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首林鄭月娥發表任內第二份《施政報告》,全文長達破紀錄近6.1萬字,重點當然在於民生及土地房屋政策(包括一萬億填海),針對創意產業發展與文化政策開支相對濕碎到似碎銀,強調香港致力成為一個植根於中國傳統並融會多元文化的國際文化大都會。#文化者 歸納《施政報告》針對文化產業的重點如下:

1)文化定位
西九文化區將擁有M+博物館和香港故宮文化博物館兩個世界級博物館;香港藝術館剛獲至樂樓和吳冠中後人捐贈書畫作為藝術館明年年底重開後的常設展品。屆時,三座各具特色的博物館將在維港海濱鼎足而立,成為綜合文化、藝術、旅遊的新地標。

2)重啟活化工廈
活化工廈計劃至今批出合共124宗改裝整幢舊工廈以及重建工廈的申請,政府決定重啟工廈活化計劃,加入了改裝整幢工廈作過渡性房屋用途。部分工廈業權分散,短期內未能達成重建共識的工廈,政府會在設定期限(初步為五年)內放寬申請地契豁免書的政策,讓符合規劃要求的文化、藝術及創意產業,在無須另行申請地契豁免及繳交豁免費的情況下,於現時工廈的個別單位內運作。

3)鞏固會議展覧業
會議展覽業對香港作為國際商貿中心十分重要。政府正積極增加會展場地設施供應,包括把灣仔北發展為亞洲會展樞杻,陸續搬遷政府部門和法院,預計最快於2026年拆卸和重建騰空用地,進行城市規劃。至於另一重要會展場地亞洲國際博覽館,機管局已完成收購亞博館的私人權益,政府會與機管局商討亞博館第二期擴建計劃。

4)支持創意產業
去年《施政報告》公布支持創意產業措施已逐步落實;當中包括向「創意智優計劃」一次過注資10億元推動設計業和其他各創意產業的發展,其中3億元預留給香港設計中心主要用作資助舉辦大型活動。

5)深水埗變身時裝基地
政府承諾充分利用深水埗區這個傳統的服裝布藝基地,發展設計和時裝產業,並藉此帶動本土經濟和別具特色的地區旅遊。政府與巿區重建局及香港設計中心,已確定在深水埗的一個重建項目內預留地方,建立一個設計及時裝基地,結合設計與工業、幫助香港的時裝設計發展更上一層樓及培育年輕設計師,預計在2023-24年度完成。

6)注資10億香港電影
電影業是香港八大創意產業中重要的一環,已成功建立「香港電影」品牌。了解業界的現狀和對前景的看法後,政府相信香港電影業仍有可為,建議為「電影發展基金」一次過注資10億元,在未來幾年支援人才培訓;提高「首部劇情電影計劃」獲獎隊伍數目及獎金;為不同電影專業提供培育及訓練計劃,包括劇作人才;擴大「電影發展基金」資助範圍;提高政府投資金額上限和片;拓展市場;加強於內地及海外市場宣傳「香港電影」品牌;為投資者和電影製作人建立融資平台;鼓勵更多戲院播放本地電影製作;爭取支持進一步放寬與內地「合拍片」及港產片進入內地市場。

7)文物保育
「活化歷史建築伙伴計劃」至今已推出了五期共19個項目,在九個已開始營運的項目中,五個獲聯合國教育、科學及文化組織亞太區文化遺產保護獎,其中活化為「We嘩藍屋」的灣仔藍屋建築群更榮獲最高榮譽的卓越獎項,第三期活化計劃的三個項目預計於今年年底投入服務。另外,由政府與馬會合作推展的中區警署建築群活化項目(「大館」)已在今年5月開幕。

8)非物質文化遺產
政府今年撥款3億元以加強保護、推廣和傳承非物質文化遺產(非遺)。康文署將擴大非遺辦事處的職能,充分利用3億元的額外撥款,與傳承人及有關團體繼續探索和緊密合作,以加強推動社區參與保護和傳承非遺的工作。

9)增建文化設施
政府預留200億元改善和增建文化設施,向康文署撥款5億元用作添置博物館館藏和舉辦展覽。表演藝術方面,西九戲曲中心將於今年年底啟用,自由空間預計明年第二季啟用。東九龍跨區文化中心和西九的演藝綜合劇場工程進度良好。

10)拓建博物館
繼必列啫士街街市活化為「香港新聞博覽館」、前粉嶺裁判法院活化為「香港青年協會領袖發展中心」和虎豹別墅活化為「虎豹樂圃」,政府計劃擴建香港科學館和香港歷史博物館,以及持續更新兩間博物館和香港文化博物館的常設展覽。

11)鼓勵全城閱讀
提升圖書館設施和服務質素、推廣全城閱讀文化和配合香港發展成為智慧城市。我們亦會繼續匯聚各方力量,包括教育界、社區組織及區議會等,建立策略性夥伴關係,營造更好的全城閱讀氛圍。

Copyright © 2018 The Culturist.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權所有 不得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