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鹽田梓碼頭迎接訪客的首件作品《歸家》由香港高等教育學院園境建築系學生創作,由合共200支五色管子組成。敲擊管子發出的聲響寓意以前用以聚集島民的鐘聲,框架形狀更參考自鹽田梓地形,十分有心思。

趁着鹽田梓藝術節正式開幕前,#文化者 率先「偷步」到那兒放了半天假。雖然與西貢市區只相隔約二十分鐘的船程,但這天實在風和日麗得太誇張——邊走在這小島的行人路上被微風和陽光溫柔環抱,邊享受着應該是這幾個月來第一口純天然無添加的清新空氣。當刻除了感動就只有感恩,完全沒有「這裏是香港」的想法。

說來鹽田梓在香港這個石屎森林裏的存在頗為特別。客家人陳氏家族為島上原居民,全村卻又信奉天主教,令村內建設出現「半中半西」的獨特風味。這次參與鹽田梓藝術節的藝術家除了以中西文化交融為概念創作,也會運用鹽田梓獨特的自然環境、以現代手法呈現以往居住在小島上村民的日常兩三事。就如策展人吳文正所說,展出的作品其實更是村民和藝術家互相尊重、攜手合作的成果。

自家人的「約定」

鹽田梓藝術節是由旅遊事務處主辦的三年計劃,以「天·地·人」三大主題貫穿。今年打頭陣以「天」為主題,於西貢市中心及鹽田梓島上共展出17組作品。

自客家陳氏先祖陳孟德夫婦從深圳遷居來到香港、建立鹽田梓村開始,鹽田梓已坐擁接近三百年的歷史。縱然多年來因城市發展而令村民逐漸遷離鹽田梓,但每年一度、舉行於五月第一個星期日的天主教宗教儀式聖約瑟主保瞻禮,還是會讓一眾村民再次結集於村內,重遊家園,成為村民每年的約定。

村民與藝術家重塑小島歷史

以往島上居民以性別區分工作崗位,女性負責農耕而男性則負責捕魚。藝術家黃卓健以這些村民生活習慣為概念,打造了放置於碼頭旁邊的流線型裝置藝術《流波·行雲》。裝置下的石躉原來有標誌性的意義:「男村民捕漁後回到村內,會摸摸這塊石躉。因為安全回家不是必然的,這塊石躉給他們家的感覺。」

黃卓健作品《流波·行雲》

黃卓健表示村內的三棵大樹受去年山竹颱風影響而倒下,感覺到它們或許承載着村民的回憶和歷史,靈機一觸想到擷取其中的木頭、經過切裁和乾燥等處理步驟,而使其運用在作品之中,令大樹以別種形式再現村內。村長陳忠賢表示運送木頭的過程並不容易,需安排船次約三十班,才把切割好的共約六噸木頭全數運到市區處理製成作品。

黃卓健(中)鼓勵遊客多與作品互動。

藝術家姜立如亦透過與村民溝通,創作出共計七幅玻璃畫。沿着島上的行人路前進,細心留意旁邊建築物的玻璃窗就會發現她的作品。她表示這樣隨性地安排放置作品的地點,都是由較「熟路」的村民提議,達到共同創作的目標。而畫中的內容則全是根據村民口中提供的「線索」而創作,以重現村民昔日的生活片段為主,小至日常耕作、大至嫁娶甚至天主教喜慶「聖體出遊」等村民的珍貴回憶都可以在她的作品裏看到。

姜立如在鹽田梓藝術節裏共有七份玻璃畫作品,分佈在島上各處。

重塑曬鹽的全盛時期

鹽田的儲水池

談鹽田梓又怎能不談鹽田呢?全盛時期的鹽田梓,島上的鹽田曾達六畝之廣,足夠供應全西貢之用。80年代,島上居民曾放棄曬鹽而把鹽田轉為魚塘。後來有部分村民希望保留村落風貌,成立了「鹽光教育中心」並到各地學習,逐漸還原傳統曬鹽技藝。其後更於2015年奪得「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亞太區「文化遺產保護傑出獎」。

何文聰作品《鹽光之所》

位於鹽田旁邊的裝置藝術《鹽光之所》由藝術家何文聰創作,他表示會在這「小屋」裏展出鹽結晶的形態和紀錄,以及一系列有關人類、鹽以至科技和自然幾者之間關係的作品。其中之一是3D打印機,他會以鹽田梓海水為原料以製作鹽雕塑,讓人十分期待成品。他也笑言展覽完結後,會把作品加封數面牆並繼續放置於村內,成為如鹽倉那樣含功能性的裝置,而不只是「阻住曬嘅嘢」。

黃德明作品《鹽·光折射》

藝術家黃德明同樣受鹽田啟發,創作出彷鹽結晶幾何結構的裝置藝術《鹽·光折射》,並放置於由澄波小學改建成的文物館門外。以不銹鋼鏡面為材料,是他希望觀眾透過折射的影象、光線和色彩欣賞倒影的變化,多於注意作品本身。然而細心留意每塊鏡子,會發現上面刻有不同的窩心小故事,這些都是由村民提供的回憶。他表示作品用意是希望參觀完文物館的旅客,可以在作品前整理思緒,消化鹽田梓的製鹽歷史。

黃德明拿着鹽結晶解釋創作概念。

中西交融 紮作呼應

陳子良校長帶領我們來到了聖約瑟小堂,解構鹽田梓村中西文化交融的特色。

鹽田梓村內一大特色,是走到哪都能感受到天主教氣息。1864年,意大利的神父Fr. S. Volonteri和Fr. G. Origo到鹽田梓傳佈天主教教義。原居民陳氏家族在兩年後的聖誕節,安排了30人領洗。至1875年,全島村民也領洗信教,也特別捐出了一大塊土地讓天主教會建聖堂和學校。

離開文物館後花一分鐘時間,踏過了樓梯就來到曾於2005年獲「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亞太區「文化遺產保護優異獎」的聖約瑟小堂,即使沒有宗教信仰,也很自然地肅然起敬。在鹽田梓島上「由細玩到大」的陳子良校長,表示聖堂上的祭壇尤其突顯鹽田梓中西交融的特性:「祭壇上有西方象徵神性空間的四大支柱;下方也有四條紅色的浮雕支柱,其實是中國傳統官庭、廟宇和道觀等一般都會採用的設計。」而也因以往配合重男輕女的傳統中國文化,祭壇上的雕像也特別改以男性抱住耶穌而非聖母。

許嘉雄作品《竹教堂》

本地紮作藝術家許嘉雄受聖堂啟發,在西貢海濱公園以擅長之傳統中國紮作技藝創作出巨型的《竹教堂》模型。他坦言作品體積大,而且位置近海邊,需要花更多時間先以鐵枝和水馬固定,再以紮作用的竹篾包覆,難度比他「做慣做熟」的獅頭更高。笑言已「連chur五日」趕工的他表示這次合作很特別:「一般來說本地傳統紮作理應跟西方宗教扯不上關係,但這次合作就奇妙地把我們連結在一起。我最喜歡以亞加力膠製成的彩窗,真的還原到跟小時候跑到教堂看的一樣。」

本地紮作藝術家許嘉雄

鹽田梓藝術節

日期:即日至 12 月 29 日
地點:鹽田梓及西貢市中心

撰文、攝影:熊天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