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在街:香港自建社區》
上星期六下午,我在百老匯電影中心參加《家在街:香港自建社區》的新書分享會。這本書是正在中文大學修讀城市設計碩士的 #黃思琪 作品,李欣琪博士、黃志恆和徐巧詩合編。

《家在街》是作者兩三年間對於深水埗無家者,又名「自建者」的實地考察。正當社會都標籤無家者為「有待解決的問題」,作者則把重點放在無家者對自己家的設計和他們作為設計師的身分,並沒有評價無家者在社會上是好是壞。最終,作者希望能夠了解自建人士的情況,探索香港未來住屋的多種可能性,同時間挑戰讀者重新思想及定義何謂「家」。

無家者 vs 設計師

我覺得分享會最有趣的地方就是我們處身的空間位於電影中心一樓的中間,旁邊都是等待著或趕著入場的觀眾。本來窄小的空間變得更狹窄。 臨時放好的椅子和桌子,變成了劃分疆界的記號。沒有有效的「圍牆」去分隔我們和觀眾,行人經過時都會好奇往我們的方向看過來,卻甚少有人主動坐下。我們的情況跟自建居所在社會的情況有點相似。分享會的臨時空間就像自建者的臨時居所;分享會以外,在電影中心裡的空間就像城市裡永久性的建設;觀眾就是社會。
《家在街:香港自建社區》

分享會vs 無家空間

一個分享會,就已經看得到私人(private)和公共(public)空間的拉扯以及空間合法性的問題。
我覺得《家在街》十分重要,以下是幾個原因:

第一,將無家者看待成自建者是對社會標籤他們為「無家」作反擊。作為一個自建者就是為自己建立了一個家,推翻了社會對他們無家可歸的標籤或者否認他們臨時的家為家。自建居所挑戰我們重新思想我們對家一般的概念,大概是一個合法、室內、有界限的實在空間,通常是單位或獨立房屋。

第二,自建者或無家者現在變得有價值, 更是學術上的價值。有很多的論文或研究都探討無家者作為社會政策或精神健康的問題,怎樣去解決等等,但是《家在街》則是探討自建居所、自建者的多樣性,他們之間的互相交流,把他們原本作為無家者轉移成創造者和設計師。這不但肯定了自建者的創意和民間智慧,讓大家看到自建居所的價值,提升了他們的地位。

無家可歸 vs 有家無親

第三,「自建者」這個術語洋溢著自主和控制。平常當我們想起無家者,我們都會認為他們是沒有自主(通常是經濟上)才會落得如此下場,或者稱他們是「露宿者」。可是,「自建者」則是相反;這個術語反映他們能夠控制自己的居住空間,因應自己不同需要和性格去設計,甚至用上十分聰明和巧妙的方法。這給我們機會去重新思想在街上生活是生活的另一個選擇,而自建者亦可以是自主地和故意地選擇這種生活。

最後,我不得不提一些黃思琪和她的編輯所分享、而我也十分認同的事。她們不斷重申及強調他們在這個研究的身分不是一個救世主,進入一個邊緣化的群體去拯救他們,而是尋找一個共同的基礎然後與他們建立對話。(自建者曾與作者一同用木棒等等材料創作他們的理想居所) ;作者和編輯們都強調她們的角色不是制定政策的人而是是設計師,所以在她們的崗位裡能做的就是重新理解和重構「家」、「無家」、「自建者」等概念,然後把見解分享給所有人。

《家在街:香港自建社區》
《家在街:香港自建社區》
作 者 ︱ 黃思琪著、李欣琪博士、黃志恆及徐巧詩合編
出 版 ︱ ENABLE FOUNDATION 啟民創社
(現已在合舍、Kubrick、序言書室、艺鵠ACO、和澳門邊到有書有售。)

編按:《家在街:香港自建社區》是一個關於深水埗通州街天橋底自建社區的設計研究,通過設計學生黃思琪 (Louise Wong) 從2014至2016兩年間進行的實地考察、記錄和分享無家者自建社區生活。研究目的是為打破大眾對「無家可歸」的種種假設及把焦點轉移到自建者的製作上。
本書由李欣琪博士、黃志恆及徐巧詩合編,書中收錄了自建社區的研究相集、11種不同類型的自建居所、50多種生活模式,還有來自都市理論和社會學學者Liesbeth Huybrechts和Will Davis的文章,與港中文大學社會工作學系副教授黃洪訪談,嘗試從不同觀點啟發大家思考街道和城市戶外空間的新可能性,重新認識香港「自建社羣」生活的獨創性格。

文、攝:Nataile Ng

Copyright © 2018 The Culturist.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權所有 不得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