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藝術月的活動,海港城呈獻三位韓國藝術家
張世一、李成玉及Henn Kim (左至右) 的不同風格作品。

三月香港的藝術大爆炸,都在海濱發生。近日除了有KAWS大字型攤浮維港,海港城於馬哥孛羅香港酒店亦將舉辦Harbour Art Fair 2019,將逾50酒店房間轉化成藝術展場,呈現全球包括攝影、繪畫、雕塑及陶瓷等藝術。

經過海港城露天廣場,頓見變身成七彩繽紛的藝術水族館,原來那是韓國藝術家 #張世一 創作的《Standard Animals》系列,探討動物如何在迅速改變的人造建築環境中適應求存;另一位藝術家 #李成玉也為大自然發聲,以蜻蜓代表大自然的脆弱與鋼強。IG人氣爆燈的Henn Kim則以單色漫畫說城市與回憶,三人的展覽名為《「拉闊藝術」@海港城公共藝術展覽》。

張世一:探討動物與人物生活空間

#張世一 畢業於南韓水原大學雕塑系,最受矚目作品《Fortune Bear》聳立於連接仁川機場高速公路與首爾市的永宗大橋紀念館,並被列入《健力士世界紀錄大全》為「世界最大鋼鐵雕塑」。

張世一最受矚目作品《Fortune Bear》位於南韓,列入《健力士世界紀錄大全》
「世界最大鋼鐵雕塑」。

這次的創作,加入他對迪士尼、童話裡對動物的幻想。海旁露天地方出現一條糖果色的海浪形隧道,所用的物料為增加透視效果的亞加力膠,上面裝置了樹脂海洋生物雕塑。張世一解釋,此作名為《The Wave of Coexistence》,主題是探討人類與自然和動物共存關係。「隨着生態環境轉變,動物和人類的生活空間也要找到共存的方法。」

張世一把動物圓滑的線條磨掉,改以直線和幾何創作一隻隻稜角分明的動物雕塑,
仿佛在向觀眾提問。

李成玉:又脆弱又堅強的蜻蜓

李成玉作品《Sound of Nature》位於港威商場大堂II,也是對大自然致敬。對於她小時候經常看到的昆蟲逐漸在城市消失,感到人類對大自然造成很大傷害,故特別以不鏽鋼創作了一系列懸垂的蜻蜓作品。「蜻蜓的翅膀很脆弱,但同時牠們又很堅強,能作長時間飛行。」

李成玉個人展覽《Sound of Nature》,反思人與大自然的關係。

她對人類肆意破壞自然深感到心痛,希望透過作品為大自然能夠堅強地面對未來打氣,不鏽鋼如鏡,同時希望觀眾能反思與自然的關係。李成玉同時於Hankuk University of Foreign Studies擔任助理教授。她的作品曾於南韓各地、東京、北京及香港等地展出。

蜻蜓是李成玉的童年回憶,她以不鏽鋼打造作品,
希望人類反醒與大自然關係。

Henn Kim: 黑白幽默 反思自己

藝術家Henn Kim同時是個IG網紅,追縱者有85萬人,但她唯一追縱的IG號卻只有美國太空總署(NASA)。問她原因,她笑說:「NASA的太空照片令我有無限幻想。」她擅於創作黑白色漫畫,以現代關係及城市生活為題,透過夢幻的手法,重現現代人熟悉的場景和物品,呈現孤獨、困惑、束博等情緒,引起共鳴。

藝術家Henn Kim同時是個IG網紅,追縱者有85萬人,
她的單色作品將幻想與現實合而為一。

這次,她於「海港城•美術館」舉辦個展《My Black Rainbows》,一系列充滿時代感和回憶的作品打開觀眾感官,充滿黑白色幽默,其中畫黑白色彩虹的作品更是特意為香港創作。

《My Black Rainbows》是她特意為香港創作。

Henn曾與多個國際知名機構合作,包括TED、紐約時報、聯合國兒童基金會、WeWork、Samsung等,她的作品廣泛,有關於回憶、感覺、男女關係,其中一系列作品更於鏡上創作,「用鏡作畫布我想大家反醒自己在一個怎樣的生存狀態。」

「Harbour Art Fair」

日期:3月29至4月1日
地點:尖沙嘴馬哥孛羅香港酒店

「拉闊藝術@海港城公共藝術展覽」

日期:即日至4月3日
地點:海運大廈露天廣場、港威商場展覽大堂II、海洋中心「海港城•美術館」

撰文:馬如風 攝影:熊天賜(部分圖片由被訪者提供)

Copyright © 2019 The Culturist.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權所有 不得轉載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