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富比中國書畫部主管葉卓敏導賞2019春拍中國書畫的焦點作品。
蘇富比春拍將於4月2日舉行, #文化者 率先預覽是次中國書畫部分的重點拍品,適逢 #張大千 誕生120週年,我們特選了三幅各自各精彩的張氏拍品與大家分享,包括大千哥哥張善子所畫的獨特老虎家族。
紀錄張學良家族歷史 首次登場
《伊吾閭瑞雪圖》為張大千特意送給張學良長女張閭英及女婿陶鵬飛的作品。蘇富比中國書畫部主管葉卓敏表示,畫題中「伊吾閭」指的是醫巫閭山,位處中國遼寧。當時張學良父親張作霖因避家仇逃難到醫巫閭山山下,並在那裡長大。這地可算是紀錄了張作霖人生的歷史,包括讀書、娶妻、成立自己的部隊及後來成為人所皆知的奉系軍閥領袖等都在這裡發生。張家的大宅,家廟甚至後來的墓園都建在此地,可見張作霖及張學良父子對此地的重視。
張大千《伊吾閭瑞雪圖》 潑墨潑彩羅紋紙本裱於紙板 鏡框 1969年作 101 x 196cm
張學良被幽禁之前已經與張大千認識,並因同樣喜歡藝術而成為好友。及至60年代,張學良終有機會恢復與張大千的往來。張學良寫了《閭山賦》向他介紹醫巫閭山,順道分享了此山與張家間的關係,希望張大千作畫以把此山名留青史。及至60年代尾,張大千居於美國三藩市並與張學良的長女張閭英為鄰,關係友好而且互動也十分頻繁,後來張大千把此作品贈送陶氏伉儷。
作品以層層堆疊的方式營造層次感,細看的話會發現線條交錯造成類似重曝菲林相的效果,有趣之餘亦非常唯美。
葉卓敏說,張大千先繪水墨畫「打底」,再在上面潑灑礦物顏料而造成醫巫閭山山脈連綿的效果,有著祝福家業長青及世繹綿延之意;最後再在上面加上白粉營造雪霧的感覺,對應畫題中的「瑞雪」。作品氣勢磅礡,也十分具層次感。作為記錄張學良家族歷史,也包含張大千對兩代情誼的祝福和紀念,估價為5000-7000萬。
作品上款為陶氏伉儷
作品一直保存在他們家裏,後來於1999年的三藩市大學的《張大千在加州》展中首度公開展出並曾製為賀卡。是次春拍為亞洲區首度公開展出此作。
大吉嶺時期幅幅精品 創作力爆發
張大千《老樹清猿》 設色紙本 立軸 1950年 131.5 x 60cm
畫中主角為張大千「所豢清猿」,臉上的白毛、雙瞳、神情及形態等都描繪得相當像真。此作亦被視為當時正經歷旅人生活的張大千,心情寫照的作品。
1949年張大千離開中國後,過著環遊世界的旅人生活。短暫停留過台灣及香港後,於1950年到達印度,短居位於印度與尼泊爾交界的大吉嶺山城。位於海拔二千多公尺的大吉嶺是避暑勝地,風景怡人讓張大千能放鬆心情創作,更形容短居大吉嶺時是創作力最旺盛時期,詩、書、畫、印都能揮灑自如。而是次拍賣也有部分作品是他短居於大吉嶺時創作的,《老樹清猿》就是其中之一。
另外,張大千喜歡豢養不同動物,包括猿猴、老虎、鶴等等,《老樹清猿》畫中長臂猿的猿猴坐在橫枝上,沒有粗壯樹幹在旁的構圖似乎希望營造特寫的效果。
葉卓敏說,細心觀察更可見背景有著落筆非常輕力的淡藍色,營造高踞於樹頂,背後只見蔚藍天空的感覺;畫中猿猴像在尋找巢穴,也貼合當時張大千漂泊異鄉,到處尋找安居之所的人生實況。此作品首次出現在拍賣會當中,估價為800-1200萬。
哥哥同為藝術家 亂世中以畫送祝福
張善子《閤家全慶》 設色絹本 鏡框 1939年 100 x 90cm
另一幅為張大千哥哥、擅畫老虎的張善子作品《閤家全慶》。 1938年的中國正經歷日本侵華,張善子作為藝術家亦被希望以畫筆鼓勵全國抗敵。他作畫喜歡以虎為題,如《怒吼吧,中國》一作他就以28隻張牙舞爪,向同一方向奔騰的虎象徵當時中國的廿八省,寓意全國合力抗敵。
張善子筆下的「一家四虎」栩栩如生,眾虎的表情和動作更是逗趣。
1938年底他曾以國民政府賬濟委員會委員的名義帶同作品到歐美辦展,期望得到國際間合力支持抗日並籌集經費。《閤家全慶》為翌年三月到巴黎探訪同鄉好友左樹棠伉儷時畫的作品,描繪「一家四虎」的溫馨日常。
作品上款為左氏伉儷 張善子(左)與左樹棠合影
場內展出了部分張善子昔日珍貴照片,本為攝影師的左樹棠亦曾為張善子留影。
此作在張善子的作品裏屬較特別,作畫所採用的質料選用較難控制的絹本,主題及風格也較以往為抗戰而畫的作品為溫婉和樂,被視為送給好友一家的祝福。此作品估價60-80萬,雖然不及其他拍品之高,但此作不論畫風及構圖等各方面都與張善子過去的作品迴異。
張善子少以絹本作畫,而且絹本上色難度十分高,使此作更顯其珍貴及獨特之處。
香港蘇富比2019中國書畫秋季拍賣會
日期:4月2日(星期二)
地點:香港會議展覽中心展覽廳五
撰文、攝影:熊天賜
Copyright © 2019 The Culturist.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權所有 不得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