來世界的階級,建立一個「美麗新世界」。

由歷險到火拼時速,兩套電影均是默片的經典,現再由卡彭特親自譜寫樂曲,透過管風琴加強戲劇張力,更凸顯管風琴如何透過急速的節奏與聲效變化,為電影劇情和演員的動作加以烘托。三場獨奏會跨越古典和現代,卡彭特的管風琴音則始終貫連,以技驚四座的琴技演繹出管風琴的各種變化,讓觀眾極盡視聽享受。

第51屆香港藝術節

管風琴奇才金馬倫.卡彭特的巴赫

日期及時間:2023年03月14日(周二)晚上7時45分

管風琴奇才金馬倫.卡彭特的默片音樂《將軍號》

日期及時間:2023年03月16日(周四)晚上7時45分

奇才金馬倫.卡彭特的默片音樂《大都會》

日期及時間:2023年03月17日(周五)晚上7時45分

地點:香港文化中心音樂廳

了解更多:https://visit.hkaf.org/78867g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