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衣服本身就是一本歷史書,穿上去的時候,這本書就會開始說故事……」
不是《延禧攻略》熱播、淘寶宮廷服飾熱賣,才吸引人「貪舊忘新」閒來扮吓古人。其實一直有一群人認真地穿起數百年以前的服飾。「不是穿越、不是演戲,Cosplay其實是一場古典的復興運動。」台灣中華漢服文化創意發展協會副理事長藍仕豪如是說。
最近,該會在桃園舉辦漢服展覽《漢服特展:衣冠在台灣,重拾脫下三百年的傳統服飾》,展出40餘件的衣服與飾品、配件,向群眾揭開「漢服」的神秘面紗,現場每天更有專業導覽員,解說鮮為人知的漢服文化內涵,還提供免費的穿著體驗。
「漢服」是什麼?
藍仕豪說,許多人看過漢服展覽之後,都覺得漢服很像韓服。
「是的,但是只對了一半。華人對於日、韓的傳統服飾大多不陌生,甚至不少人有親身體驗穿著過,也知到和服與韓服深受古代漢文化服飾的影響,然而對於現代人來說,『漢服』卻是一個相當陌生的概念,也覺得古人穿的衣服就是影劇當中的樣子,顯得華麗而不便,然而事實真的是如此嗎?」
他表示,由於歷史因素,台灣很多人在300多年前長期穿著漢服,但是從清朝開始統治之後,它就一直消失到今天。「這次展覽,以明代中晚期的服飾為主,如果看到這些衣服覺得它們很像韓服,那也別驚訝,因為正是那時候傳到韓國而延續至今。」如果身在台北的朋友,不妨去了解一下台灣的漢服文化和社群。
《漢服特展:衣冠在台灣,重拾脫下三百年的傳統服飾》日期 : 8月22日至8月28日
時間: 09:00 – 17:00 (周一休館)
地點: 台灣桃園市土地公文化館401、402展廳
(桃園市桃園區三民路一段100號)
免費入場
Copyright © 2018 The Culturist.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權所有 不得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