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古代歷史文獻記錄中追溯,夏商周三代,彷彿披着一層由神話、部落構成的神秘面紗。遙遠的歷史近年隨着陸續出土的文物,向超過三千多年後的人們訴說三代王朝的歷史,文明古國的故事,乍看忽然近如咫尺。

小至栩栩如生的陶豬頭蓋、背對背而立的貓頭鷹形狀酒器,大至天子級別的「九鼎八簋」、商王武丁的王后「婦好」之文物,香港歷史博物館的「香港賽馬會呈獻系列: 天地之中-河南夏商周三代文明展」中的文物,既有可愛的動物,也有着王都的氣息。

夏商周的出土文物,很多聚集於當時王朝的建都之地、被譽為「天地之中」的河南。為了追溯中國古代的文明,香港歷史博物館的策展團隊一年前親赴昔日的「天子腳下」,把三個朝代的特色展品帶來香港。

「他們的用器,從日常生活的細緻性來說,其實和我們現在不相伯仲。」在香港歷史博物館館長(展覽及研究)許小梅的眼中,觀看夏商周的文物,不僅在於它們的歷史價值,也出於它們與當下我們的連結。

就好像青銅器,本是夏商周時期最具代表性的器物,但它們的原材料其實並不是出自河南,而是由其他地方運來。「這跟香港很相似,我們也是一個大都市,世界各地的貨物都會運來香港。夏商周的歷史距離雖然好像很遙遠,但其實從生活上看,我們的各樣東西都很相像。」由策展與文物修復的背後故事談起,文物上的文字、紋飾、裂痕,其實也隱藏了由早期到當代的種種歷史訊息。

三代文明展的歷史意義

「河南夏商周三代文明展」是香港歷史博物館「中國通史系列」的序曲。從歷史文獻中追溯關於三代的記載並不多,例如夏朝,在司馬遷的《史記・夏本紀》中更只有寥寥數頁,鋪陳夏代的世系和歷史。因此,考古發掘的出土文物,尤其重要和具歷史意義。

去年四月,策展團隊親到河南,在河南省文物局協助下走訪省內不同文博機構,揀選合適的文物展示,最後敲定了150件/套的文物清單。展覽分為夏、商、周三個單元,各自呈現不同的王朝氣息,例如圍繞夏代的一系列文物,以酒器與祭祀用器為主,以及當時的都城規劃。而商朝王都遺址的文物,則展現了青銅文明的鼎盛情況,以至古人對生活的貞問卜辭。

許小梅印象最深刻的一套文物,是周代展區中的青銅禮器──九鼎八簋九鬲。西周時期,九鼎原為天子地位的象徵,惟到了春秋時期,諸侯開始不尊循禮樂制度,出現僭越的情況。這套在新鄭鄭國祭祀遺址出土的文物,卻是屬諸侯級別的鄭國國君所有。

許小梅自豪地形容:「我們很少有那麼齊全的天子級別用器,可以完完全全整套地陳列。還有你會看到,它每一件的裝飾等都不馬虎,全都很漂亮,也很有氣勢地放在展廳裏面。我們經常在書本裏面談到天子九鼎,但是書本裏面和你真實看到的九鼎相比,那種震撼程度是難以言喻的。」

化為器物的動物身影

在展品中常會見到各種動物的蹤影。「當時古人已很懂得運用身邊出現的大自然動物,作為他們構思藝術品的主題。」許小梅提到,河南省又簡稱「豫」,此字以「象」為旁,可見當時已有象這種動物存在,而這次展出的文物當中,也能看見不少「象」的身影,像是作為盛酒器的白陶象尊。

此外,這次展出的陶豬頭蓋,五官細部惟肖惟妙,磨損痕跡甚少,出土於新砦遺址祭祀遺跡附近,故推測是當時的祭祀用器。它在展廳裏呈現的方式,則藏有文物修復員與展覽設計師的巧思。康樂及文化事務署文物修復辦事處一級助理館長(文物修復)黃潤釗是這次的修復團隊成員之一,主要工作是確保文物的安全和穩定,由到河南點交、紀錄文物狀況、包裝,到回港後開箱檢查、對比記錄,確保文物在整個運輸過程中沒有任何變化,他都一一參與其中。

黃潤釗提到陶豬頭蓋時說道:「首先它的造型真的比較特別,五官都很惟肖惟妙,所以在展出的時候,原本最安全簡單的做法是將其平放,但我們跟館長和河南的專家一起商討之後,決定即場量度尺寸,製作支架,將它傾斜45度,面向觀眾,可以把陶豬頭蓋展示得更加好。」

文物安全的背後細節

展示的背後,藏有諸多不為人知的文物保存故事。尤其香港濕度甚高,氣候與河南有別,在保存金屬類文物如青銅器時相對較為困難,團隊便需要利用密封的展櫃,加上控濕設備、防潮珠,將濕度維持在百分之四十以下,防止其生鏽,並於整個展覽期間持續監控展櫃內的溫濕數據。而甲骨類的文物,屬於有機物料,比較脆弱。雖然河南修復專家早已將碎片黏合和加固,但送到香港展示的時候,文物修復員亦需要在文物安全與展示之間尋找平衡。

「為了更好地展示甲骨類的文物,我們選擇以斜台展示,而我們將其固定在斜台的時候,需要使用針或銅枝去固定。在這些情況下,我們就要避開一些脆弱的位置,像是一些有裂紋的地方,以及一些比較薄弱的位置去找那個受力點。」黃潤釗點出展品背後不為人知的細節,並鼓勵參觀者尋找那些隱藏的痕跡:「所以大家觀看展品的同時,也不妨留意我們特制的支架、固定用的針或銅枝等,其實都藏有我們的巧思在裏面。」

文物安全是團隊的首要考慮,因此展品中不乏因文物狀況而作出的調節。曾到河南親作考察的香港歷史博物館二級助理館長(都市及口述歷史)秦慧華提到,在點交的過程中,發現其中一件「王子午」鼎的蓋子狀況不太理想,有很多裂紋,擔憂在長途運輸的過程中會進一步影響其狀況,故最終忍痛放棄展示其蓋子。「但不知道是不是塞翁失馬的原因,我們除去那個蓋子之後,可以更好地展示它,因為那個『王子午』鼎的鼎腹裏面是鑄有銘文的。如果我們加了蓋子的話,可能就會蓋住了那些文字,反而讓觀眾無法欣賞到內裏的銘文。」

近代歷史的痕跡

有趣的是,這批來自河南的文物,不只能看到古代文明的歷史,更藏有近代中國的故事。要是細心觀看,有一件展品貼有「河南博物館」的標籤。這件文物曾於抗日戰爭時,為了安全曾與河南博物館的其他文物一同南遷到重慶。

「雖然展覽圍繞夏商周,說的是三千多年前的歷史,但其實這些文物本身,也可能經歷過中國近現代的歷史事件,值得大家去了解一下。」許小梅又特別提到另一件「父乙」角飲酒器,它原本出土的時候缺了一隻腳,後來在公開展示的時候,有公眾懷疑家裏收藏的一隻腳,可能與此酒器有關。這隻失而復得的腳,讓展品得以完整地展示,修補痕跡更是完全看不見。

手執甲骨與文物互動

與我們相距甚遠的夏商周三代,如今化為飲酒器、食器,或是動物造型的祭祀器物,看起來忽然變得親切無比。為了進一步拉近文物與我們的距離,策展團隊在展覽中加入不少互動與多媒體元素,方便觀眾認識這段歷史。

在一個占卜遊戲中,參與者可以把自己當成商代的人,手執甲骨進行占卜,測看明天的天氣、狩獵的動物等,探索商代的占卜文化。此外展覽亦設有不少二維碼,部分可讓觀眾從360度觀賞文物,甚至能放大文物上的紋飾,欣賞古人的工藝和巧思。

「香港賽馬會呈獻系列:天地之中 ─ 河南夏商周三代文明展」

日期:即日起至2024年7月8日
地點:香港歷史博物館專題展覽廳及一樓大堂
免費參觀

撰文:鄭思珩
攝影、剪接:廖偉洛

||如果喜歡我們的內容,請把文化者 The Culturist專頁選擇為「搶先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