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覺得『孫盛希』等於『節奏感』。就算耳機沒有音樂,我還是可以打出節奏和搖擺。」——台灣唱作人孫盛希

「謝謝!實驗大成功!」還記得半年前在台灣金曲獎典禮上驚訝大叫,然後快咀「rap」出一連串感謝名單的「最佳國語專輯獎」得獎者,韓國華僑唱作人孫盛希嗎?憑爵士實驗專輯《希遊記》奪獎後的她工作依然滿檔,這天下午能夠相約她在台北東區一家咖啡店裏進行訪問實在非常難得。

《希遊記》為第三十屆金曲獎「最佳國語專輯」。
(圖片來源:希希Facebook專頁)

「你有沒有很失望啊?這麼遠來看我,結果唱成這樣。」「你覺得節目設計得怎麼樣啊?轉場時會冷場嗎?」甫坐下來就被金曲歌后反客為主連續「拷問」show後感,手心頓時冒汗(真的超緊張)。事緣訪問前幾天希希在台北著名Live House 「Legacy」舉行個唱,愈唱愈興奮的她用力過頭,結果唱完第一部分就忽然「燒聲」了。所幸希希臨場反應調整歌序,順利解決了「燒聲」的突發狀況,很快就恢復原本的演唱水準。縱然她對表演稍稍失準有點介懷,但從對答裏還是感覺到她欲不斷向前的動力。就如從入行前到現在得獎後的希希,音樂裏依然散發着節奏獨特、風格多變的groove,靜待聽眾欣賞她接下來的every move。

「偶像劇原聲帶女王」的本我

「第一張專輯的歌詞統籌是葛大為老師,我讓他看了自己寫的兩首歌詞《Girls》跟《你的誰》,也跟他表達了覺得自己的文法和表達的語詞都很簡單、很白話。但他說這就是我的風格,我才得到寫詞的信心。」希希認為自己的歌詞正是帶着兩地不同文化的體現:「我在韓國的時候吸收到的是比較白話的用詞;中文的則是很有美感、很『文青』的,我的音樂裏其實是兩樣都有的。」

《跟你住》、《恆溫》和《少一點天份》等大熱台劇歌曲被希希唱到街知巷聞。然而這位以獨特厚實唱腔、溫柔地吟唱抒情歌的女歌手,入行前其實是位「搖滾客」:「我在大學的時候參加搖滾社團擔任主唱,那時候很喜歡聽獨立音樂。大學二年級的時候,我們參加了很有歷史的創作比賽《大學歌謠祭》。當時發現原來不用一直唱別人的歌,我也可以為自己打造最適合的歌曲。」於是希希決定休學並埋頭自學創作,卻讓她有點迷失。

「碰巧當時住在台灣的姑姑打電話給我,問我要不要過來參加《華人星光大道》。」勇字當頭的希希「機票背包護照準備好」就出發到台灣,然而「撞牆」的情況還是少不了:「譬如說我在參加比賽時要挑歌,但我根本不知道華語音樂有甚麼歌是適合我的。然後背歌詞甚至在節目上對答都很辛苦。」咬緊牙關完成比賽,希希在2014 年順利成為滾石唱片旗下創作歌手。中文能力愈來愈精進的她甚至作曲填詞一手包辦:「就算歌詞很白話,但如果想要傳達的東西是有道理的、有趣的,那也沒有甚麼不好。我想白話的歌詞也是孫盛希的風格吧。」的確因為希希身上融合了台韓兩地的音樂文化,讓她的創作極具個人風格,「少少白話多多chill」。

從女孩到女人 不停跳出安舒區

談到希希初嘗專輯製作人重任的《女·人Woman》,實在忍不住向她表達對收錄在內的高難度R&B作品《聽起來像藉口嗎?》的喜愛。她也顯得很激動:「很開心你喜歡這首歌!因為這首是最『我』的一首歌!除了詞曲都是我寫,我跟陳駿翔(共同製作人)也投入了很多心思,找來很多我的朋友完成編曲。」

「不管在旋律上、編曲上以至整首歌的氛圍上,我都很討厭『芭樂』(過度大眾化)這件事情出現。我希望我的創作是很獨特的。」因此,「求變」一直是希希入行以來給自己的功課。例如在滿滿抒情台劇歌曲的首張專輯《Girls》裏,同名主打歌反而初嘗了富節奏感的Reggae曲風,別樹一格;第二張專輯《Between》挑戰更多元的曲風,連劇集抒情歌《單身≠失戀》也巧妙地以輕電子編曲和R&B節奏製造記憶點和個性,聰明地避免歌曲落入俗套的危機。《Between》展現了這位「R&B Girl」對於譜寫富節奏感旋律的偏好之餘,部分歌詞甚至找來從沒填詞經驗的各界名人跨界合作,尋求突破之心明顯。

2018年對希希來說非常重要。她在相隔只有三個月的時間內接連發行《女·人Woman》及《希遊記》兩張專輯,《女·人Woman》更是希希初嘗專輯製作人重任的作品。她表示很想把吸收到的養分全都掏出來,創作不同於以往的歌曲:「在曲風和編曲上,它其實也是蠻實驗性的。我把自己在音樂旅程上學到的東西全都投入了,尤其在華語樂壇裏的抒情歌、或者我自己喜歡的電子曲風、甚至比較Funky的、節奏急促的音樂… 我從概念、製作甚至視覺都有參與在內。」

一年內製作和發行兩張完整紮實的作品對現在的音樂環境來說可說是「神話」,對希希本人來說更是極大的挑戰。她直言很感謝《希遊記》的製作人李欣芸及陳君豪老師一早已經做足功課,讓她能無縫接軌地在後半年立刻投入製作。

希式音樂遊記 「即興」「同步」樣樣來

《希遊記》的製作有多認真,相信從實體專輯的設計能看得出。
(今年初在台北的唱片行看到它就覺得在對我揮手,完全就是要我帶它回家的模樣啊啊啊)
(圖片來源:三頁文Facebook專頁)

得到了作為製作人的經驗,讓希希學習到甚麼時候該做甚麼事情,繼而迅速配合製作人們創作出《希遊記》。《希遊記》是以爵士為基礎,混合R&B、Funk、Rock、Urban甚至Motown等多元曲風的實驗專輯。野心澎湃的製作為希希在第三十屆金曲獎裏帶來「最佳編曲人獎」、「最佳年度專輯獎」甚至「最佳國語女歌手獎」等共五項提名,最後更奪下「最佳國語專輯獎」。然而面對較為陌生的爵士曲風,嗓音渾厚有力的她坦言動工前對自己有點懷疑:「因為唱爵士的聲線表達方式會很輕柔細膩,每一個音都感覺要很準,有時在半音之間飄盪、也會達到一般流行歌不會達到的旋律。」

本着跳脫框架的精神,希希還是放手一搏。甚至採用即興創作和同步錄音的方法,看看自己能與音樂人們產生怎樣的火花:「君豪老師安排即興創作的部分,找來本地音樂人許郁瑛(小鬼)、製作人鍾濰宇、奧迪和瑞士音樂人Kubi。我們幾個人在錄音室裏面關了一整天共同創作,像是Jam(即興合奏)一樣。」

即興創作 椎名林檎鼓手獻技

這次音樂會以重現《希遊記》專輯製作過程為主,台上的樂手老師也因而轉換了三次。音樂節式的樂手交替安排,在現時的流行音樂演出來說實屬少見。
(圖片來源: Legacy)

專輯裏部分即興創作的歌曲由音樂人老師準備好Beat(拍子設計),然後由大家Jam出旋律。然而有些歌曲是「無中生有」,例如入圍最佳編曲人獎的《人樣》,就是其中一首大伙兒從零開始建立的作品。她表示只花了一個小時左右便寫好了旋律,所以音樂人聚在一起發揮自己最擅長的部分,創作會更精彩和有效率:「因為我很愛東京事變,所以提出要做一首爵士撞搖滾的歌曲。我先請君豪老師用電吉他刷一些和弦,小鬼繼而在上面彈了一些很華麗的爵士鋼琴Solo。很自然就有一個氛圍出來了。」

而也因他們創作時在網上取樣過椎名林檎鼓手的鼓擊錄音,後來甚至真的到日本找到了那位鼓手河村智康為《人樣》鼓擊部分完成錄音,為專輯一大亮點。

同步錄音「幾take pass」

(圖片來源: Legacy)

而Big Band Jazz混合懷舊Disco曲風的《紅蘋果》和另外幾首歌曲則採用同步錄音方法錄製:「我和樂手老師們在同一個錄音室裏面,感受着彼此的律動,也觀察彼此在做甚麼事情。」同步錄音也意味着任何一個樂器部分不協調就要從頭再來,是專輯製作裏極具挑戰性的部分:「每一個人都會很小心,因為我們不能出錯。雖然比較有壓力,但好像也會因而表現得更好。」

希希坦言錄音前知道同步錄音方式需要歌手多次演唱,曾擔心聲音狀況是否應付得來。然而最後錄音在幾次內便順利完成之餘,也讓她在全新視角看音樂製作:「可能會有小小的音準或者演唱情緒上的問題,但因為我們是一次過把一整首歌錄完,而不會在某一個部分再來。所以它就算有一點瑕疵,但還是完整的一個音樂,甚至可能是更完美的作品。」雖然同步錄音的作品多為別人提供的詞曲,希希笑言還是會在錄音期間以「Adlib」(即興演唱)形式哼唱旋律,堅持為作品注入自己的生命。

實驗大成功之後

得到很多音樂人和歌手都趨之若鶩的金曲獎入場券,甚至奪下極矚目的大獎,希希坦言有點壓力:「不管是每場的活動、商演、校園表演、我的文字,甚至每一張我的照片,都會更慬慎,更在意大家的看法。」希希想了一下,吸口氣繼續說:「我覺得《希遊記》的出發是很愉快的,然後得獎也是很榮幸開心的事情。但它最後還是給了我一個很大的功課,就是要更好、更進步,不可以鬆懈。」

雖然《希遊記》十分成功,然而希希笑言接下來的專輯不會完全重複「成功方程式」:「同步錄音可能不會了,但共同創作還是很有可能的。」該延續的還是要延續,例如《希遊記》的冒險精神:「接下來的挑戰,應該就是想要怎麼超越《希遊記》。我想要再讓自己進步,而且在製作層面上,也想要像老師們這麼厲害的製作能力。這個是《希遊記》給我最大的啟發。」

奪獎後,這刻的她會如何定義「孫盛希」的音樂?「我希望我的音樂聽起來是自然不做作,和獨特。這兩個元素是我音樂裏不會少的地方。」她說。

《Never Lose Your Smile》是《希遊記》裏的最後一首歌曲,也是當晚希希演唱會後為歌迷簽名,都會一一寫上的短語。聽說這首歌正是她為創作煩惱的時候,看到爸爸送的筆記本上的這句短語受啟發而創作,成為鼓勵自己和歌迷的歌曲。近來常被低氣壓纏身的時候都會想起這首歌,我想「即使輸掉一切,也不要輸掉微笑」也是《希遊記》、甚至希希本人的冒險精神吧。

撰文、攝影、剪接:熊天賜